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是长江三峡西陵峡右岸(今宜昌市夷陵区境内)的一个小村庄,石牌方圆七十里,上有三斗坪,六战区前进指挥部、江防军总部等均设在这里,乃当时的军事重镇。并且日军若是想要进攻重庆就得要打通长江,而打通长江就首先需要占领石牌。如此,石牌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这是保卫陪都重庆的最后一道防线。
日军是两线作战,当时太平洋战场的局势日益严峻,迫切的想要尽早结束久拖不决的中国战场,以便将所有兵力集中到太平洋战场。
1943年鄂西会战打响后没几天,日军第三十九师团及其配属部队的一万余人,由北岸古老背向江南我江防军正面强渡,企图打开石牌天险。
蒋介石在石牌保卫战即将开始之时,指示陈诚:“石牌要塞应指定一师死守。”陈诚更是知晓死守石牌的重要性,便将重任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嫡系部队18军11师。
面对日军的强势进犯,国军的海军早已在石牌的险要地区设置安装了十多座炮台,并且还将军舰上面炮舰拆下来装上去,对此还配备了漂雷队、烟幕队以及百余名海军官兵,他们的任务就是封锁南津关以上的长江江面,并且跟陆军一起死守石牌。而且,为了防止日军顺江而上,国军想办法封堵江面,把他们剩余的军舰全都自沉。这也就使得国军海军基本上可以说是全军覆没了。
五月二十六号蒋介石发来电令:“石牌乃中国之斯大林格勒,离此一步,便无死所。”陈诚打电话询问胡琏:“守住要塞有无把握?”胡琏只回了一句:“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
胡琏还给家人留下遗书:“十余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至深。兹留金表一只,自来水笔一支,日记本一册,聊作纪念。接读此信,勿悲亦勿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匆匆谨祝珍重。”
在一九四三年五月二十七号正午时分,胡琏沐浴更衣,身穿崭新的军服,率领师部全体登上凤凰山巅,跪拜苍天,琅琅誓曰:“陆军第十一师师长胡琏,谨以至诚昭告山川神灵:我今率堂堂之师,保卫我祖宗坚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顺,鬼伏神饮,决心至坚,誓死不渝。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须严辨,春秋存义。生为军人,死为军魂,后人视今,亦尤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今贼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然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此誓。大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正午。”
五月二十八号,石牌保卫战正式打响,日军调动武汉会战主力第十一军和第3、第13、第39师团,共10万人,海陆空一起进攻石牌。双方激战三天,最后日军悄然撤退,这场战斗中,国军共毙伤日军七千余人,是鄂西会战中日军死伤总数的三分之一多。
在这次石牌保卫战当中和还发生了二战史上规模最大的白刃战,在曹家畈附近的大小高家岭,双方数千人在这里展开了长达3小时之久的白刃肉搏。日军历来都是以白刃战闻名的,但是在这场和国军空前惨烈的白刃战中,国军硬是凭借自己誓守石牌的大无畏精神和日军搏杀。最后以一千五百多名士兵的牺牲换取日军一千人的性命,得到了来之不易的胜利。
石牌保卫战意义极大,是抗战的一个重大军事转折点,是国军抗日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胜仗,对中国抗战的胜利有深远的影响,西方军事家将之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这场可以说是改变中国命运的战争距今已经很久了,但我们要永远铭记这段历史,缅怀为此牺牲的英烈,向他们致敬!
各国军力和装备数据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