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美国驻太平洋司令、海军上将切斯特·尼米兹果断下令,命令海军航空军空中截杀日军一名高级将领,这位日军将领就是令美国切齿痛恨的、组织指挥偷袭美军珍珠港的日本海军总司令山本五十六。行动代号为:复仇行动。
切斯特·尼米兹
山本五十六
一、缘起
就像如今无人机袭击一样,这次截击以截获日本情报开始。只不过信息并不是来自手机,而是一个常规军用无线电信号。
1943年春天,尽管日本投入并牺牲了大量战舰和飞机,美国人还是占领了所罗门群岛中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于是日本军中有人批评道,海军高级指挥官未能亲自到前线去体察情况,未能及时鼓舞士气。
瓜达尔卡纳尔岛
于是,山本五十六决定前往同属于所罗门群岛的布干维尔岛,给坚守的日本海军和航空兵官兵打气。
按惯例,4月13日日军向南太平洋地区的各日军指挥部发出电报,通报了海军上将的行程,以及飞行编队情况。
美国情报人员迅速截获了该情报,并在不到一天时间里就给破译了。
美军参与行动的飞行员
美海军上将尼米兹欣喜若狂,迅速授权采取行动——击落山本五十六乘坐的飞机。
二、“闪电”出动
得到情报,知晓了山本五十六的行踪,并不等于就一定能击落击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像当时美国海军战斗机F4F“野猫”和F4U “海盗”,就没有能力到布干维尔岛上空执行任务。因为,布干维尔距离美国占据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有400英里。美国唯有P-38G“闪电”战斗机才有足够航程。
即便是P-38G,也面临很大困难。为了避免被日军发现,美军拟定的袭击计划,要求P-38G “在距离岛屿至少50英里的上空飞行,飞行距离将超过400英里,这是一项事关重大的飞行攻击任务。更糟糕的是,“闪电”战斗机并没有预警控制飞机的配合,也没有陆基雷达来引导,甚至无法具体通报山本五十六的飞机飞到哪了。美战斗机也不能在布干维尔岛附近日本众多军事基地上空徘徊,否则日军马上会起飞战机。
他们必须在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到达预定地点和时间时,准确实施拦截,不能出任何差错。
通过计算山本五十六所乘轰炸机的速度,以及可能的风速,可能飞行路线,并假设山本五十六会像之前他自己所称的那样准时抵达,美军估计,拦截攻击将在上午9点35分发生。
伏击路线,绿色为美军战机航迹
于是,18架P-38战斗机升空,负责执行这一截杀任务。其中4架战机负责突袭山本五十六所坐轰炸机,其余战机将爬升到上方,对可能出现的日本战机进行压制。在飞往布干维尔岛的途中,有两架“闪电”战斗机出现问题,不得不中途退出,只有16架“闪电”战斗机继续执行任务。
三、空中截击
拥有非同寻常协同能力的美国人,驾驶战机提早1分钟到达指定位置。日本人的飞机编队也准时在1分钟后出现。
日军飞行编队由两架“贝蒂”轰炸机和6架A6M零式战斗机组成。两架轰炸机分别是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和山本五十六的参谋长、海军中将宇垣缠的座机。6架A6M零式战斗机担负护送任务。
日军飞机并没有及时发现美军战机。美军战机按计划,12架P-38“闪电”战机升到18000英尺高度对付日军战斗机。4架P-38负责攻击两架“贝蒂”轰炸机。第一对P-38战机由小托马斯·兰菲尔上尉和雷克斯·巴伯中尉驾驶,开始向日军轰炸机逼近,准备进行攻击。当时,美国飞行员无法确定山本五十六坐在哪架“贝蒂”轰炸机上。
“贝蒂”轰炸机
当巴伯中尉追赶两架日军轰炸机时,兰菲尔上尉正与日军的护航战机交战。巴伯发射的机炮炮弹和机枪子弹击中了第一架“贝蒂”轰炸机的左引擎。这种轰炸机以易碎和易燃而被人们所诟病。这架轰炸机一头撞进了丛林。然后第二架“贝蒂”轰炸机遭到3架P-38战斗机攻击,随后也坠入水中。
美国人实在太幸运了,坠入丛林中的轰炸机上乘坐的正是山本五十六,机上机组人员和乘客全部遇难。坠入水中轰炸机是宇垣缠乘坐,他幸存了下来。
宇垣缠
后来,一支日本搜索队进入丛林搜索,找到了山本五十六乘坐的轰炸机残骸和上将等人员的遗体。其上将的骨灰被运回日本,举行了一场国葬。
对美国人来说,战后关于“谁击落了山本五十六座机”的争论持续了近60年。不少人说,巴伯和兰菲尔当时各击落一架日军轰炸机。但也有人士称,巴伯本应该得到全部荣誉。
各国军力和装备数据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