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条” 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用支持袁世凯称帝这一点作为交换条件,在一九一五年一月十八日,跟袁世凯提出的为了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秘密条款。而 中日“二十一条”不但涉及了中日两国,也有英国的身影。
一九一四年八月,一战刚爆发没多久英国便对德国宣战了,而跟英国已经建立同盟关系的日本十分想趁着一战的发生夺取一些利益。便跟英国表示希望可以去攻打驻扎在中国山东的德军,英国也并不是想不到日本的意图是什么,但是因为自身在远东地区的实力有限,没有办法去攻打,所以只能够通过更近的日本去消灭远在中国的德军。按理来说日军在将德军清出中国以后所谓的对德作战已经结束了,但是日军还是不肯退兵回国,而是恬不知耻地将山东占领了。显而易见的是,日本帝国主义就是把对德作战当作一个借口,最终的目的就是想要从德国的手中将中国的胶州湾还有山东全省的控制,甚至是图谋更加庞大的全中国。
这时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是袁世凯政府,他们除了做一些表面文章,搞些什么书面抗议还有进行所谓的“交涉”之外,并没有使用武力去反抗日本的侵略行为。更是在一九一五年一月八日,日本驻华公使越过了中国外交部,直接向袁世凯拿出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还表示袁世凯政府一定要“绝对保密,尽速答复”,就是为了趁着西方还处于混战当中,没时间来管这边,想要尽快侵占全中国。
“二十一条”里的内容主要有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要求中国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原先在山东的所有权益,并且不能将山东让与或租给他国;第二个部分是跟南满内蒙古东部相关,日本要求中国承认他们在南满以及内蒙古东部的特殊权利;第三个部分是要求将汉冶萍公司变成中日合办;第四个部分是要求所有中国沿海港湾以及岛屿等都不能租借或者转让给他国;第五个部分是要控制中国的政治、财政、军事以及警察这些方面。可以说的是,要是这五个方面真的依照日本的要求来实行的话,中国就已经变成完完全全的日本的殖民地了。
日本在攻打处于中国山东的德军的时候曾经跟英国表示他们会在将德军击败以后便会撤兵回国,中国的领土主权以及权益不会受到损害。但事实就是日本还是违背了此前的说法,这也使得英国感到不满。而另一边中国政府也在寻找办法解决问题。
一月十八日,袁世凯将外交次长等一些高级官员召集起来一起开会,商议了如何跟日本进行外交,一边跟日本周旋,为中国政府争取更多的时间进行相应的准备,另一边则是暗地里悄悄地把“二十一条”相关的内容透露出去,尤其是英美那些国家,引来他们对日本做法的干涉。
日本确实不可能完全瞒着英国搞一个“二十一条”出来,不过,日本还是动了一些小心思的,跟英国看的内容并不是完全的,涉及到的异常严重的要求并没有被英国看见。一月二十九日,跟俄国驻华公使进行交流的时候,中国的新任外交总长陆征祥婉转地表示了日本政府的无理要求。而对于中国的模糊的表达让俄国觉得不明白,于是便去询问与日本同盟的英国,而英国也就亲自向日本询问具体的事情。在这同时美国那边也从顾维钧口中得知“二十一条”的具体情况,于是便也向英国询问知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在一番调查以后,英国那边知晓了“二十一条”的全部内容。
虽然说英国跟日本两国是一个盟友的关系,不过日本真要在远东地区一家独大的话必然会影响到英国在远东建立的经济金融体系还有利益来源,此时若是不加干涉的话必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
除了英国,美国则直接向日本发出一份有二十六页之多的备忘录,明确要求日本不要再有过分的要求,要求他们在中国的利益要“均等”。日本面对其他国家的打压当然想更快地完成跟中国的谈判,不过,在中国的周旋之下,从二月二日开始,谈判到四月二十六日,耗费了八十四天的时间,其中进行了二十五次的谈判。最终,中国政府表示宁愿跟日本开打,也不会同意谈判内容。
最后,种种原因之下,英国向日本政府施加了压力,在经过各方的协商妥协之后,在一九一五年五月九日,中国政府出于和平稳定的考量,同意了“民四条约”,这份条约是基于二十一条上除了第五条之外的内容。
一整个的谈判下来都体现了中国的智慧,以不变应万变,并且借力打力,击破敌人的阴谋。在谈判的过程当中,中国毕竟是处于一个劣势,明显不是日本的对手,不过还是凭借着出色的外交技能,最大程度地为自己争取了最好的结果,虽然说这在当时的有识之士以及现在的我们来看是多么的悲哀。而二十一条的出现也更加激发了中国任命的反日情绪,也进一步看见了资本主义的丑恶嘴脸,更加明确要使用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各国军力和装备数据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