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第四
出自————《谋略》
出自————《西方军事著作》
我读过许多书,收集到不少有关运用谋略的实例,并下过相当的功夫将它们整理分类,以实现我许下的编成三个卷次的诺言。现在,可以说,这个诺言终于实现了。在这一卷中,我提出的内容原本并未列入按门类把材料作了归纳的前几卷的框框里面,因为这些实例与其说是谋略性的,倒不如说是一般军事学性质的更为贴切。据此,我把它们全都分了出来。虽然例子是鲜明的,但它们属于另外的范畴。我的想法是,希望读者一旦在什么地方偶尔读到它们,并为这些实例竟与前面的材料如此相似而惊讶时,不致以为是我把它们疏漏了。自然,现在不得不将这些东西作为多余之物(混合性的)提供出来,但即令如是,我也想要保持一种秩序,将材料分作如后几类。
本卷所列实例概类为:
第一 纪律
第二 纪律的作用
第三 自制
第四 正义性
第五 坚定性
第六 善意与机巧
第七 其他
第一章 纪律
1、普布柳斯·西庇阿对罗马军队进行了整顿。由于老一辈指挥官的怠惰,这支军队在努曼蒂亚腐化了。西庇阿的办法是赶走一大批随军商贩,通过有规律的日常的执勤加强士兵的责任感。他经常强迫他们行军,命令他们自己背几天的口粮;经过磨炼士兵们渐渐习惯于忍饥耐寒,不怕风雨了,而且学会了涉水渡河。统领还常常斥责胆小怕死和萎靡不振的人,敲碎那些只能满足个人享受、对作战完全无用的杯盘器皿。他跟保民官盖犹斯·梅米乌斯之间的事尤其动人。据说,西庇阿曾对梅米乌斯大声吼道:“你对我来说一时间没有什么用,而对你自己和国家来说则永远没有用!” [ 注:瓦莱留斯·马克西穆斯、李维、波利艾努斯对此都有记载。 ]
2、昆图斯·梅特卢斯在朱古达战争中治军也极严厉。为了重振士兵中已经败坏的军纪,他禁止士兵食用过量的肉,除非经过烤和煮去了肥油的肉。 [ 注:据普卢塔克载,此事属西庇阿所为。 ] (公元前109年)
3、据说,皮洛士对替他去招募新兵的人说:“你要挑选身材魁梧的人,我将把他们训练成勇敢的士兵。”
4、在卢奇乌斯·保卢斯和盖犹斯·瓦罗任执政官时期,才开始迫使士兵们进行宣誓。此前,只是由保民官带领他们念表忠心的誓词,士兵通常彼此相互立誓:作战时不掉队,不因怕死而逃跑,只有在搜索武器、消灭敌人或者救援战友时才离阵。 [ 注:在坎尼之战以前,军队里施行两种宣誓:一种是入伍宣誓,这是强制性的宣誓,是士兵在首次应征时由执政官主持的宣誓;另一种是到岗宣誓,这种宣誓是自愿的,是士兵们被分配到各部队去时在保民官面前所作的宣誓。公元前216年,这两种宣誓合而为一,此后由军事保民官主持的到岗宣誓也变成强制性的了。 ] (公元前216年)
5、一次,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见到某个士兵有一块精心装饰的盾牌。他说,他不怪这士兵如此讲究地装饰盾牌,这说明这个士兵把那块盾牌看得比剑更重。(公元前134年)
6、腓力在组建第一支军队时,禁止任何人使用车辆。他允许骑兵每人带一名侍从,而步兵每十人只能有一名侍者,其任务是负责搬运磨盘和绳索。部队赴夏季营房时,他便下令每人要背上自己三十天食用的面粉。
7、驮兽太多会使军队行军十分不便。为了减少驮兽的数量,盖犹斯·马略命令他的士兵必须把他们的用具和食物捆扎成包,挂在有叉的挑杆上,以减轻负担,方便歇息。由此流行开了“马略式的骡子”的说法。
8、当雅典人特阿真尼斯率领他的军队向迈加拉开进,他手下的人探问他们将排成什么队形时,他对他们说将在抵达目的地后再指定他们的位置。随后,他秘密地把骑兵派到头里,让他们假装成敌人,再掉转头来“攻击”他们的伙伴。当这个计划付诸实施,留在他身边的那些人准备与“敌人”遭遇时,他答应作战线的排列可由各人自选位置。于是,那些胆小的都往后面退缩,勇敢的都朝前面跑去。结果,他为每个人在这次战斗中派定的位置恰好正是他现下所见到的那副模样。 [ 注:波利艾努斯在他的《战略学》第五卷第二十八章第1节中认为此事系泰奥格尼斯所为,而在第三卷第九章第10节里又将其归在伊菲克拉特斯名下。 ]
9、有一次,斯巴达人来山得惩治一名行军中脱逃的士兵。当这名士兵声称他离开队伍并不是去抢劫时,来山得反责说:“我看你连要去抢劫的样子都没有。”
10、安提柯听说他的儿子住在有三个俊俏女儿的一位妇女家里。父亲对儿子说:“孩子,我听说你的住处很狭窄,而且还有好几位小姐在照看你的屋子。你还是另找一处宽敞一点的住地吧。”他在命令他的儿子搬家的同时,又作出一条规定,凡不满五十岁者,一律不准住进有家庭主妇的房舍。(公元前323–前321年)
11、虽然法令并不禁止长官的儿子随父左右,与其同住一座营帐,但执政官昆图斯·梅特卢斯还是宁愿让他的儿子到部队去服役。 [ 注:萨特卢斯在《朱古达战争》中曾提到梅特卢斯(努米底亚的)曾将其子带在身边,与其同住一座营帐。 ] (公元前143或前109年)
12、执政官普布柳斯·卢蒂柳斯,尽管按照法令可以把自己的儿子安排在他的营帐内,但他还是让儿子到军团去当兵。(公元前105年)
13、马尔库斯·斯考鲁斯不许儿子出现在他眼前,因为儿子在特里登廷隘口遭遇敌人时畏缩不前。年青人终因经受不住这般凌辱而自尽了。
14、古时候,罗马人和其他部族常常把他们的营帐扎成类似于布匿棚屋群一般,军队按大队分住在这些棚屋里。那时,除了城邦以外,人们并不懂得筑城。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首行开创将整个军队集中在同一堡垒范围之内的习俗。后来,罗马人在马莱文通城附近的阿鲁斯平原上战败皮洛士,占领了他的军营。 [ 注:皮洛士在马莱文通(今称贝内文托)战败是公元前275年的事。 ] 罗马人很看重这种布局,并逐步实行直至今日仍然相当流行的部署格局。 [ 注:李维和普卢塔克的叙述则相反,他们赞叹不止的却是罗马人的军营设施。 ]
15、有一段时间,普布柳斯·纳西卡住进了冬季营房。虽然他根本不需要舰船,但还是决定营造几艘,以免他的部队因无事可做而怠惰起来,或者因悠闲带来的懒散使他们的联军受到伤害。(公元前194–前193年)
16、马尔库斯·加图宣布,凡士兵因偷窃被捉获,就要当众砍掉右手;若上峰准予处以轻刑,罪犯也得在大营前出点血才能过关。 [ 注:这后半部分出自格柳斯的《雅典之夜》第十卷第八章第1节,系一种推测。 ]
17、斯巴达将军克利阿库斯经常告诫他的部队,要怕自己的指挥官比怕敌人更甚,意思是说,有的人作战斗时怕死,但未必会死,可是对临阵脱逃的人,必遭死刑无疑。 [ 注:参见色诺芬:《长征记》第二卷第六章,第55–59页。 ] (公元前431–前401年)
18、根据阿庇乌斯·克劳狄乌斯的动议,元老院把曾被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俘获尔后又被释放回来的骑士贬谪为步兵,步兵降为轻装兵,所有这些人在每人杀死两名敌人之前一概只准住在军营工事之外的营帐里。 [ 注:古时的一种惩罚方式,被惩罚的人有时甚至没有帐篷,而且也不能修筑壕沟或壁垒保护自己。 ] (公元前279年)
19、执政官奥塔奇柳斯·克拉苏命令那些在汉尼拔威胁下被遣走,尔后又重新回来的人都必须到堡垒以外的军营去,以便他们能够适应缺少防御设施的险境,并锻炼得敢于跟敌人拼搏。 [ 注:有两个奥塔奇柳斯·克拉苏担任过执政官:马尼乌斯·奥塔奇柳斯·克拉苏曾于公元前263年和前246年两度出任执政官;提图斯·奥塔奇柳斯·克拉苏是公元前261年的执政官。 ]
20、在普布柳斯·科尔内柳斯·纳西卡和德奇穆斯·尤尼乌斯担任执政官期间,谁要是从军队里开小差,便要当众受鞭笞,然后被卖作奴隶。(公元前138年)
21、有两个骑兵中队和三个步兵大队在亚美尼亚的伊尼蒂亚要塞附近面对敌人败下阵来。多米蒂乌斯·科尔布洛命令他们到工事以外去驻扎,直到他们用勤奋的工作和成功的袭击洗刷掉他们的耻辱为止。 [ 注:这段情节在塔西佗的《编年史》有载,可参阅该书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下册,第430–431页。 ] (公元58–59年)
22、执政官奥雷柳斯·科塔由于情况紧急命令骑士们去参与某项任务,但一部分人无视他的权威。于是他便向监察官 [ 注:古罗马官员,原来负责登记公民的户口和财产,后来职权大大扩展。公元前443年设此职,公元前22年废除。人数两名。每五年在百人团大会上选举产生,任期十八个月。 ] 提出控告,终使这些违令者受到惩治。随后,他又让元老院颁布法令,拒付这些人原先的薪饷。平民保民官也作出对有类似情况的人的处置决定。经过各方共同协力终于使纪律重又得到遵守。 [ 注:瓦莱留斯·马克西穆的《善言懿行录》第二卷第九章第7节载有类同的事例。 ] (公元前252年)
23、昆图斯·梅特卢斯(马其顿的)在西班牙作战时,有五个大队的人马有一次面对敌人败下阵来。他命令这些士兵写下遗书,随后再派他们回到丢失的阵地上去,并警告说除非他们夺得胜利,否则他们休想再进军营的大门。 [ 注:瓦莱留斯·马克西穆斯的《善言懿行录》第二卷第七章第10节和韦利奥斯的《罗马史》第二卷第五章均载有此例。 ] (公元前143年)
24、元老院命令执政官普布柳斯·瓦莱留斯 [ 注:指普布柳斯·瓦莱留斯·拉埃维努斯。 ] 率领曾在锡里斯河一带战败的军队到萨皮努姆去,在那里构造一座营帐,并在帐篷里过一个冬天。(公元前280年)
24、当他的士兵们可耻地溃退下来时,元老院下令不给他们以增援,除非……
25、几个在布匿战争中 [ 注:这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坎尼之战以后的事。 ] 拒绝履行职责的军团就像流放一样被派往西西里,经元老院决议,对他们实行大麦配给达七年之久。 [ 注:据李维的《罗马史》第二十四卷第八章载,这种用大麦代替小麦的供应办法是当时常见的一种惩戒形式。苏埃托尼乌斯和普卢塔克对此也都有记述。 ]
26、由于大队指挥官盖犹斯·蒂蒂乌斯放跑一些奴隶,卢奇乌斯·皮索罚他天天袒胸露背光着双脚站在帐前,直到夜班看守前来换岗。他还下令犯人不得参加宴会,不得洗澡。(公元前133年)
27、由于一个大队的防线被敌人突破,苏拉下令这个大队连同大队的百人队长顶头盔,脱掉军衣在帐前罚站。
28、多米蒂乌斯·科尔布洛在亚美尼亚作战时,有一个叫埃米柳斯·鲁福斯的骑兵队长在敌人面前败下阵来。科尔布洛发现鲁福斯的骑兵队武器装备很差,于是便指示扈从 [ 注:古罗马高官的随从。当高官外出时,他们掮荷权标,在前面开道。公元初,皇帝拥有扈从24名,独裁官24名,执政官12名,大法官6名,副将5名。扈从多半是刚摆脱奴籍的人,有固定薪给。 ] 剥光鲁福斯的衣服,命令罪犯就这样极不体面地在帐前罚站,直到被释放为止。(公元58–59年)
29、阿蒂柳斯·雷古卢斯在从萨谟奈去卢切里亚途中有的队伍在与敌人遭遇时竟转身后撤。当他们刚一溃退,雷古卢斯即刻派出一个大队去拦阻他们的退路,并命令大队将这些人作为逃兵剪除。 [ 注:参阅本书第二卷第八章第11例并注。 ] (公元前294年)
30、执政官科塔在西西里时鞭笞了瓦莱留斯,一位属于瓦莱里家族的贵族军事保民官。(公元前252年)
31、这位科塔准备渡海去梅萨纳再作一次占卜时,把封锁利帕里群岛的事务交与他的一位有血缘关系的近亲普布柳斯·奥雷柳斯。可是,当奥雷柳斯的工事被烧毁,他的军营被占领时,科塔鞭笞了他,还下令将他贬为士兵,让其做普通士兵做的杂事。
32、监察官福尔维乌斯·弗拉库斯把他的兄弟撵出元老院,因为后者没有得到执政官的指令擅自遣散了他在那里担任军事保民官的一个军团。(公元前174年)
33、有一次,马尔库斯·加图已经在敌方岸边苟延了好几天,最后终于在发出三次出发信号后启航了。有一个掉队的士兵从岸上又是大声叫喊,又是打手势请求让他登船。加图掉转他的整个舰队,又回到岸边,将此人逮捕起来,下令处死。他认为,与其让敌人把此人可鄙地杀死,还不如由他将其处死,以做效尤。(公元前471年)
34、如果有人丢失他们的阵地,阿庇乌斯·克劳狄乌斯就用抽签的办法将每第十名中签者挑出来杀死。
35、有两个军团面对敌人败退下来,执政官费边·鲁卢斯用抽签的办法挑出一些人来斩首示众。
36、阿奎柳斯从阵地被敌人攻破的每个百人队中抽出三人斩首。
37、敌人把马尔库斯·安东尼的筑垒线焚毁时,他抽杀了驻守这些筑垒线的两个大队的十分之一的士兵,并惩处了每个大队的百人队长。除此而外,他还遣散了指挥官,使他们蒙受耻辱,对军团的其他人则改行大麦供应制。(公元前36年)
38、军团在没有得到指挥官允准的情况下劫掠了雷吉翁城,因而受到惩治:有四千人遭监禁和被处死。再者,元老院还发布公告,声称如有人埋葬死者或为其哀悼,则以违反军纪论处。 [ 注:当皮洛士在意大利南部时,雷吉翁的人民曾向罗马提出过要求支援,罗马为他们派去了一支四千人的部队。这支部队就在坎帕尼亚的拉丁殖民区中征集粮秣。公元前279年这些部队夺占了城镇,杀死或赶走了男人,占有了妇女和儿童。李维、瓦莱留斯·马克西穆斯、波利比乌斯、奥罗修斯对此事都有记叙。 ]
39、独裁官卢奇乌斯·帕皮留斯·库尔索尔要惩罚他的骑兵头领费边·鲁卢斯,因为抗命参加战斗,尽管这次战斗取得了胜利还是要砍他的头。无论士兵们尽了多大努力,提出多次请求,帕皮留斯始终不肯放弃要惩治鲁卢斯的决心。后来鲁卢斯逃到罗马去避难,实际上他仍在被追踪,即使鲁卢斯和他的父亲跪求帕皮留斯,元老院和民众联合起来提出他们的请求,鲁卢斯都未能摆脱掉被处死的威胁。(公元前325年)
40、曼柳斯(此人后来得了一个“专横者”的雅号)惩治了他的亲生子,当着军队的面砍了儿子的头,尽管儿子得胜而归,因为他去与敌人作战却是违反父亲的旨意的。 [ 注:这里所说的父亲提图斯·曼柳斯·托尔夸托是卢奇乌斯·曼柳斯之子。卢奇乌斯(即小曼柳斯的祖父)是公元前363年的独裁官,由于他待人严厉也曾有过“专横者”的绰号。 ] (公元前340年)
41、当军队准备为小曼柳斯去反叛他的父亲时,他说,为了他去破坏纪律是不值得的。他就这样说服他的同事让他去接受惩处。(公元前340年)
42、昆图斯·费边·马克西穆斯用砍掉右手的办法惩治违纪者。(公元前142–前140年)
43、当执政官盖犹斯·库里奥在都拉基乌姆附近跟达达尼人作战时 [ 注:据李维和欧特罗庇厄斯载,库里奥在这次战役时任总督。 ] ,他的五个军团中有一个军团反叛,他们拒绝执勤,并声称不再听从他令其去执行困难而危险的计划的轻率领导了。于是,库里奥将四个军团全副武装起来,命令他们一旦发生战事,便应各自持械占领自己的位置。然后,他又命令反叛的那个军团徒手挺进,并强使军团的成员光着身子去劳动,让他们在武装卫队的监督下割稻草。次日,在同样的情况下他又强迫他们光着身子去挖沟。不管这个军团如何恳求也无法使执政官更改他要撤掉他们的军旗、除去他们的名字的决心。最终他还是把这个军团的成员分散补充到其他军团去了。(公元前75年)
44、在昆图斯·福尔维乌斯和阿庇乌斯·克劳狄乌斯任执政官期间,坎尼之战后被元老院流放到西西里去的士兵请求执政官马尔切卢斯 [ 注:普卢塔克认为马尔切卢斯当时不是执政官,而是总督。 ] 率领他们去作战。马尔切卢斯同元老院协商,元老院表示他们不愿意把民众的幸福托付给那些已为事实证明不可信赖的人。不过,他们授权马尔切卢斯酌情处置,条件是不能减轻任何一个士兵的劳作,不能嘉奖和赠送礼品给他们,只要本土上还有迦太基人,也不准许他们返回意大利。(公元前212年)
45、前执政官马尔库斯·萨利纳托曾因在士兵中分配战利品不公受到民众控告。(公元前218年)
46、执政官昆图斯·佩蒂柳斯在作战时被利古里亚人杀害。元老院颁布决定称,执政官被杀害时所在的那个军团整个是一个“不合格”的军团,并决定扣发一年工资,缩减其薪饷。(公元前176年)
第二章 纪律的作用
1、内战时期,布鲁图和卡修斯的军队一起在马其顿行军。据传,布鲁图的队伍率先抵近一条河边,那里必须架一座桥。可是卡修斯的部队无论在架桥和实施渡河方面都赶在了前头。卡修斯的人就是靠的严格的纪律不仅在构筑工事方面,而且在总的作战方面都比布鲁图的队伍占上风。(公元前42年)
2、盖犹斯·马略有机会从两支军队中挑选一支归其统领,一支是卢蒂柳斯的队伍,另一支是梅特卢斯的队伍。虽然卢蒂柳斯的队伍人数较少,但纪律严明,马略还是选定了卢蒂柳斯的队伍。(公元前104年)
3、多米蒂乌斯·科尔布洛只有两个军团以及少量的辅助部队,但是因为他整肃了军纪,终于顶住了安息人的进犯。 [ 注:参见塔西佗:《编年史》第十三卷第8和第35节。 ]
4、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征服世界,击败过无计其数的敌军,他所依靠的还是他父亲腓力带出来的那支久惯于恪守纪律的四万人的队伍。 [ 注:李维、查士丁、普卢塔克对此均有记载,惟各家所举四万人的数字说法有异。 ] (公元前334年)
5、居鲁士在与波斯人作战时仅以一万四千名士兵克服了巨大的困境。 [ 注:参看本章之第7例。 ]
6、底比斯统帅伊巴密依达率领四千人的队伍(其中骑兵只有四百人)战胜了有二万四千名步兵和一千六百名骑兵组成的斯巴达军队。 [ 注:即留克特拉战役。狄奥多罗斯的《历史丛书》第十五章第52节和普卢塔克的《伯罗奔尼撒》第20节提供的数字不尽相同。 ] (公元前371年)
7、在居鲁士征战阿尔塔薛西斯的雇佣军中,一万四千名希腊人经过战斗击败了十万蛮夷。 [ 注:即库那克萨战役。见本书第二卷第三章第6例。 ]
8、就是这一万四千名希腊人,在征战中失去了他们的统帅之后,把率领他们撤退的重任托付给了他们当中的一个叫作色诺芬的雅典人,他们终于越过难以通行的异国之地平安地返回了家乡。 [ 注:参见色诺芬:《长征记》卷三第1章,第60–66页。 ]
9、薛西斯在德摩比利隘口被三百名斯巴达人搞得精疲力尽,但终于艰难地击溃了他们。他承认尽管他的人马众多,但真正严守纪律的却一个也没有,所以出了岔子。 [ 注:参见希罗多德的《历史》第七卷第210节。这个说法:“他们的人数虽多,可是其中顶事儿的人却是很少的。”是希罗多德的看法,而非薛西斯国王的经验谈。 ] (公元前480年)
第三章 自制
1、据传,马尔库斯·加图跟他的水手一样嗜酒。 [ 注:瓦莱留斯·马克西穆斯和普林尼都有同样的记述。 ]
2、当伊庇鲁斯的使者基尼阿斯把一大笔金银财宝赠予法布里齐乌斯时,后者拒收。他表示宁愿统制那些手里有金银财宝的人,而不愿把它们抓在自己手上。
3、阿蒂柳斯·雷古卢斯虽然身居高位,但生活十分清苦,只靠着一片小小的农庄养活他自己、妻子和孩子们,那片农庄由管家耕耘着。当获悉管家的死讯后,雷古卢斯向元老院提出辞呈,请他们委派别人来接替他的职位,因为这名仆人的死亡使他的家产受到损失,此时此刻他必须守在家里。 [ 注:瓦莱留斯·马克西穆斯、李维、塞内加、阿普列乌斯对此均有记叙。 ] (公元前255年)
4、格奈乌斯·西庇阿在西班牙赢得许多功绩之后战死了。死时他一贫如洗,甚至连替女儿们办嫁妆的钱也没有留下。元老院鉴于她们的确穷困决定由国家出资为她们置办嫁妆。
5、雅典人也是这样对待阿里斯泰德的女儿们的。他生前曾掌管过相当富足的国库,但他个人临死时一贫如洗。 [ 注:普卢塔克的《阿里斯泰德传》和内波斯的《阿里斯泰德传》都载有此事。 ] (公元前468年)
6、底比斯统帅伊巴密依达是一个十分克俭的人,他的行李只有一张席子和一杆烤肉用的铁扦,仅此而已。 [ 注:普卢塔克的《费边·马克西穆斯传》和内波斯的《伊巴密侬达传》都载有此事。 ] (公元前362年)
7、天未明,汉尼拔即起身,这已是他的习惯。他常常工作到深夜,从不休息。黄昏来临,只在此时,他邀他的友人来进餐;但在他的营帐中他为客人摆设的座位从不超过两张。
8、就是这位将领,当他在哈斯德鲁拔手下供职时,经常裹着一条普通的军毯席地而卧。 [ 注:7、8两例李维的《罗马史》第二十一卷第4节和西柳斯·伊塔利库斯的《布匿战记》第十二卷第559–560行有载。 ]
9、据传,埃米利阿努斯·西庇阿常常喜欢在行进间用餐,他常常同他的朋友们同走同吃。
10、对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也有类似的说法。 [ 注:此例可能系后来加进的。 ]
11、我们曾读到过,马西尼萨十九岁时就常常在中午时分在他的帐篷前站着或者踱着步用餐。 [ 注:波利比乌斯的《通史》第三十七卷第11–12节有载。 ]
12、为了庆贺马尼乌斯·库留斯击败萨宾人,元老院决意要赐予他比一般退役军人多得多的土地,但他以能得到普通军人所得到的土地为满足,并声称,谁要是和其他人所得相同而耿耿于怀,那他便是一个劣民了。 [ 注:瓦莱留斯·马克西穆斯、内波斯、普林尼、普鲁塔克都曾记叙过此事。 ]
13、象马尔库斯·斯考鲁斯统领的队伍那样全军上下都能做到秋毫无犯,那总是令人惊异的。在斯考鲁斯名下记有这样一则事迹,在军营构筑地区的一端发现有一棵挂满累累果实的树;后来,当部队撤离时,树上的果实仍完好无损。 [ 注:斯考鲁斯于公元前115年任执政官,他曾写过自传。瓦莱留斯·马克西穆斯的《善言懿行录》第四卷第四章第11节和塔西佗的《阿格里科拉传》都曾提到过此事。 ]
14、在凯撒·图密善·奥古斯都·日耳曼尼库斯赞许下由尤利乌斯·奇维利斯挑起的在高卢的一场战争中,有一座非常富庶的林贡斯人的城镇虽然已经投靠了奇维利斯,但他们还是非常担心,一旦凯撒的大军逼近过来,城镇将遭到洗劫。可出乎他们所料,居民们并未罹难,他们的财产丝毫未受损毁,他们终于归顺过来,并交给我方七万名士兵。(公元70年)
15、卢奇乌斯·穆米乌斯攻陷科林斯之后用雕塑和绘画不仅把意大利,而且也将各行省装饰得富丽堂皇。他本人并未借大量虏获物中饱私囊,来满足他女儿的迫切需要;是元老院用公费为她置办了嫁妆。 [ 注:西塞罗和普林尼对此都有记载。 ] (公元前146年)
第四章 正义性
1、当卡米卢斯围困法利希人时,有一个学校老师领着法利希人的孩子装作游玩出得城去,把孩子们交给卡米卢斯,并且说,只要把这些孩子扣作人质,这座城就会被迫执行卡米卢斯的命令。可是,卡米卢斯不仅十分厌恶这个老师的叛卖行径,而且将老师反背手捆绑起来,叫孩子们用树条赶着老师回去见他们的父母。就这样卡米卢斯以仁义赢得了胜利,对于通过欺诈手段取得的胜利他是瞧不起的。于是,法利希人深受这一正义之举所动,自愿归顺于他。 [ 注:瓦莱留斯·马克西穆斯、普卢塔克、波利艾努斯都曾记载过此事。 ] (公元前394年)
2、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的医生来找罗马统帅法布里齐乌斯,表示如果他的效劳能报之以相当丰厚的赏酬的话,他可以给皮洛士服毒药。法布里齐乌斯不屑用此等罪恶的手段去攫取胜利,向国王揭发了这个医生的阴谋,这一高尚的行为终使皮洛士下决心去博取罗马人的友谊。 [ 注:李维、西塞罗、普鲁塔克、瓦莱留斯·马克西穆斯和格柳斯都记叙过法布里齐乌斯揭穿这一阴谋的事,但谁都没有指明那个阴谋家的姓名。 ] (公元前279年)
第五章 坚定性
1、当格奈乌斯·庞培的士兵威胁要将为庆贺凯旋而带来的钱财私吞掉时,塞尔维柳斯和格劳奇亚劝说庞培在部队内部将钱财分发掉算了,以免发生暴乱。但是,庞培宣布他打算拒绝出席凯旋式,而且宁死也不甘屈从于他的士兵们的抗命。他言词激昂地指责士兵后,将用桂枝作成的权标 [ 注:这个词的音译即法西斯,古罗马长官权力的标志,是用红带捆绑的榆木或桦木棍棒,上面插着战斧的斧头。皇帝有12束,后来增至24束,独裁官为24束,执政官12束,大法官6束,副将5束,祭司1束。 ] 朝他们脸上扔去,让他们举着这些权标去抢劫。他通过这样的羞辱使他的部下清醒过来服从他的统领。 [ 注:普卢塔克和佐纳雷斯对此都有记载,但都未提及格劳奇亚与此有关。 ] (公元前79年)
2、在内战混乱时期发生过一起哗变。当群情达到鼎沸时,盖犹斯·凯撒砍了几个领头者的脑袋,接着把整个军团全都遣散了。后来,被他遣散的这些人又跑来请求他免除他们的耻辱。他把他们召了回来,而且把他们锻造成最好的士兵。 [ 注:关于凯撒处理普拉森夏兵变一事可参见阿庇安:《罗马史》(下)第十四卷第七章第47节,第140–141页。 ] (公元前49年)
3、前任执政官波斯图米乌斯要求他的部队英勇杀敌,士兵们问他将给他们下达怎样的命令,他说你们照我的样干就行。于是他高举战旗,率先向敌人冲去。他的士兵紧随其后,一举夺得胜利。
4、克劳迪乌斯·马尔切卢斯不慎遭遇上了高卢人的队伍。起初,他掉转马头绕了一圈,想察看一下地形以求寻觅一条逃生之路。但只见四周布满敌军,他祈祷神灵保佑,一头冲进敌阵中央。这一突如其来的莽撞使敌人惊呆了。他乘机斩杀了他们的主将 [ 注:指因苏布雷高卢人维里多马卢斯。 ] 。就这样他居然在原本只有一线逃生希望的地方赢得了“斯波利亚·奥皮马” [ 注:Spolia 0pim已成为“非凡成功、巨大荣誉”的代称,其直意为“古罗马将军单骑与敌将决斗所夺得的武器”。 ] 的荣誉。(公元前222年)
5、卢奇乌斯·保卢斯在坎尼损失他的军队之后,伦图卢斯送给他一匹马,让他逃走。但他不愿忍受这次败北带来的耻辱,虽然这次溃败并非因他之故而造成。 [ 注:参见阿庇安:《罗马史》(上)第七卷第三章第17–26节,第171–178页。 ] 他一直坐在受伤后靠在那里的一块石头上,直到敌人围上来将他击毙。(公元前216年)
6、保卢斯的同事瓦罗在这次惨败之后表现出更大的决心要继续活下去,元老院和人民都感谢他,他们说“因为他对共和国没有丧失信心”。随后的事实也证明他的劫后余生并非因为贪生,而是出于对国家的热爱。从此他蓄发留须,不修边幅,进食时从不侧卧。他拒绝人民委以他的各种高位,他说,国家需要比他更能创造幸福的官长。 [ 注:对此李维和瓦莱留斯·马克西穆斯都有记叙。 ]
7、罗马人在坎尼大败,森普罗尼乌斯·图迪塔努斯和格奈乌斯·屋大维两位军事保民官被围困在一座较小的军营里 [ 注:当罗马人抵达坎尼后扎下了两座营帐,大的一个在奥菲杜斯河东北一侧,小的一个在西南一侧。根据普利比乌斯的《通史》记载,两营相距不到一里半路。会战开战之前,汉尼拔把他的军营从河东迁到了河西。 ] ,两人劝说他们的战友操起刀剑,跟随他们冲出敌人的包围,声称即使谁都没有胆量去冲,他们也已下定决心这么干。尽管从犹豫不决的人群中只找到十二名骑士和五十名步兵愿意跟随他们,他们还是未受损伤地抵达了卡努西翁。 [ 注:李维提供的从较小地营地逃出来的人数是六百人;阿庇安说从大的营地逃出来的人数有一万人。 ] 。(公元前216年)
8、盖犹斯·丰泰留斯·克拉苏在西班牙时曾派出三千人的征粮队,被哈斯德鲁拔围在一处不利的地形上。他把他的计划仅仅透露给了最高等级的百人队长们。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时候,他们穿越过敌人的警戒线。 [ 注:本例与本书第一卷第五章第12例同。 ]
9、执政官科尔内柳斯在萨谟奈战争中有一次突然在一片不利的地形上遭遇上敌人。普布柳斯·德奇乌斯力劝科尔内柳斯派出一支小部队去抢占附近的一个高地,并自告奋勇担任这支小部队的头领。如是,被吸引到另一方向去的敌人误将执政官放走了,德奇乌斯却被死死围困住了。不过,他还是通过夜间突围摆脱了险境,他和他的人毫无损伤地得救,并与执政官会师了。 [ 注:本例与本书第一卷第五章第14例同。 ] (公元前343年)
10、有一个人在执政官阿蒂留斯·卡拉蒂努斯的统率下也曾做出过同样的功绩。他的名字有许多叫法:有人叫他拉贝柳斯,有人叫他昆图斯·凯迪奇乌斯,可大多数人叫他卡尔普纽斯·弗拉马。此人看到部队已经进入谷地,而这谷地的各个出口以及周围的制高点均已被敌人占领,他请求并从执政官那里得到三百名士兵。他勉励他们要以自己的英勇顽强去救援部队,一语未了他便冲进谷地去了。敌人从四面八方压过来,正想一举将他和他的追随者粉碎殆尽,但他们以长时间的顽强的战斗牵制住敌军,从而使执政官赢得机会救出他的军队。 [ 注:本例与本书第一卷第五章第15例同。 ] (公元前258年)
11、盖犹斯·凯撒将与日耳曼人及其国王阿廖维斯图斯一战,可他的部下斗志消沉。他把士兵们召集到一起,当众宣布,到那一天他将委派第十军团单独去作战。他用这个办法激励第十军团的士兵,使他们因受到非凡的英雄气概的褒奖而振奋起来。而其余的军团会想到骁勇善战的美名已为他人所得而深感耻辱。 [ 注:本例与本书第一卷第十一章第3例同。 ] (公元前58年)
12、有一个斯巴达的贵族听到腓力声称,如果他们的城邦不向他投降,他就要使这座城邦失去许多东西时说道:“他能够使我们失去为捍卫祖国而殉难的决心吗?” [ 注:西塞罗的《图斯库卢姆谈话录》和瓦莱留斯·马克西穆斯的《善言懿行录》曾载有此事。 ]
13、有人告诉斯巴达人莱奥尼达斯说,波斯人将用无计其数的箭矢将天空遮住,莱奥尼达斯答道:“好呀,那就让我们在一片漆黑中战斗吧。” [ 注:西塞罗的《图斯库卢姆谈话录》和瓦莱留斯·马克西穆斯的《善言懿行录》曾载有此事。 ]
14、有一次,市行政长官 [ 注:古罗马的司法官。当执政官不在罗马时,他行使广泛的行政权力。 ] 盖犹斯·埃柳斯正审理一桩案子,一只啄木鸟停落到他头上。几个占卜者在一起议论,结论是:如果把那只啄木鸟放生,胜利将为敌人所得;要是把它杀掉,罗马人民会得胜,但盖犹斯·埃柳斯和他一家准定遭殃。埃柳斯毅然把啄木鸟杀了。我们的军队终于得胜了,可埃柳斯本人连同他的家族的十四名成员都在战斗中阵亡了。有些权威人士认为这里提及的那个人不是盖犹斯·埃柳斯,而是某一个拉埃柳斯,阵亡的不是埃利家族的人,而是拉埃家族的人。 [ 注:据瓦莱留斯·马克西穆斯所载,埃利一家在坎尼之战中死了17个成员。这一例的最后一段恐系后人所加。 ]
15、有两个叫普布柳斯·德奇乌斯的罗马人,先是父亲,后是儿子,当他们在位期间决心为拯救祖国而献身。他们策马扬鞭,冲进敌阵,为自己的国家赢得了胜利。 [ 注:瓦莱留斯·马克西穆斯、西塞罗和李维都记载过此事。 ]
16、普布柳斯·克拉苏在亚细亚与阿里斯托尼库斯交战时,在埃拉亚和米里那之间落入敌手,被生擒活捉。因耻于作为罗马执政官被俘,他用那根赶马的鞭子把擒住他的那个色雷斯人的眼珠子抠了出来。色雷斯人痛得直跺脚,在狂怒中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克拉苏就这样实现了所望,免遭奴役的耻辱。 [ 注:克拉苏死前是总督。关于此事瓦莱留斯·马克西穆斯、弗洛鲁斯、奥罗修斯都有记载。 ] (公元前103年)
17、监察官加图之子马尔库斯在一次战斗中因坐骑绊倒而落马。加图从地上爬起来,发现他的宝刀已从鞘里失落,惟恐因此蒙受耻辱,他又重新冲进敌阵。虽然身上多处负伤,终于夺回宝刀,回到自己的队伍里。 [ 注:此事发生在彼得那之役中,瓦莱留斯·马克西穆斯和查士丁对此有记载。 ] (公元前168年)
18、迦太基人包围了佩蒂利亚。佩蒂利亚人因食物短缺先将小孩和老人送出城外。他们自己则把兽皮用水浸泡,再用火烤干借以充饥,还吃树叶,吃各种野兽,顶住围困达十一个月之久。 [ 注:参见阿庇安:《罗马史》(上)第七卷第五章第29节,第180页。 ] (公元前216年)
19、被围困在康萨布拉的西班牙人也遭受到同样的苦难,但他们的市镇并未向伊尔图莱乌斯屈服。(公元前79–前75年)
20、据传,遭汉尼拔包围的卡西利尼人忍受着极度的饥饿,以至一只老鼠竟能卖到二百第纳流斯 [ 注:约合6英镑15先令。 ] ;不过卖掉老鼠的人饿死了,而买到老鼠的人竟然活了下来。不管怎么说,他们还是坚定地保持了对罗马的忠诚。 [ 注:瓦莱留斯·马克西穆斯、普林尼、李维对此都有记载。 ] (公元前216年)
21、米特拉达悌包围了库齐库斯,他把从这座城里俘虏的人推到前头,以示对被包围者的威吓,他满以为如是便可以勾起城里人对他们的亲人的怜悯,以强迫他们投降。不料城里人却勉励俘虏们以大无畏的气概去迎接死亡,他们坚贞不屈地保持了对罗马的忠诚。 [ 注:参见阿庇安:《罗马史》(上)第十二卷第十一章第73节,第480–481页。 ] (公元前74年)
22、当比里亚托答应把塞哥维亚人的妻子和儿子送回去时,塞哥维亚人宁肯看到他们的亲人作为人质遭杀害,也不愿背叛罗马。(公元前147–前139年)
23、努曼蒂亚人宁肯紧闭大门饿死在家中也不愿屈膝投降。 [ 注:李维、瓦莱留斯·马克西穆斯、塞内加对此都作过记叙。 ] (公元前133年)
第六章 善意与机巧
1、昆图斯·费边 [ 注:指谨慎者昆图斯·费边·马克西穆斯。 ] 的儿子敦促他以牺牲少数人为代价去夺占有利的地位,昆图斯·费边问道:“那么你是否愿意被列入这少数人之中呢?” [ 注:西柳斯·伊塔利库斯的《布匿战记》第七卷第539行提到此事;普卢塔克在《凯奇柳斯·梅特卢斯传》中也曾记叙过梅特卢斯的类似情节。 ]
2、有一次,色诺芬骑在马上向步兵们下达命令,要他们去占领一块高地。忽然他听到有个士兵 [ 注:此人是西锡安人,叫索特里达斯。 ] 在叨咕,说是他倒轻松,骑在马背上要人家去干这么艰难的差使。于是,色诺芬跳下马来,把那个人从队伍里拉出来,让他骑上马背。他自己则和大家一起忽匆匆地步行着朝他指令的那块高地冲去。那个士兵再也忍受不住这幅景象下的窘态了,在同伴们的一片嘲笑声中他自己从马背上爬了下来。大家好不容易劝说色诺芬重新跨上他的坐骑,好让他保持承担将帅重任所必须的精力。 [ 注:参见色诺芬:《长征记》,第82页。 ] (公元前401年)
3、冬天,亚历山大率领大军在行进,他走在队伍头里。他在一堆篝火旁坐下,开始察看部队通过。当发现有一名士兵快要冻僵时,便吩咐那名士兵坐到他坐的地方来,并且对他说:“你要是生在波斯,你坐到国王的位子上去,那你就一准要犯下死罪,可你是生在马其顿,这可就是你的特殊荣誉了。” [ 注:瓦莱留斯·马克西穆斯和库尔蒂乌斯都记叙过此事。 ]
4、神圣的韦斯巴芗·奥古斯都获悉有一个出身名门、不适宜于军职的子弟因处境拮据而十分地落魄沮丧,韦斯巴芗还原了他的财产和门第资格 [ 注:古罗马为确定税额要定期进行财产估价,并据此确定享受各种权利的资格。 ] ,并作出了使他光荣退役的安排。
第七章 其他
1、盖犹斯·凯撒常常说他对待敌人所采取的也就是大多数医生对待人身上的疾病所使用的同样的办法。这就是说用饥饿而不是用刀枪去征服对手。 [ 注:参见阿庇安:《罗马史》(上)第六卷第十四章第87节,第145页,但那里用医生作比喻的不是凯撒,而是西庇阿。 ]
2、多米蒂乌斯·科尔布洛常说,用以击败敌人的武器是镐。
3、卢奇乌斯·保卢斯常说,一个将帅在品格上应当具有长者的风度,他的意思是说处事须深谋稳健。
4、有人说,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参加战斗的机会太少,他公然答复道:“我母亲生我下来就是当将帅,而不是当士兵的。”
5、有个条顿人向盖犹斯·马略挑战,要他走到前边来,马略回答他说,如果你想找死,我可以用一根绳子结果你。可那人固执己见,于是马略推出一个相当委琐、几乎濒于命的角斗士,并对那条顿人说,要是你能先打赢这名角斗士,那我再亲自跟你较量。
6、昆图斯·塞多留从实践中得知,他是决比不上整个罗马大军的。为了使鲁莽求战的异邦人也能懂得这一点,他当着他们的面牵来两匹马:一匹强壮,一匹赢弱。然后,他又叫出两个相应体质的年青人:一个壮实,一个瘦小。他下令让那个壮实的小伙子拔下那匹弱马的整条尾巴,而让那个瘦小的小伙子把那匹壮马的尾巴一根毛一根毛地拔下来。当瘦小的小伙子完成他的任务时,那个身强力壮的汉子却仍然没有把那匹瘦马的尾巴拔下来。于是,塞多留告诉大家,“通过这个实例,我想向你们,我的士兵们说明罗马大军的禀性。谁要是把罗马大军当作一个整体去打,那他们是不可战胜的;可谁要是能各个地去攻击他们,那这支军队就会被分割,被打垮”。 [ 注:本例与本书第一卷第十章第1例同。 ] (公元前80–前72年)
7、执政官瓦莱留斯·拉埃维努斯在他的军营里抓获一名奸细。为了表明对自己的队伍充分信赖,他下令带领此人到各处转转,并声言,为了震慑敌人,他的军队对敌人的奸细实行开放,只要他们认为方便,尽管前来窥探无妨。 [ 注:参见阿庇安:《罗马史》(上)第八卷第七章第39节,第230页,不过那里演出“捉放曹”的也是西庇阿,而不是瓦莱留斯·拉埃维里努斯,而且捉到的不是一名奸细,而是三名暗探。 ] (公元前280年)
8、高级百人队长凯迪奇乌斯代理着日耳曼地方作战指挥官的职务。在瓦鲁斯失利 [ 注:指公元九年瓦鲁斯在条顿堡林山被阿米尼乌斯战败。 ] 之后,当我们的队伍遭蛮夷围困时,他担心蛮夷们会把他们存放在那里的木材搬运到营垒附近来放火烧他的军营。于是,他假装急需燃料,派人到各处去窃取。如是,他就使日耳曼人把所有的木料全都收藏了起来。 [ 注:韦利奥斯的《罗马史》第二卷第120节载有此事。 ]
9、格奈乌斯·西庇阿在一次海战中往敌人的舰船上扔装满沥青和树脂的罐子。当这些罐子掉落下来时,由罐子本身的重量遭致的杀伤,以及从罐子里飞散出来的易燃物引起的大火,造成敌人的重大伤亡。
10、汉尼拔指点安条克国王把装满毒蛇的罐子朝敌船上扔过去。这样,水手们会因慑于这些毒蛇而无心恋战,也就无法再履行他们的航行任务了。 [ 注:内波斯的《汉尼拔传》认为汉尼拔是向比希尼亚国王普鲁夏斯建议采用这一手段的。 ]
11、普鲁夏斯也曾这么干过,当时他的舰队眼看着要支持不住了。 [ 注:此例也许是后人添加的。 ]
12、马尔库斯·波尔奇乌斯·加图跃上敌船,把迦太基人全都赶下船去,随之又将武器和各种标识分发给自己的部下,他利用对方的装备和用具骗过敌人,凿沉了好几艘敌船。
13、雅典人常常受到斯巴达人侵袭。有一次,当雅典人在城外为纪念密涅瓦而欢度节日时,他们故意装出一副虔诚的礼拜者的模样,而把武器藏在衣襟里面。当纪念活动结束时,他们并没有马上返回雅典,而是立即迅速地向斯巴达挺进,那时他们似乎已无所畏惧,使劲地蹂躏土地,可这以前他们自己往往是敌人劫掠的对象。
14、卡修斯一把火烧着了几艘已经毫无用处的货船,随即顺着风势把它们朝敌人的舰队开去,就这样他用火攻消灭了敌人。 [ 注:凯撒的《内战记》第三卷第101节载有此事。 ] (公元前48年)
15、马尔库斯·李维乌斯把哈斯德鲁拔打败了。有人劝他对敌实施追击,以求全歼,他回答道:“还是留下一些活着的人,让他们把我们得胜的消息传过去吧!”(公元前207年)
16、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常说,穷寇不但不可追杀,且应为之开辟一条生路。 [ 注:参见韦格蒂乌斯的《兵法简述》第三卷第21节,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135–136页。 ]
17、雅典人帕凯斯曾经答应保全敌人的性命,条件是他们要交出铁器。当他们全都表示愿意遵行这些条件时,他下令把所有的人全杀了,因为他们的斗篷上都佩有铁制的胸针。 [ 注:修昔底德和波利艾努斯还曾举出过帕凯斯耍阴谋搞恐怖的别的例子,参见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203–204页。 ] (公元前427年)
18、哈斯德鲁拔侵入努米底亚的领土,企图征服他们。努米底亚人严阵以待,决心击退来犯之敌。于是哈斯德鲁拔声称,他此行是为猎象而来。努米底亚是个盛产大象的地方。当地人提出想要取得猎象的许可,必须支付费用。哈斯德鲁拔答应付钱。他用这种假象迷惑他们,使他们失去警觉之后,便发起攻击,并终将努米底亚人置于他的权势之下。
19、斯巴达人阿尔凯塔斯为了便于出其不意地攻击底比斯人的军需供应船队,把他的兵船先都藏在一个隐蔽的地方,并作好准备。同时,他还用一只大帆船轮流地训练他的桨手,给人的印象是他就只有这么一条船。然后,有一次,当底比斯人的船只航行经过时,他驶出他所有的船只去攻击他们,就这样把他们的供应船都截获了下来。 [ 注:凯撒的《内战记》第三卷第24节记载有安东尼也使用过类似计谋的例子。 ] (公元前377年)
20、托勒密只有一支小部队与佩尔狄卡斯强大的军队抗争。他让一些骑手把所有的牲畜全都赶了出来,在它们的尾部系上树枝,在地上来回拖曳。他自己则率领他所仅有的部队在头里冲杀。结果,牲畜掀起的尘土造成了他们后面有一支大部队开过来的假象,这一意念使敌人惶恐起来,终而遭致失败。 [ 注:此例情节与本书第二卷第四章第1例类似。 ] (公元前321年)
21、雅典人迈隆尼德斯在准备与拥有强大骑兵的底比斯人在一片开阔地上作战时告诫他的部队说,如果他们能在原地坚持住,那他们还有得救的希望;一旦支持不住,那他们准亡无疑。他用这个办法激励他的部下,并终于赢得了胜利。 [ 注:波利艾努斯的《战略论》第一卷第三十五章第2节载有此事。 ] (公元前457年)
22、盖犹斯·皮纳留斯曾任西西里恩纳守备部队的司令官。恩纳的地方长官向他索要由他掌管的城门钥匙,他怀疑他们准备投靠迦太基人,于是提出给他一夜时间容他好生思量思量。他给他的士兵们剖析希腊人的谋反行为,同时指示他们作好准备,第二天等他的信号。天刚破晓,当着他的部队的面,他向恩纳的民众宣布,如果城内的居民都赞同的话,他将交出钥匙。当大多数居民都聚集到剧院来解决这个问题时,许多人显然出于反叛的目的,提出了要他交出钥匙的要求,皮纳留斯向他的士兵发出信号,把恩纳的市民全都杀戮了。 [ 注:李维的《罗马史》第二十四卷第37–39节,波利艾努斯的《战略论》第八卷第21节载有此事。 ] (公元前214年)
23、雅典将军伊菲克拉特斯照敌军的样式将自己的舰队装备起来,并驶向他对其民族持怀疑态度的某座城镇。由于未受到热情的欢迎,他便指责他们图谋叛逆,并劫掠了这座城镇。 [ 注:波利艾努斯的《战略论》第三卷第九章第58例载有此事。 ] (公元前390–前389年)
24、提比略·格拉古宣告,他将给奴隶志愿兵中表现英勇的人以自由,但对懦夫则将处以死刑。有那么四千名作战懒散的人惧怕受到惩处,都集结到一个筑有工事的小山包上去。格拉古派人去告知他们,据他看来,整个奴隶志愿兵队伍在夺得的胜利中都有一份功劳,因为是他们把敌人打败了。他以所表达的信任冰释了他们的重重忧虑,并把他们召了回来。 [ 注:李维的《罗马史》第二十四卷第14–16节载有此事。 ] (公元前214年)
25、特拉西梅诺湖之战罗马人大败。战后汉尼拔按照他所缔结的条款可以得到六千名敌军士兵归其统制,但他宽厚地应允“拉丁族姓” [ 注:据英译者称这“拉丁族姓”即“拉丁同盟”之意。 ] 的人员可以返回他们的村镇,声称他之所以进行这场战争,为的是使意大利获得解放。结果,由于这些人的协助,他纳降了好几个部落。 [ 注:李维的《罗马史》第二十二卷第6、7、13节;波利比乌斯的《通史》第三卷第77、84–85节载有此事。 ] (公元前217年)
26、我方舰队司令官克里斯皮努斯包围了洛克里时,马戈就朝罗马兵营里散布谣言,说汉尼拔把马尔切卢斯杀了,而且正前来解洛克里之围。接着他又秘密地派出骑兵,命令他们在人们能够看得到的山头上活动。他用这样的办法致使克里斯皮努斯深信汉尼拔已近在咫尺,因而尽快登船逃跑了。 [ 注:李维的《罗马史》第二十七卷第28节载有此事。 ] (公元前208年)
27、西庇阿·埃米利阿努斯在努曼蒂亚之战中不仅把弓箭手和投掷手配属给步兵大队,而且也配属给百人队。 [ 注:韦格蒂乌斯在其《兵法简述》第一卷第15节中记述了弓箭手和标枪投掷手在罗马各次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事例,并强调指出训练弓箭手的必要性,见该书第51–52页。 ] (公元前133年)
28、帖撒利人说服底比斯人佩洛皮达逃走,他在河上匆匆地架起一座便桥,过了那河。他命令他的后卫部队放火烧毁这座桥,免得它成为尾随其后的敌人渡过这条河的便利条件。(公元前369–前364年)
29、罗马人在作战时根本不是坎帕尼亚骑兵的对手。总督福尔维乌斯·弗拉库斯军中的一名百人队长昆图斯·奈维乌斯想出一条计策:从全军中挑选出若干名飞毛腿,给他们装备好盾、头盔和剑,每人再配以七杆约四尺长的矛;把这些人配属给骑手们,下令让他们贴近墙跟,然后在那里埋伏下来。当我骑兵退却时,就混到敌方的骑兵中间杀将开来。这样一来,坎帕尼亚人遭到惨败,尤其是他们的马匹损失更大。由此而在敌方的队伍中引起混乱,我军也就不难取胜了。 [ 注:李维的《罗马史》第二十六卷第4节,瓦莱留斯·马克西穆斯的《善言懿行录》第二卷第三章第3节载有此事。 ] (公元前211年)
30、普布柳斯·西庇阿在吕底亚观察到,夜以继日的大雨把安条克的军队弄得疲惫不堪,进而他又发觉,不只是人和马已经精疲力竭,而且连弓也因为弦浸湿而无法使用。于是他劝说他的兄弟次日即开始会战,尽管那是一个神圣的宗教献祭日。这一计划得到采纳,因而赢得了胜利。 [ 注:李维的《罗马史》第三十七卷第37、39节,弗洛鲁斯的《罗马简史》第二卷第八章第17节载有此事。 ] (公元前190年)
31、当加图正在劫掠西班牙之际,同罗马结盟的部族伊莱尔杰特人的使者前来向他求援。加图既不能拒绝对他的盟友的支援,又不愿因分兵而削弱他自己的实力。他下令三分之一的兵士准备好口粮,上船出航,同时又密告他们以中途遇逆风为由返航。有关他前去支援的消息早已散播出去,于是伊莱尔杰特人士气大振,而敌人的计划则陷于破产。 [ 注:李维的《罗马史》第三十四卷第11–13节载有此事。 ] (公元前195年)
32、庞培的队伍里有一支很大的罗马骑兵部队,这支部队极善使用武器;致盖犹斯·凯撒的士兵蒙受重大伤亡。凯撒下令他的部队用他们的刀剑直刺敌人的脸和眼睛。他以此法迫使敌人掉转脸去,逼敌退却。 [ 注:普卢塔克的《凯撒传》和《庞培传》以及波利艾努斯的《战略论》第八卷第二十三章第25节均载有此事。 ] (公元前48年)
33、佛克赛人在一次激战中遭到森普罗尼乌斯·格拉古的追逼,处境艰险。他们用大车围了一个大圈,把主力围住。车上载满穿着女人衣服的最勇敢的战士。森普罗尼乌斯放大胆子朝敌人冲杀过去,因为他思忖着他面对的只是一群妇女,不料那些大车里的人跃起向他袭来,致使他只得转身溃逃而去。(公元前179–前178年)
34、卡地亚的欧迈尼斯是亚历山大的继承人之一。当他被困在某个要塞时,无法训练他的马匹。于是他每天在固定的几个小时内把那些马匹吊起来,让马用后腿支住身子,两条前腿则悬在空中,然后移动马的后腿,直到满身淌汗,通过这样的锻炼来恢复马的原生英姿。 [ 注:内波斯的《欧迈尼斯传》第5节、普卢塔克的《欧迈尼斯传》第11节和狄奥多罗斯的《历史丛书》第十八卷第42节均载有此事。 ] (公元前320年)
35、蛮夷们答应为马尔库斯.加图当行军向导,也答应充当他的增援部队,条件是要付给他们一大笔钱。加图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因为如果他们得胜,加图可以从敌人的战利品中支付这笔酬金,而一旦他们遭到杀戮,也就免除了他许下的诺言。 [ 注:普卢塔克的《马尔库斯·加图传》第10节有载。 ] (公元前195年)
36、有一位名叫斯塔蒂柳斯的闻名遐迩的骑手表示有意去投敌。昆图斯·马克西穆斯吩咐在自己的住处召见他。统领承认由于同事们的嫉忌心理致使他至今尚不晓斯塔蒂柳斯的赫赫战功,并向他表示深深的歉意,随后,他又赠送给这位骑士一匹坐骑,还赐予他许多金银。这样他便做到了使那个应召前来时因自觉负罪而心里惴惴不安的人离去时充满喜悦,他赢得了一名忠诚而勇敢的骑士。 [ 注:普卢塔克的《费边传》第20节载有此事;另此例与本书第三卷第十六章第1例类似。 ]
37、腓力听说有一个叫皮提阿斯的杰出的勇士因家境太贫穷,无力扶养三个女儿,且又得不到国王的帮助,因而要离去。有人向腓力进言,务必加强防备,留意此人。腓力答道:“否!如果我的身体的某个部分得了病,我能把它割下来,而不去求医治疗吗?”遂即悄悄把皮提阿斯请来,跟他单独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当确知他家里境况实在艰难时,便资助了他一些钱财。如是,腓力便赢得了一名优秀的、比之想离去之前更加忠心耿耿的心腹。
38、提图斯·昆克蒂乌斯·克里斯皮努斯在一次与迦太基人的会战中失去了他的同事马尔切卢斯。这次战斗他打败了。当他得知汉尼拔抢走了殉难英雄的印章戒指以后,立即修书一封发往意大利各自治城邦,告知居民们千万不要再相信用马尔切卢斯的戒指印章封缄送去的信件。这一告示的结果使汉尼拔袭击萨拉皮亚和其他城邦的险恶居心付诸东流了。 [ 注:参见阿庇安:《罗马史》(上)第七卷第八章第50–51节,第195–196页。 ] (公元前208年)
39、坎尼之战失败以后,罗马人犹若惊弓之鸟。大多数残存下来的人都想离开意大利,包括那些出身名门的贵族也表示赞同出走。普布柳斯·西庇阿当时还相当年轻,他就在那个进行过一场辩论的地方激动万分地宣布:谁要是拒绝立下誓约,他就要亲手将其杀死,并宣布他本人无意离弃共和国出走。接着他率先立下誓约,拔出他的宝剑,威胁站在他身旁的人:要是不立下誓约,就把他杀死。此人出于畏惧被迫立下忠节誓约;余者皆效法此人作为。 [ 注:李维的《罗马史》第二十二卷第53节、瓦莱留斯·马克西穆斯的《善言懿行录》第五卷第六章第7节和西柳斯·伊塔利库斯的《布匿战记》第十卷第426行均载有此事。 ] (公元前216年)
40、有一次,沃尔斯奇人把他们的营帐扎在灌木丛和森林近侧。卡米卢斯把火种扔到每一件易燃的东西上,一经起火,火势迅即蔓延到整个壁垒。如是,他使敌人失去了他们的营帐。 [ 注:李维的《罗马史》第六卷第二章第9–11节和普卢塔克的《卡米卢斯传》第34节有记载。 ] (公元前389年)
41、普布柳斯·克拉苏和他的整个部队一起,在同盟者战争中主要地也是被对方用这种办法打败的。 [ 注:据阿庇安的《内战记》第二卷第41节载,马尔库斯·兰波尼乌斯杀死了克拉苏的部下约八百人,把其余的人都赶到格罗门托去了。 ] (公元前90年)
42、昆图斯·梅特卢斯要撤走在西班牙的军营了。他希望他的士兵们保持队伍严整。他宣布他已发现前方有敌人的伏兵,因而要大家不得远离军旗的位置,也不要混乱自己的队伍。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旨意在于加强纪律。不料,中途真的遇上了伏兵。他觉察到他的士兵竟毫无惧色,因为他已经使大家作好了战斗准备。(公元前143–前14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