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初上梁山,王伦不想容留,除了怕林冲喧宾夺主鸠占鹊巢之外,对林冲的不信任也是一方面的原因。所谓投名状,就是你做一件能够让我从心里认可的事,我才能与你接受你。
当年,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革命战争,终于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的建立,除了蒋介石和美国不高兴外,苏联的斯大林也谈不上很高兴。因为,虽然毛泽东领导的团队与苏联布尔什维克党一样,都是奉行马克思主义的,但斯大林还是很有大国沙文主义思想的。斯大林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崛起。而且毛泽东在战争年代,一直不太听共产国际的话,让斯大林很不舒服。
建国后,毛泽东主席权衡再三,觉得美国不可靠,必须边地依靠苏联才能使中国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于是,毛泽东马上访问苏联,与斯大林进行软磨硬泡,从共产主义的道义上逼着斯大林签署了对新中国有利的新中苏同盟条约,而且要回了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特权。
条约是签订了,但以斯大林不肯吃亏的性格,他肯定是不爽的。
为了取得斯大林的信任,以及为了创造和平建国的外部环境。在林彪等高级将领反对的情况下,毛泽东毅然决策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向苏联斯大林交一份倒向苏联的“投名状”。
于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向朝鲜地区投入了约130万的兵力,牺牲人数则达到了18万左右,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则投入了约120万的兵力,阵亡也达到了10余万。在中朝军队的紧密合作下,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了“三八”线附近,逼着美国人签下朝鲜战争停战协议。
这是新中国建国之初规模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被誉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通过这场战争,中国获得了大的利益。
确立了新中国的威望
首先,提升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地位。朝鲜战争刚刚打响的时候,社会主义阵营是处于相对的弱势。苏联方面对朝鲜战争是选择边旁观的,这是因为苏联方面不愿意直接与美国交锋,刚刚打完一场二战的苏联,国内的男性后备兵役损失惨重,加上美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向外扩张的攻势当中,苏联更不愿意与美国硬碰硬。因此,苏联方面没有选择向朝鲜提供直接的兵力援助,如此一来,如果放任朝鲜独自面对美国,朝鲜将在短时间内迅速溃败,而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也很有可能会像一副多米诺骨牌一般,从第一个牌倒下开始,一个个的全部倒下。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来说,就像是一个风向标一般,一旦胜利,那么阵营内部的心力将会被凝聚在一起,中国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
其次,提升了中国在全世界各国中的地位。二战中,美国以所向披靡的态势,打败了德国、日本等法西斯主义国家,解救了亚非拉很多国民族和国家。美国被称为战无不胜的国家。然而却被新中国打败了,让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参加联合国军的国家都瞠目结舌,再也不敢小看中国。
于是,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地位的提升。
1954年的4月26日到7月21日,中国参与到日内瓦会议当中,日内瓦会议的目的在于解决朝鲜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而当时参与到会议的几个大国苏联、美国、英国与法国,都是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国家,中国参与到当时的会议当中,也就意味着中国的国家实力与国际地位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1954年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重大国际问题的会议
1955年,中国又参与到万隆会议当中,这是世界上首次没有任何殖民国家参与,完全由亚非人民自主决议的会议,在这场会议中,我国周恩来总理提出各国相处的“求同存异”的原则,受到了与会国家的普遍接受与欢迎,中国外交凭借着胸怀博大、兼容并包的特点,得到世界的尊重。
周总理参加万隆会议
朝鲜战争带给中国的红利还一直延续到1971年,中国正式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作为二战结束后的国际体系规定,中国作为贡献巨大的战胜国之一,理应享有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但这一席位却长期被蜗居台湾一隅的台湾国民党政府所霸占,但亚非国家看到了中国在维护朝鲜等弱小国家的主权时所做出的努力,最终选择提出提案,助力中国重返联合国。
中国重返联合国
改善了地缘战略环境
朝鲜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二战后,成为社会主义中国与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唯一缓冲地带,朝鲜对于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朝鲜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唇亡齿寒的,一旦朝鲜失守,被美国纳入到资本主义阵营当中,且不说美国方面是否还会继续进军,仅仅是面对一个统一的资本主义朝鲜及其国土上的美国驻军时,中国就需要投入巨大的国防支出。
如果想要守住中国的东北大门,那么朝鲜是中国无论如何都不能够放弃的一个国家。之所以后世将新中国的这场战争称为立国之战,也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东北作为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对于新中国的国家建设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新中国放弃了东北地区,那么后续的工业建设也就无从谈起了。
获得了苏联真诚信任
这一场战争之后,中国正式被苏联接纳与认可。随后更是向中国提供了成体系的工业化援助,包括有水泥厂、机床厂、汽车厂以及石油厂等等,为了援助中国,苏联投入了大约国内生产总值的7%的资金,由于新中国在工业化的人才储量上还比较薄弱,苏联更是向中国派遣了2万名苏联专家来帮忙建厂。
中苏友好宣传画
苏联的援华计划给中国的工业体系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配合中国国内制定的五年计划,新成立的农业中国快速地踏上了工业化进程。1953年到1957年之间,中国的工业增长了67.8%,国民收入增长53%,工业总产值更是增长了83%,实现了质的飞跃。
苏联援华专家
各国军力和装备数据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