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弓弩
装有青铜弩机的战国弩,显然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形态。在这之前,弩应已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当还存在一些较为原始的弩。直至今天,中国南方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的许多少数民族仍然用弩狩猎并流行射弩竞赛。他们的弩构造非常简单,大多都未采用金属构件,一般是在木质弩臂的前端凿孔横装一件竹弓或木弓,在弩臂后面的臂面上挖一个凹坎用以卡弓弦。并在这个部位装一件杠杆性能的小竹片或小骨片,是为扳机。射击时,利用这个小杠杆将弓弦顶出凹坎,遂将木箭速弹出去。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弩,称为木弩。当然制作这木弩很考木匠的功夫。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传说弩是楚国的琴氏发明的(详见《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结合当时的少数民族历史可以认定,木弩的最初发明者乃是惯于射猎禽兽的南方土着少数民族猎人,最初的动机大概是为了便于在丛林中伏击野兽飞禽。中国西南地区草木荫掩,张弩以待,悄无声息,可收奇效。木弩是一种非常适合丛林狩猎生活的武器,这也是南方少数民族猎人至今爱用木弩狩猎原因之所在。它与北方大草原上纵马奔驰的游牧民族惯用弓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两者都是根源于各自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为增强弩的杀伤力,对热带丛林植物有着深刻了解的南方少数民族还利用当地特有的剧毒草木制成毒药,浸演或涂傅箭铁,见血封喉。这也是南方少数民族的一个特色。
关于南方少数民族用弩和用毒的传统,历代史志多有记载。近代以来,中西旅行家和人类学者在其游记或调查报告中也常有反映。这里再引述一位苗族人士杨文俊先生采写的其族人近年用弩情况的有趣材料,以见一斑:
在贵州高原西部的普安县北角龙吟乡,海拔1400米,位于陡坡深谷的半坡上,有个苗族村子叫作新寨,居住着35户苗族,自称为(苗),其他兄弟民族称他们叫“大花背”或“大花苗”……大花背自古以来,祖祖策辈位长于用每衍打猎。只要是属于这个方言的人,不论居住在任何县的任何地方都使弩箭。他们认为,用猎枪射击野物,特别是野猪、老虎和豹子,十分危险。如果没有打中野物要害,只是轻伤,第二次枪击,人很难接近,不易射中,野物会主动攻击人畜。再说购买猎枪也是个问题,他们的粮食(杂粮)勉强够糊口,居住在简陋矮小的茅草房,没有钱来买,即使买到枪,没有火药、铁砂子和火花底也无用。枪击声响,野物嗅觉灵敏,闻到火药味和人的气味,就主动发起攻击。使用弩箭,就经济实惠得多了。弩箭轻便,容易制做,携带方便,用弩箭射击,没有丝毫响声,不会惊动野物,一箭未中,还可以连续发射数箭,直至命中。何况野物只要被划破皮,也会见血封喉,被致于死地。
弩是发射毒箭的动力触发装里器,用岩衫树砍成扁担状,再用火麻(大麻)绳把致弯的扁担两端固定绑死。苗族称每身叫“扁担”(引者按:即弩弓)。扁担中部固定一块厚木板(引者按:即每嘴),与弩身垂直,上面有箭槽,是安放毒箭的槽沟。这块厚木板称为“葫芦”。葫芦后下方钉有像手枪把的木柄,称为“狗脚”,供猎人手握紧便于发射。狗脚前下方安装有一扳机,同枪一样,为控制触发装置。射箭时,只需食指抠动扳机,弓弦(火麻绳)滑脱,瞬间把毒箭推向前方。箭枝借助于弓力,可飞到二三百米远。有效距离为100米,野物在这个射程内,百发百中,100米以外,准确度较差,命中目标机会较少。大花背侠用的每身有60公斤力和25公斤力两种。前者扁担稍长,用来对付野猪、老虎和豹子或者敌人;后者用来对付体型较小的动物,常供初学者使用。例如,李建民(男,24岁)使用的弩,扁担长115度米(弯曲时),葫芦长47厘米,狗脚长34.5厘米,葫芦离扁担下延11厘米。毒箭总长为34.5厘米,粗7毫米,竹质,箭头长6.7厘米,尖端长2.5厘米,箭头柄长4.2厘米,铁质,为本寨铁匠制造,像梭镖一样,尖三角形,比柄部宽,两侧边锐利,箭尾有翼,呈三角状,质薄,铁质,长2厘米,夹于竹杆中间,用线缠紧,翅肪宽2.5厘米,毒箭的外型活像今日的导弹一样。毒箭的尾具有平衡作用,在疾飞中箭头不会偏离目标。箭枝使用前,箭头临时没在毒药液中。毒药为本民族少数人用植物提炼而得,不易流传,只掌握在个别人手中。现在大花背使用的毒药均从外地购买。出售弩药的地点是某两县交界的黑石头毒药加工厂。加工程序像制取蕉芋粉一样。这种药用植物,植株高10-20厘米,叶像红苕叶片,开喇叭形花,白色,地下块茎长椭国形或圆形。如果不经提炼浓缩,直接用块茎的刀刮粉浆涂于箭头,也具有同样的作用。野物只要被射中,即见血封喉,一概致命,仅仅是时问的长短而已。欲购买弩药,须执有县公安局证明,厂里方出售。弩药为瓶装,液状,褐黑色,分上、中、下三个级别,上等每瓶80元,中等60元,下等30元。
一次,该寨苗族追捕一头野猪。这只野猪体重75公斤,被毒精射中后,走500米远就倒下死亡。
猎手上前观看,找不到伤痰,感到奇怪,最后,才在猪蹄中间发现箭头。野猪起脚时,刚好被射中,继续向前奔跑逃命,踩断了箭杆,才不易发现伤迹‘尽管射中猪蹄趾间,毒药仍使野猪丧生。
解放前,水城烂坝乡的一大花背苗寨,遭到土匪的抢劫,目的要牵走牲口。深更半夜土匪就把苗寨围个水泄不通,待天亮就动手赶牲口。天刚蒙象亮,苗族姑娘(18岁)李志英出寨上坡掏猪草,被一群土匪阻拦。一歹徒举起马刀往姑娘头上砍。
姑娘头破两半,立即倒下。恰好苗族杨启学看见,非常气愤,吹声口哨通知猎手,出动了16人,每人带一把弩、300多枝毒箭、两根火麻弓绳,分头迎击土匪,用不多久,就把土匪全部击毙。每个苗胞各自为战,一见土匪就发射毒箭,没有声音,土匪找不到目标还击,射击地点经常变动,人人大显身手。当土匪醒悟时,已气息奄奄,轻伤的一名土匪也被苗胞杀掉。
另外一次,六枝四区的烂坝梁子,有1000多名土匪来抢劫苗寨。闻讯后苗胞出动了30多人,每人带一把弩,背上毒箭,分头出击,最后击败了土匪。歹徒个个中箭身亡,连吹号的也逃不脱命,并被活捉了三人。这次战斗李马秦(又名李德生,李建民的祖父)亲自击中多人。所墩获的武器全部交给了黄安路(保长,喇叭人,现已定为苗族)。
黄发给苗胞每人两块钢洋(银元),并杀一头猪招待苗寨。
十年动乱,水城盘龙区阮家麻窝出现一只虎,咬死了不少牲畜,群众反应强烈。公安部门派出了十几名战士,每人带上一枝自动步枪,队伍还带两挺机枪随后,多次出击老虎。但是老虎凶猛奸滑,无法击中,人们束手无策。最后,还是去请苗族猎手王绍举(现年76岁)。他单独带弩将老虎射死,众人无限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