伊-15战斗机
伊-15(玻利卡尔波夫I-15)是苏联二战前夕的主力战斗机,也是苏联最后一代双翼战斗机,也曾经被军援过战时中国的国民政府和西班牙第二共和国。
国家:苏/俄(二战前)
技术数据
名称:伊-15战斗机
首飞时间:1932年
服役时间:1933年
研发单位:玻利卡尔波夫计局
气动布局:双翼
发动机数量:单发
飞行速度:亚音速
武器装备
(1)两挺7.62毫米口径机枪。
技术数据
乘员:1人
机长:6.1米
翼展:9.75米
机高:2.2米
空重:1,012千克
发动机:M25发动机
最大起飞重量:1,49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飞行速度:367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510千米
结构特点
本机机身粗短的帆布蒙木制骨架结构的单座双翼机,大部分本系列机型和其他双翼机最明显分别是使用海鸥型上翼,一律使用一具九汽缸星形气冷发动机,使用开放式座舱和固定式后三点起落架,设有两叶式螺旋桨。
中期型的伊-152(伊-15bis)上翼为直翼而非海鸥翼(本条目图示者正是伊-15bis),和其他同系列很易识别,后期型的伊-153型使用了收放式起落架,故外观和中前期伊-15有明显分别。
使用情况
本机仅次于I-16战斗机,是在老一辈非社会主义的国家人民中最熟悉的战时苏式飞机,这是因为其曾经参与西班牙内战和抗战,还有个叫贬鼻子的浑名。
但实际上本机在航空史上是重要的里程碑,因为其本机是被苏联作为实验喷射发动机用,称为伊-15 DM,创下了每小时四百四十公里双翼机的最快记录,是苏联在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诸多航空发展成就之一。
型号演变
伊-152
使用M25发动机,功率578千瓦,极速每小时367公里,升限9000米,从起飞上升到五千米需时6分钟,航程510公里,在一千米高时盘旋360'只需要8秒。
伊-153
使用M63发动机,功率820千瓦,极速每小时430公里,航程720公里,升限10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