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战
出自————《核生化(NBC)战争》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核装置
很多人都以为核装置就是“原子弹”,偶尔也会提及“氢弹”。本书所采用的术语“核装置”将囊括所有不同类型、不同种属的核武器系列——毕竟,很少有人能把自由落体弹与远程火箭弹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它们二者对目标的效应则是完全一致的。
一般而言,核装置有两种主要类型,即裂变型和聚变型(俗称之为“原子弹”和“氢弹”)。这两种武器具有不同的核物理原理,裂变装置是利用分裂重元素(铀或钚)的原子释放能量;而聚变装置则是依据氢原子聚合反应而释放能量,它们的潜在破坏力也彼此不同。
核装置的破坏威力很难用严格而明确的手段进行测量,这是由于它们实在让人难以掌握。目前,公认的测量方法是通过核弹与TNT的破坏能力进行比较来衡量其威力。TNT是一种传统的烈性炸药。这种简单的粗略比较法往往容易出现误差,因为还不曾有人进行过数公斤TNT级的核爆炸测试,即使是最小一级的核装置,其当量也以数千吨TNT计算。通常,一枚核装置以具有相同破坏力的TNT千吨数来衡量其规格大小——世界首例原子弹阿拉莫戈多弹为19千吨级核武器,通常缩写为19kt。
这种度量体系并不易于理解,但鉴于目前尚无更好的测量方法,姑且用之。试想,若真正采用大当量核装置,这套体系则更难使用。按一般规律看,大多数裂变弹的能量范围是从1kt到200kt左右(当然也并非一成不变),但聚变弹的能量单位却是百万吨TNT(简写为mt)级。一枚典型的聚变弹当量为10mt,一些巨弹甚至能达到50mt或更大;相比之下,一枚典型的裂变弹仅达到20kt左右,甚至更小。
无论喜欢与否,整个世界已渐渐习惯了核装置的潜在威胁。这些核装置被分为战术性武器及核武器,裂变弹目前通常被称为战术性武器,可使用于战场;但聚变弹目前却归类于国际或洲际战略性武器范畴。应该说,这种划分纯粹是任意武断的,因为,目前普遍认为敌对方即使引爆一枚小型战术性裂变弹,都将导致战略性后果:受到威胁的一方,绝不会凭藉整个世界的聚变弹武库为天堑,而是自己生产聚变弹进行反威胁。至于应如何正确划分战术性和战略性武器,对我们探讨核装置的意义不大,此处不予深究。
核装置效应
在深入研究核装置硬件之前,最好应先了解一下核装置到底是如何产生令人恐惧的破坏效应,以及它到底能产生哪些危害的。核装置的威力十分巨大,要了解其潜在的破坏能力很困难,即使最低量级的核装置也如此。一枚相对较小规格,20kt的核装置曾足以使广岛变为一片废墟,造成十万人伤亡——可想而知,一枚50mt的核装置又将如何呢?
不论哪种核装置,裂变型还是聚变型,它们的作用效果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当量大小而已。简单地说,核装置能产生三种主要效应:热、冲击波以及核辐射。最后一种效应可进一步划分为早期核辐射和剩余核辐射。还有其它一些效应,后文中将叙述。
这三个主要效应中,热效应尤具破坏力,它不仅直接产生热效应,而且造成冲击,并向外扩散引起辐射。当一枚核装置被引爆时,即刻显现的效果就是在一微秒内产生出巨大的热。这种热来源于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过程,热量之大,使其瞬时测量温度竟高达百万摄氏度。这样的巨热不得不迅速膨胀,熔化其周围的一切,包括装置本身。膨胀规模颇为壮观,爆炸产生的火球以热能和光能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形成了热破坏效应。巨热在近距离范围内能熔化或燃烧一切,火势蔓延形成再生火源,新火源继续向外烧,依次,直至烧到很远的地方,火熄灭为止。核爆初期产生的光也具有损伤性,尤其对视力。当火球出现的一瞬间,发出的光线远远强于晴朗的天空中太阳耀眼的光芒;在夜间,这种效应则会进一步增强。火球在大气层中不断向外释放光和热,并且渐渐上升,这是其内部热运动的结果。火球上升的同时其危害也随即衰弱。火球产生光和热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核装置的规格大小及其它因素(下文将提及)。一枚小型裂变弹能在数秒内产生杀伤效应,而一枚大型聚变弹能保持有效杀伤时间达一分钟之久。
上文已提到过,火球也能引起冲击效应。这是由于火球在膨胀的过程中迅速胀大,以极高的速度向外压附近的空气,空气不可能向火球一样迅猛运动,于是在火球周围形成了一个高压区,高压空气以很高的速度背向火球运动,形成了一种爆炸波,然后产生了爆炸杀伤效应。火球膨胀产生的推力十分巨大,这种爆炸波通常被称为冲击波,因为在其所经之路上的任何一点都受到了彻底冲击。冲击波传播的最远距离大大超过了火球热效应蔓延的距离。当冲击波向外传播时,各点的大气压在几分之一秒内迅速增高,这种高压也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效应,同样,其破坏力也随着核装置的规格大小不同而改变。当冲击波过后,还会有一种继发性破坏效应。当冲击波向外运动时,尾随其后便留下了一个相对低压的区域,一旦冲击波过去,周围的空气立即涌入补偿气压,于是,又形成了另一种反向冲击波。通常,这种反向冲击波的破坏效应较弱,但也足以使遭受早期冲击波袭击过的建筑物彻底摧毁。
刚刚提到的这两种效应也存在于常规烈性炸药的爆炸过程中,但规模要小得多。核装置爆炸的第三种效应是产生核辐射,这才是核装置独一无二的特性。上文已提及,这种辐射可分为早期和剩余辐射两种形式。早期辐射在爆炸的瞬间产生,这是由于核弹释放的巨能没有全部转化为热能和光能,其中一部分能量以一定的核辐射形式释放出来。包括有γ射线、α射线、β射线以及中子。这些射线均可对人体产生危害,但通常情况下,它们对人体发生危害作用的距离范围要小于热效应及冲击波(早期辐射效应通常只存在于理论研究模型中,因为,在如此近的距离内,受害者早就被热效应及冲击波毙命了)。
通常,这种辐射仅能在核爆后持续很短的时间,但被辐射辐照过的物质却能长久地发生危害效应。辐射能产生许多放射性化合物及同位素,它们继续释放各种形式的有害辐射,持续时间不等,可以从几毫秒到几年。被辐照的物体会伴随着上升火球的尾迹一起运动,过一段时间才会落回地面,这就是声名狼藉的“落下灰”。它能造成大面积地域沾染,在地面上继续释放辐射能,这种辐射对一切生命都有危害,尤其是当食入沾染有落下灰颗粒的食物或水源时更甚。落下灰漂移的距离十分远,这一点最近已被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的大面积放射性产物扩散而证实了。相形之下,一枚核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性活度要高得多得多。
核装置爆炸还有另外一个人们通常不太熟悉的效应,这就是电磁脉冲效应,缩写为EMP。它是核爆后早期能量释放的副产物,具有能够改变爆点周围电子电特性的效应,产生极强的电磁场,这种电磁场能从爆点延伸到相当远的距离。通过这些受干扰电场的电流涡流就形成了电磁脉冲效应,这种效应本身能产生极高的能量,严重危害电子设备、电子与雷达传输系统,破坏设备的电路、元器件以及通讯设施。其危害效应随距离迅速衰减,但其有效危害距离仍远远超过核爆其它三效应(在某种情况下)。电磁脉冲效应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讯,现代化社会及其武装部队的通讯网络很可能在它的干扰下长时间瘫痪,其后果的严重性可想而知。核爆发生之后,无线电以及各级指挥机构之间的联络网(包括地面通讯线路)正处于紧张的关键运转时刻,电磁脉冲效应可以大规模广泛地使其丧失正常功效,甚至于核爆过后,电磷脉冲在大气中产生的反射也能有效地造成持续干扰,高浓度落下灰产生的辐射效应也能进一步干扰射频及其它通讯频率。
目前,尚无办法定量表达核爆三效应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损伤或危险程度,因为要涉及到太多的可变因素,从核装置的规格大小到诸如大气湿度等一系列相对次要的各种因素,甚至引爆的高度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核爆的类型目前公认的主要有五种,有些参考书可能还会进一步划分。这五种主要类型最好按爆高进行探讨。首先谈谈最高点爆炸即所谓的在地球大气层(100,000英尺/30,480米以上)之外的核爆,在此高度,空气极稀薄,热效应及冲击波大量削弱,但能够到达地表的那部分早期辐射效应极强,剩余辐射几乎为零。
核装置在高于地表低于100,000英尺/30,480米的爆炸称为空爆,产生的火球不接触地面。空爆的主要效应是冲击波及被强化了的热效应,因为这些效应在大气层中几乎不受任何衰减,能传播很远。效应强度取决于空爆的实际高度及核装置的当量大小。早期辐射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也是非常危险的。
接下来谈谈地面爆炸。顾名思义,地爆就是发生在地球表面或稍高一点处的爆炸。这种爆炸的主要效应之一就是,大部分核能都消耗在地表的弹坑中,这就降低了热和冲击效应的波及范围。当然,这两种效应还能造成大面积损伤。地爆的辐射效应相当可观,早期辐射能辐照地表的大量物体。然后这些物体被上升的火球吸入大气层中,形成落下尘,落下灰随风飘散,这些危险的放射性核碎片覆盖的区域面积取决于这些放射性物质升空的高度及风力强度。放射性落下灰沾染的地域远超过地爆早期效应的影响范围,甚至可能超过国界或洲界。
最后两种核爆形式为地下爆炸及水下爆炸,归并一起讨论。这两种爆炸产生的瞬时热能和冲击能可以被周围的水或地下物质全部吸收,既便如此,爆炸冲击力仍能在较大范围内产生强烈的地表震动效应。这种效应当核弹向上爆炸(通常是水下爆炸)时尤为强烈。一般而言,除水下爆炸外,地下爆炸产生的辐射效应是很微弱的,水下爆炸产生的落下灰通常很快便被海水自身吞没了。
介绍了各类核装置爆炸形式之后,我们返回来探讨它们的各种效应,尤其是核辐射对人体的各种效应。上文已提到,核爆产生的辐射可以分为两部分,即早期核辐射和剩余核辐射。爆炸瞬间产生的α、β、γ射线及中子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火球产生的热效应和冲击效应对人体构成的伤害已足以使它们只能存在于理论研究阶段。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危害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空爆一枚大型聚变弹——有害辐射可以充分到达地面形成一种强大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下,早期核辐射对人体极其有害,足够的量便能致命。当然并不是立即杀伤,而是通过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阻止细胞的正常生长过程,抑制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来达到损害人体健康的目的。损伤程度取决于接受或摄入的辐射剂量多少而定,已经知道,即使少量辐射也能造成人员长期患病和长期失能。
计量辐射的一般单位是“拉德”(rad),另一个等效单位是“伦琴”。核辐射通常有两种计量方式:剂量与剂量率。剂量就是指吸收的辐射的量;剂量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吸收的辐射的量。这两个量在军事术语中非常重要,因为,尽管一次受照能造成损伤,但危险临界值却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逐渐吸收少量的辐射达到的。辐射损伤效应能够非常严重,从皮肤损伤到人体一些更要害功能的损伤,比如血细胞和骨髓生长损伤。
实际损伤情况因人因实际受照情况而异,变化很大。某些人一次相当大剂量的照射可能只造成较小的损伤,而长期暴露在小剂量照射范围内的人员却可能构成较大的损伤,这其中无规律可循。大部分早期核辐射死亡发生在受照后二-十四天。
上面谈到了早期核辐射的受照危害,剩余核辐射也可以形成各种危害。剩余核辐射的危害主要集中在落下灰的各种效应方面。通常其辐射危害很小,多由于吸入放射性灰尘以及摄入含放射性物质的食品和水造成中毒。落下灰主要是由大量被照射的物体以及受照射形成的各种放射性化合物和同位素的细微粒组成,这些颗粒继续在不定期地释放辐射能,其中的一些物质如著名的锶-90,在数年之内都能够测量到它的存在,并且一直具有危险。剩余核辐射的危害效应与早期核辐射完全相同,当然,由于实际接受的剂量经常不很高,因此早期效应也较轻微(长期效应仍然存在)。
剩余核辐射随时间而衰减强度。目前,许多武装部队使用一种经验法则计算其强度,即:时间增长七倍,辐射剂量衰减十倍。当落下灰沉积后7小时,其剂量降低十倍(比如从一百拉德降为十拉德)。用七再乘以因子七(即49小时或两天),其强度再降低十倍(比如从十拉德降至一拉德)。这种近似估算法可使军事计划人员标定落下灰沾染地区何时才能允许部队安全通过。
核辐射受照人员接受了大量的平均照射后,从军事意义上讲通常还要承受另一种危害——心理压力。我们下文将谈到,采取避免热效应和冲击波效应的各种常规防御措施,能基本上避免早期核辐射效应;常规化学战防护和洗消措施也能大部分消除剩余核辐射。然而,这些单纯的理论并不能掩盖核辐射对一切生命体皆有危害的事实,一切辐射都是危险的,对于普通士兵而言,这是他们不得不接受的一种较大的风险。平民百姓暴露在核战的辐射危害中又是另一码事,绝大部分百姓既无任何防护措施也无任何指导方案。
还有一个中子弹问题。关于这种核装置已有过不少论述,但大多是一派胡言。他们灌输给公众这样一个印象,即中子弹仅只是一个辐射炸弹,只杀伤人员而不破坏建筑或设备,这是完全错误的概念。简言之,中子弹是核装置的一种形式,中子弹爆炸之后,能在超过通常的早期核辐射效应的范围之外,产生大量的有害杀伤中子,致使其早期辐射效应大大增强,热效应和冲击波效应仍然保留了相当的威力。任何认为中子弹不产生这两种杀伤效应的论调都是错误的。当然,这两种效应与一枚常规核装置相比较则要弱得多。中子能穿透坦克装甲车壁杀伤乘员,但并不是瞬时杀伤,也需要其它辐射致人员损伤同样长的时间。只要在地面上进行一定覆盖就能防护地下的部队人员。
还有一种核装置值得一提,它的俗称是“钴弹”或“脏弹”。这种炸弹能够产生大量长效的落下灰。爆炸后,内部封装的钴和其它物质变为各种同位素,这些同位素拥有极高的活性和长效持久度。这种钴弹能够用于任何一种军事冲突中,如果这种情况真正发生,后果将不堪设想。当然,它对某些丧心病狂的恐怖主义却颇具吸引力。
运载系统
1945年后的许多年内,核武器的主要运载系统是自由落体弹,这些炸弹的体积非常大且很少是空气动力的——空投在长崎的那枚庞大而笨重的钚弹曾被谑称为“胖子”。自由落体弹在喷气式飞机出现的初期即开始登场,不久,针对当时的战术炸弹设计了喷气式轰炸机,如美国的B-47和英国的“勇士(Valiant)”。
随后,核武器的运载方式改为利用远程火箭。德国的V-2火箭展示了这种前景,并从四十年代末期,设计研制将核弹头放在远程火箭头部,其射程由最初的数百公里一直达到最后的数千公里。这种射程差最后成为区分战术火箭(通常也称为导弹)和洲际火箭——洲际弹道导弹(ICBMs)的依据。当裂变弹被明确规定为战术武器,聚变弹被规定为洲际弹道导弹时这种划分愈加清晰。自由落体弹仍然保留。由于目前防空体系精良,大部分人员驾驶飞机远程对大目标区域执行任务难于返还,因此,它们不得不改为战术武器,利用截击机或战斗轰炸机在低空投放弹药。
战略性洲际弹道导弹(ICBMs)增加了巡航导弹,这是一种造价较低廉的运载工具。巡航导弹飞行缓慢且高度较低,可以躲避雷达扫描系统。它本身能够按程序规定的路线飞行,并配备地形跟踪雷达仪。巡航导弹的主要优点是能大量使用,压制敌方防御系统,且难于探测其踪迹,不易反击。它们能从陆地、海上(包括潜艇)或空中发射。这种能够压制对方防御系统的能力是洲际弹道导弹(ICBMs)的一个特征。大部分ICBMs均配备复合弹头,每个弹头均拥有自身的制导系统,能覆盖较大的目标区域,这就是多弹头分导再入飞行系统。
洲际弹道导弹(ICBMs)并不是唯一一种核装置远程运载系统,就射程而言,位居其后的小型导弹还有一大批,每枚导弹均有特定的射程范围。ICBMs只有美国和前苏联本土拥有并配置。具有同等战略意义的是潜艇发射弹道导弹(SLBMs),前苏联和欧洲均拥有中远程弹道导弹(IRBMs)和中程弹道导弹(MRBMs)。
射程再短的导弹是战术战场导弹,通常带有裂变弹弹头,它们也并不是战场上唯一的运载方式,由于目前弹头微型化,就意味着诸如各种小口径火炮如155毫米(203毫米的火炮已使用很长一段时间了)火炮也能够用于发射。战场上还有一类装置,称为原子爆破装置(ADMs),它能轻易地制造大量弹坑,阻断地面交通或封锁山区及其它通路。这种装置均为固定式,可置于箱内携带到任何需要的位置上,或置于地面、建筑物中遥控起爆。
其它一些核装置运载系统包括对付厚壁核潜艇的鱼雷弹头;对付洲际弹道导弹的反弹道导弹;从空中接近目标的其它各式弹头;以及诸如深水核炸弹一类的装置。
从这些令人恐怖的防御武器身上可以感觉到,空间武器似乎正在介入。最近公布的美国积极战略防御方针,SDI或“星球大战”,就是计划充分利用核装置来对付正在飞行中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弹头。确切地说,就是发射各种核装置弹头,利用它们的净能去摧毁ICBM弹头,或利用雷达效应使其导向系统失去作用。SDI计划的进展如何仍将拭目以待。
硬件
核运载硬件在所有军事设备生产中造价是最高且最复杂的,诸如洲际弹道导弹(ICBMs)一类的武器,要求技术精度相当高,它们的造价也反映了这一事实。应该明白,运载系统并不是唯一需要开销的地方,如陆基巡航导弹核装置,其导弹弹体、弹头和导向系统的生产造价并不太高,但在地面上的一系列相关设施,如维修设备、检修车间、相关人员的训练学校、兵营、全体工作职员及家属的配套设施、燃料场、导弹的地面防护掩体、专门运输装置及设施、安全措施等等,这一大系列的相关辅助设施的花销足以使巡航导弹成为一项昂贵的生产项目。
潜艇发射的导弹及大型洲际弹道导弹(ICBM)的生产经费更惊人,相比之下,自由落体弹则是一种廉价的运载系统,甚至于当使用异常昂贵(性能异常先进)的飞机如“石井国际(Rockwell international)B-1B”号轰炸机也如此。前苏联拥有的同类精良的轰炸机有图波莱(Tupolev)型“黑夹克(Blackjack)”和“逆火(Backfire)-B”。这类大型飞机主要倾向于战略轰炸作用,一般用于空中发射巡航导弹。大部分自由落体弹由飞机运载投放,如英国的“旋风(Tornado)”和前苏联的“剑术师(Fencer)”,这类飞机投掷的核装置非常类似于常规自由落体弹,从投掷效果上看也基本相同。
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非常远,前苏联和美国在其相互间的军备竞赛中为了保持优势,不断研制射程越来越远的导弹以运载自己的弹头,这些弹头甚至已可以深入对方领土,摧毁对方的防御体系。美国方面有“和平护卫者(Peacekeeper)”、“民兵(Minuteman)”(目前正在改进)以及潜艇发射的“海神(Poseidon)”号ICBM。目前仍然有大批旧式导弹在服役,如“大力神(Titan)”导弹。美国的巡航导弹武库目前也十分庞大,主要有“波音(Boeing)AGM-86”和普通动力的“BGM-109战斧(Tomahawk)”导弹。英国在其“三叉戟(Trident)”服役之前将继续使用“北极星(Dolars)”。
在西方部署核导弹的国家还有一个,就是法国,他们拥有大量的SSBSS-3型中远程弹道导弹(IRBMs)以及潜艇发射导弹。在远东,中国目前也加入了装备洲际弹道导弹的行列,主要有CSS-3型洲际弹道导弹(ICBM)。
欧洲部署了相当密集的各式导弹。前苏联部署有大量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s),大到SS-X-25型,小到SS-11型,包括有争议的SS-20型,这种武器据猜测是用于对付美国的“潘星II(Pershing)”号导弹。前苏联还拥有大量的潜艇发射导弹,如SS-N-6型、SS-N-8型、SS-NX-17型、SS-N-20型和SS-NX-23型,后者拟由新型的“D级-4(Delta IV)”核潜艇发射。前苏联还拥有世界上唯一一套核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主要有“ABM-1B橡皮套鞋(Galosh)”,部署在莫斯科附近。
欧洲还有几种核战术导弹,为数最多的可能是前苏联的“蛙(Frog)”导弹系列,通常由履带车辆运载,其主要对手之一是美国的“长矛(Lance)”导弹,长矛导弹在北约几个国家中有装备。除“蛙”系列外,前苏联还有“SS-1飞毛腿(Scud)”、“SS-12薄板(Scaleboard)”以及较新型的SS-21地地战术导弹。
在战场上火炮也能运载核装置,这类核装置基本上只是些低能量的裂变弹,通常使用的范围在0.1-0.5kt。北约方面目前装备的炮弹有M739型203毫米炮弹,由M110A2型自行榴弹炮发射;还有M454、M785型155毫米炮弹,能用拖曳式和自行式榴弹炮发射(英国也拥有自己的二零三毫米核炮弹)。前苏联这方面的确切情况尚不太清楚,但他们肯定拥有核炮弹,由S-23型180毫米拖曳式火炮和2S5型152毫米自行火炮发射,他们的M-1975型203毫米自行火炮几乎完全可以肯定拥有核能力。
在海上对付潜艇也有一套专门的核装置体系。反舰艇导弹能携带各种核弹头,但通常都不这么做,多半采用足量的常规炸药摧毁舰船,无需引入核爆的各种危险。潜艇则是另一回事,由于它们是载有导弹的水下核舰船,能深深潜入海底,因此它们的船体坚固厚实,常规炸药一般不可能击穿如此厚壁的船体,因此不得不借助核威力。主要使用两种方法,即鱼雷和深水炸弹。
鱼雷既可由舰艇发射也可由潜艇发射,还可由远程发射的导弹运载。前苏三联的SS-N-14型“石莱克(Silex)”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SS-N-14上的一个亚音速带翼运载器投下一枚寻的鱼雷,该鱼雷能追踪目标爆炸。西方典型的类似装置是美国的SUBROC导弹及其替换导弹ASW-SOW,由潜艇发射。
核装置防御
核装置防御总结为一句话就是“防护”。防护可以为人员或装备提供一些防御核爆三大危害效应的措施,但这种防护也只是相对而言,如果有人不幸正好处于核装置爆心投影点附近,那么即使是再有效的防护措施也无济于事。在爆心投影点附近,热效应、冲击波和辐射一起袭向受难者,不是被烧伤、击伤就是受到辐射伤,生还的机会非常渺茫。如果采取非常厚实、非常有利的防护措施,也许还有一丝存活的希望。
离开爆心投影点,防护的有效性随距离成正比例增加。在核爆瞬时致死区域之外,即使采取少量防护措施也能创造生还的希望,如果采取地下防护措施,生存的机会会更大,甚至一层薄土也能大大削弱热损伤、大部分冲击伤害和部分辐射伤。在战场上,有个堑壕要比什么都没有强,而一个全封闭式掩体就更好。对居民来说,一个地下室通常就足以防护他们,保持生存。一般的原则是,防护材料愈密实防护效果愈好。一些国家如瑞士,甚至专门规定,每个建筑物不仅必须拥有自己的地下室(用于防护落下灰),而且专门规定了必须选用的几种建筑材料。
这种防护措施可对落下灰危害提供长期的有效防护。最好的掩蔽部是用混凝土和泥土建成的地下掩体,使用的材料愈密实,进入掩体内的辐射愈弱。在战场上,这种掩体很少,相隔也很远。目前,大部分装甲车辆均配备有空气过滤系统,形成一个全密封环境,乘员在车内仍能继续正常作业。落下灰的辐射效应通常能阻止士兵在露天内长期作战,即使是配戴化学防护服也不行——一些幻想家虚构出的铅衬服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一旦士兵进入任何掩体,必须丢弃或焚烧穿过的服装,沾染的车辆和装备必须用水和清洁剂喷洗、刷除。有些洗消器材采用蒸汽进行消除。
训练规划同核防护一样重要,训练能指导士兵(及其它人)在战场上如何采取防护措施保护自己,这也适用于普通百姓。每个家庭只要在其建筑内外采取一些简单的预防措施,就能大大提高他们在一场核灾难中生存的机会,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运气,而置这些有效的防护措施于不顾,实际上就等于自取灭亡。
核爆落下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其不可见性,即凭肉眼看不到它的存在。当核爆后形成的放射性云团落下来成为灰尘或灰炽时也许还能看得到,但一旦它们落地后便会逐渐消散,“化为乌有”,但继续放射其有害且无形的辐射能。探测辐射的唯一办法是利用各种探测器材,通常称为辐射探测器——“盖格计数器(Geiger counter)”仅只是“好莱坞”和新闻媒介惯用的词。
大部分辐射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根据辐射对电流通过电离室过程的影响效应进行判断的。当辐射存在时,电流改变,这种变化在一个仪表上显示出来——几乎没有辐射探测器能发出“咔嗒”的声音。电离室可置于探测器内部,这是机动部队非常喜爱的一种形式;也可放在外部,用一根电缆与探测器相联,后一种可以放在一个有防护的建筑中进行遥控监测。
辐射探测器通常记录剂量率,有些器材还可测量累积剂量。个人累积剂量可由一种称为剂量计的装置进行测量,目前,战场上的每一名士兵均配置一枚,或装在小盒内或装在像自来水笔的小管内。有些剂量计可由用户直接读数,但大多数却需要收集起来,由一台读数仪读数。这种读数仪通常是根据辐射对其内部晶体形成的颜色变化进行读数:当辐射剂量增加时,晶体的颜色发生改变。其它一些剂量计根据电流通过二极管的变化进行判断——同样,电流随接收的剂量不同而发生变化。
车辆配备有辐射探测器,这在目前已经很普遍了,尤其是在原华约部队中。他们拥有专门的核侦察车辆,配备有各种核探测仪,包括样品取样装置。这种车也经常用于化学战侦察。
目前仍没有任何医疗措施能有效地减轻核辐射损伤的危害,形形色色的缓解药只能给受害者些许安慰,但摆脱不了痛苦,因为,实际上人体的辐射损伤是不可逆转的。
核爆产生的电磁脉冲效应(EMP)也需要进行防护。电磁脉冲效应(EMP)能严重破坏电子元件和电子设备,这些器材的唯一防护方式就是利用物理屏蔽去掉一切电干扰。这就是说,大部分通讯及其类似设备不得不封在一个与地面接触良好的厚金属壳中,或者置于专门的屏蔽箱内。目前,集装箱已广泛应用,即适应于这种功效,通常它们采用金属网或其它类似材料对外界的任何电子干扰进行广泛屏蔽。然而,这种屏蔽不可能保护每一项军用电子设备。在大气层中的电磁脉冲效应(EMP)将干扰大量的雷达设备和其它通讯频率,使它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陷于瘫痪。
核装置应用
冷战期间两大敌对阵营建立庞大核武库的主要目的就是彼此制约。早期的军备竞赛只是为了建立在数量和破坏能力方面的绝对优势。但不久,双方便均已达到不可能仅单纯地给予对方核打击,而自身不受伤害,即会受到立即和等量程度的核打击报复。
有时某一方可能占些优势,引入一些创新技术如多弹头重返大气层弹头以及某种新颖发射手段如核潜艇发射平台,但很快便引起对方的注意,奋起直追,再度平衡。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以“防御”为主导方向的历史时期,当然,这个时期包括有极端的“星球大战”;也包括有洲际弹道导弹(ICBMs)能在机动发射架或各种隐蔽处如坑道内分散发射的事实。每一方都在努力防御自己的核能力免遭对手突袭,因此,也都不惜代价地维持这种能彼此毁灭的潜在平衡。
在彼此威慑的稀薄大气层之外,核装置仍能发挥军事作用,当然,它们的使用可能会冒引起大规模核战争的危险。目前,有些武装部队在部署其战术核武器时,恐怕已明确规定了其战术作用,归纳起来,就是破坏敌后方基地和运输设施,摧毁敌装甲部队的集结进攻,消灭地域内敌人,还包括爆破和干扰。
据观察家们预测,发生在世界两大超级强国之间的常规战争将会采取大量的装甲部队进行作战,装甲部队的进攻威力已在一九三九年之后多次得到验证,最近的中东之战再次证明了装甲部队的快速转战优势,难于阻挡。常规武器通常只能逐个地摧毁装甲战斗车,这种零零星星的还击一般不可能挡住大集团装甲部队的推进。唯一的办法是在它们行进中,突然全面阻拦或利用某些“极端”的措施才能制止。
核武器就能达到这两项战术意图。在一方发起进攻之前,将一枚核装置发射到对方的集结区,能使对方造成巨大破坏,足以使敌人改变其战略意图。无论怎样隐蔽或转移注意力,任何一次装甲部队发起进攻都要花费时间进行准备和集结,这些准备工作几乎不可避免地要被对方发现,甚至无需那些象遥控无人驾驶飞机或空中侦察卫星一类的现代化装置,最普通的战场监视手段就能做到。防御一方的指挥官根据自己进行类似部队调动的经验,能够掌握发起反击的最有利时机,然后发射已部署好的核装置,不拘任何形式。
这些形式包括从空中投射到地面发射战术火箭,甚至可能利用远程火炮或火箭炮弹。类似的手段也可用于阻止在推进中的装甲部队,只要核进攻摧毁了一支装甲部队的前锋,就足以彻底挡住整个部队,防御一方已无需再花费任何精力了。在核弹爆炸处附近,即使是装甲坦克的厚壁也难于防护共乘员避免核危害。
这两种选择方案实际上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容忍对方的进攻计划开始实施,如果对敌人后方的通讯运输设施发起核攻击也许能阻止一些尚处于酝酿调配中的攻击计划。从作战的战斗力和机动性上考虑,发起任何一场进攻所需的现代化装甲部队必须从各地转移,进入集结区,在它们开进的公路或铁路线上,几乎不可能不发生交通阻塞现象,不在这儿就在哪儿,此时若发动核空袭或导弹袭击便能造成对方大规模损伤。如果对敌后方设施如补给区或应急燃料库发动核袭击,那么任何武器部队就会丧失动力燃料,跑不动飞不了,束手无策。
核武器的另一个作用是爆破,破坏那些有利于敌人前进的天然或人造地形结构。许多大型现代化桥梁实际上不可能被完全彻底破坏而不残留桥基,敌人利用这些残基只需花少量时间架桥即可通过河流发起攻击,但如果采用一枚小型核装置,放在适当位置上就能确保桥梁整个完全地毁灭。这种手段也同样适用于山谷及其它类似的天然地形,这些地形是先遣部队不可避免要碰到的,只要在这些地方引爆一枚地表或地下核弹,就能形成一个大弹坑(以及大量剩余核辐射),使敌军无法迂回前进。这种爆破作用采用原子爆破装置(ADM)实施。即使在开阔的平原中心引爆一枚较小型核装置,产生的辐射和落下灰也足以阻挡大规模武装部队前进。
核装置的骚扰作用也许更具长期扰乱意义。以前生产的一种特种原子爆破装置(SADMs),尺寸不大,可置于一个单人背囊中由专门受过训练的小分队随身携带至任何适合地点,其作用与原子爆破装置(ADMs)一样(现在仍然是),在敌人后方某一具体地点进行爆炸骚扰。由于规格所限,它们的破坏范围不大,通常为0.1kt当量,但如果投放的位置合适,产生的破坏力也不可限量,并且能在小规模范围内形成核爆的一切后效危害。
因此,特种原子爆破装置(SADMs)也可认为是特种部队的绝对武器,而且,无需多虑,它也会成为恐怖主义者的最强有力武器。毫无疑问,恐怖主义者将尽其所能要获得这种武器。任何竭尽全力去破坏一架满载波音747航班的狂热分子都不会面对摧毁城镇或城市的前景而退缩,这种事件发生的几率似乎在随着拥有核装置生产能力和运载能力的国家数目增多而逐年上升。
已经知道拥有核武库的国家有美国、前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印度爆炸过一枚核装置,但他们宣称不生产核武器。一些对核武器具有顷向性和生产能力的国家有巴西、伊拉克、台湾、巴基斯坦、南非、以色列和阿根廷——这些国家中有些可能已经拥有了核武器,随时可能准备使用。利比亚当局毫不遮掩其迫切希望核能力的态度,已积极与其志同道合的国家一道投资发展核武器。
这些国家中有一部分正在接触核装置,这一前景就足以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感到不安,他们本身便是他们那一地区中不稳定的经济和社会因素中的重要一分子,如果拥有了核装置,造成的麻烦只会比现在更大。许多核前景观察家们认为,核装置可能会再一次被使用,而且有一种可能,就是它们不用于公开战争;而采取隐讳的手段,即将核弹配件偷运到某个外国的城区中心(或综合经济区)装配,然后由定时器起爆。这种采用遥控发射的手段甚至能达到高级政治或经济讹诈的目的。
这种前景是不能让人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