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别看是小战,却揭开了汉族南迁的历史巨幕

作者: 兵权 2021-10-01 10:20:03

去.png

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战役,如牧野之战、长平之战、巨鹿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等,大家如数家珍。然而很多人对宁平城之战,却知之甚少。但这场战役十分重要。它决定了西晋王朝的兴衰,也决定着汉民族的存亡!

290年晋武帝去世后,西晋内部很快陷入“八王之乱”,长达16年的战乱,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时候,曾经被汉朝打败并内迁中原的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所谓“五胡”,与汉民族的矛盾日益尖锐,随时都想叛乱,与汉族争天下。

77.png

304年,匈奴贵族刘渊首先举兵反叛晋朝,在并州建立国家,国号汉。以示自己是原来西汉、东汉的后代。刘渊的军队攻势凌厉,西晋的军队望风溃败,大片国土沦丧。羯、氐等其他民族的贵族也趁火打劫,纷纷起兵叛晋。

至晋怀帝上位之初,天下形势已岌岌可危。京师洛阳的四面交通差不平已经断绝:洛阳北面的河东之地,已被刘汉占据;洛阳西去长安、关中地区的联系,也被叛军切断;洛阳向南面,羯族叛军石勒部已占领南阳、襄阳等地,东面的兖、青诸州又被军阀王弥夺占。

1633054577646461.jpg

但西晋内部的争斗仍然不停止。专擅朝政的东海王司马越就想带着朝廷退回自己的封国东海(今山东郯城)。晋怀帝坚决反对。

310年十一月,司马越不顾晋怀帝的激烈反对,率晋朝的部分大臣及军队4万余人,借口讨伐石勒,离开洛阳,驻扎到了项县(今河南周口沈丘县),却并不真正都讨伐石勒。同时,司马越还不断收编洛阳周边的晋军,导致洛阳守卫越来越空虚。

在司马越屯扎项县的5个月内,叛军石勒部势如破竹攻占南阳、新蔡、许昌等地,直逼洛阳。困守洛阳的晋怀帝对司马越拥兵而不平叛十分不满。一些拥兵自重将领更是桀骜不逊,虎视眈眈,意图取而代之。将领们无所作为,老百姓能逃的就逃吧。于是很多豪强大族举族南迁,没钱的老百姓就成了流民,纷纷起义。

在这样乱糟糟的时刻,司马越却病死在项县的军中。而且他临终前并未指定军队的继任指挥者。随军诸将为帅位争执不下。最后不得不妥协,推举太尉王衍为首领。擅长清谈玄学的王衍还是有几分自知之明,没有勇气承担统帅的重任。他又推荐襄阳王司马范为首领,司马范也不敢接受。这样,一时之间间,军队成为了群龙无首状态,大家都不知所措。

89.png

经过10多天的犹豫、争议,司马越部属最终决定带着司马越棺椁返回东海国,而不是坚定地拱卫京师洛阳!

消息传开,洛阳的王公、平民也赶紧收拾细软,加入东逃洪流中。叛军石勒部很快获知了司马越的死讯,以及大量王公、军民东逃的讯息,便亲率二、三万轻骑从许昌出发,追击逃窜的晋人。到了苦县宁平城一带,就追上了这支仅走出80多里的队伍。石勒部迅速对晋军形成包围,然后发动攻击。

1633054663378078.jpg

人数众多,但无统帅的晋军很快陷入惊慌失措的状态,急忙就地展开防御。然而军民混杂,无法形成有效防守阵势。军心、民心更大乱,被石勒部大肆杀戮。晋朝军民已无战心,或死或逃或降。最后,包括王衍在内的大部分晋室王公、军民束手就擒。为避免投降人员成为累赘,石勒下令将王衍等或降或俘的晋朝王公、军民尽数坑杀,“将士十余万人相践如山,无一人得免”。

09.png

经此一役,西晋在中原地区的有生力量已覆灭殆尽,再也无力与匈奴、羯族抗衡。不久,洛阳失陷,晋怀帝等被俘。

宁平城之战规模虽小,持续时间虽短,但它却是决定西晋帝国及汉族命运的一次战役。战役的失败,敲响了西晋帝国覆灭的丧钟,还导致大量汉族民众为免遭厄运而向江南地区迁移的历程。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 0 人参与

各国军力和装备数据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及时告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05817931 邮箱:4905984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