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
(1904年到1905年间日俄两国间的帝国主义战争)
日俄战争(英语:Russo-Japanese War;日语:日露戦争;俄语: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是1904年(明治37年)2月9日(儒略历1月27日)至1905年(明治38年)9月5日(儒略历8月23日)日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为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而进行的战争。
主战场位于中国辽东半岛以及朝鲜半岛和周边海域。日俄战争中,俄罗斯帝国遭遇连场败仗,特别是在奉天会战和对马海战失败下,最终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斡旋下,签订《朴茨茅斯条约》,战争结束。
日俄战争中,俄罗斯帝国的失败,是1905年爆发的血腥星期日革命事件最直接的导火线。
日俄战争,使日本跨入世界列强的行列。让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力量上升。
●名 称 日俄战争
●发生时间 1904年2月9日 至 1905年9月5日
●地 点 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黄海、日本海等地
●参战方 日本、俄罗斯
●结 果 日本获胜,双方签订《朴茨茅斯条约》
●参战方兵力 约238,666人(日本)、约500,000人(俄罗斯)
●伤亡情况 (日本)死亡:55,655人、受伤:153584人
(俄罗斯)死亡:34,000–52,623人、受伤:173,425 人
●主要指挥官 明治天皇、尼古拉二世
战争背景
俄国背景
·
俄国扩张
·
1801年(1张)
俄罗斯帝国作为当时世界主要强国,一直扩张版图。1850年代中期,克里米亚战争标志着俄罗斯帝国在欧洲领土扩张的极限。通过修建通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的西到了1890年代,帝国已经将其国土延伸至中亚,国土由西面的俄属波兰开始一直到东面堪察加半岛。掌握鄂霍次克海的所有大陆海岸。然而,冬季海冰的最大范围每年都会阻塞其海岸数月,因此俄罗斯无法全年无冰地进入太平洋。俄罗斯必须获得进入日本海的权利,但两个世纪以来,《尼尔钦斯克条约》禁止其进入日本海。俄罗斯实现其目标,以获得进入日本海,俄罗斯与日本就千岛群岛和库页岛问题进行了谈判,签订了《日俄友好条约》和1875年的圣彼得堡条约,从而获得了库页岛和日本对千岛群岛的控制权。
进入19世纪后俄国对外扩张的重点指向近东的扩张受挫,同时又被迫放弃了俄罗斯美洲地区,这一切促使其在远东地区的扩张更加变本加厉企图在远东确立起霸权地位,以挽回它在其他地区的损失。
日本背景
·
日本军国主义
·
日本自大和奴隶制国家形成以后,军国主义也同步崛起。不断对外推行扩张政策,企图将朝鲜进而将中国置于日本的统治之下。
日本国会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日本摆脱了即将沦为殖民地的厄运,日本政府努力吸收西方思想到19世纪后期,日本已经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发展成资本主义强国。可是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日本急于靠军事掠夺手段来壮大自己的实力。并开始着眼于海外扩张。
1880年代开始,社会达尔文主义关于“适者生存”的思想在日本很普遍,许多普通日本人对政府为日本现代化征收的重税感到不满,要求像海外一样有形的东西。殖民地作为对他们牺牲的奖励。
·
来自人民的压力
·
1904 年的反俄日本宣传卡
英国日本学家理查德·斯托里解释,西方对日本最大的误解是日本人是精英的“温顺”工具,而事实上,1894年至1941年日本战争的大部分压力来自普通民众,他要求采取“强硬”的外交政策,并在外交政策被认为是软弱无能时倾向于进行骚乱和暗杀。
日本历史学家丸山正雄写道:日本受到来自大国的压力一样,他也会向更弱的国家施加压力——这是转移心理的一个明显例子。自明治时代以来,强硬外交政策的要求来自普通民众,即国内受压迫的民众。
·
日本的大陆政策
·
西伯利亚大铁路
1874年日本发动了侵台战争,虽然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但却从中国勒索了50万两白银的赔款,这使日本的扩张尝到甜头,也进一步扩张了其扩张贪欲。1875年日本迈开了侵略朝鲜的第一步,用武力打开了朝鲜的闭关大门,为日本向大陆推进提供了立足点。1879年日本完全吞并了琉球,实现了“大陆政策”的第一步。1891年3月,俄国为了控制远东地区而宣布修筑西伯利亚铁路,日本朝野受到极大震动,认为日本的利益线受到极大威胁。因此,日本要想控制朝鲜及满蒙,实现其大陆政策之目的,就必须打败俄国这个竞争对手。
同时俄国有积极在朝鲜扶植亲俄势力,力图取代日本在朝鲜的地位。俄国在中国东北及朝鲜的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使得二者矛盾尖锐起来。日本朝野已经将俄国视最大的假想敌。
在“卧薪尝胆”的口号下,日本进行了以扩军备战为中心的“甲午战后经营”准备对俄一战而称霸远东,实现其“大陆政策”。经过十年的发展,十年的准备,日本的经济实力尤其是国营军需工业显著提高。海陆军备扩张巨大,一跃成为远东军事强国,为进行对俄战争打下了物质基础。
时代背景
·
英日同盟
·
俄国在中国东北势力的急剧扩张,也引起了其他列强的忧虑。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俄国出兵满洲,并企图独霸满洲,使远东国际矛盾也急剧恶化,英日之间迅速接近。“三国干涉还辽”后,俄国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扩张打破了列强在这一地区的均势,特别是俄国推行的军事性独占政策引起了英国、日本和美国的不满。
1902年1月30日,日本与英国正式签订盟约,同时美国也同情日本,支持日本完全控制朝鲜,并期望日本来阻止俄国人在中国东北的扩张。
在英日结盟的形势下,法国不会为了俄国的利益而与英国交战,德俄之间本来就存在复杂的矛盾,同样不会为俄作战;美国在“门户开放”的口号下,要求中国东北对各国开放,自然不愿意看到俄国独占满洲的局面。这样;在即将爆发的战争面前,俄国陷入了孤立的境地。这样有力的国际形势,促使日本政府下定了开战的决心。
·
甲午中日战争
·
战争围绕着朝鲜王朝统治下对朝鲜的控制和影响问题展开。从1880年代开始,中日两国在朝鲜半岛展开了激烈的影响力竞争。朝廷容易产生派系主义,被亲日的改良派和亲华的保守派严重分裂。
1884年,亲日政变被中国军队镇压,由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导致朝鲜王朝要求清朝出兵稳定国家。
在甲午战争前,由于日本羽翼未丰,又在侵略朝鲜和中国问题上与俄国存在着共同利益,采取了妥协之态。但《马关条约》签订的4月17日,俄国正式向德法两国提议对日进行干预日本想依靠美英意三国协商来对付俄德法三国的干涉,但遭到三国的变相拒绝。
而日本派遣自己的军队到朝鲜王朝粉碎东鹤并在首尔建立了一个傀儡政府。导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签订《马关条约》
日本携甲午战争胜利之威,迫使清政府接受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的举动,深深刺痛了俄国。日本不仅迫使清政府承认了日本对朝鲜的单独控制权,而且迫使清政府割让包括辽东半岛在内的大片领土。沙俄早已把中国东北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马关条约》的内容一传出,俄国就迫不及待地建议列强联合干涉。
日本无力对付三国干涉,决定放弃辽东半岛,并于1895年11月8日与中国签订中日《辽南条约》(《中日交还奉天省南边地方和约》),中国以3000万两库平银赎回辽东半岛。俄国不仅协助清政府赎回辽东,而且以年息4厘贷款1亿两,以助清政府偿还对日赔款。其后,俄国以“还辽有功”为名,向清政府租借旅顺和大连两港,将势力伸入南满洲。尽管日本被迫在外交上妥协,但对三国尤其是俄国的行为非常不满。
战争起因
三重干预
德、俄、法三国于1895年4月11日(23日)向日本发表声明,要求修改中日两国签订的《马关条约》的条款,他们抗拒日本吞并辽东半岛,让清政府以白银3000万两向日本“赎回”辽东半岛。1896年,诱逼清政府接受《中俄密约》,随即索取了修筑中东铁路及其支线等特权。1897年底,俄国舰队擅自闯进中国旅顺口;1897年3月,沙皇政府以军事压力为后盾,强行向中国政府“租借”旅顺、大连及其附近海域,霸占整个辽东半岛,从而在远东取得了梦寐以求的不冻港。俄罗斯实际上已经从日本带走中国辽东半岛,导致了日本的军事化的新风潮呼吁国家为了未来的军事报复而忍受税收的增长。
中国东北的占领和英日同盟缔结
1900年10月,俄罗斯军队占领了中国中国东北三省。作为八国同盟军队镇压义和团运动的一部分。
1902年4月,中俄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但当年10月俄罗斯第一次撤兵之后,便不肯继续履行条约,招致日、英、美等列强的反对。1903年8月12日,日本正式向俄罗斯提出交涉,要求俄罗斯承认日本在朝鲜有“优越利益”,日本只承认俄罗斯“于满洲铁路有特殊利益”。两国几经谈判均未获结果。
1902年1月17日,《英日条约》签订,其中第3条规定,在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权力的盟国发生战争时,另一方有义务提供军事援助。该条约给了日本与俄罗斯开战的机会,相信没有一个国家(例如,自1891年以来与俄罗斯结盟的法国)会为俄罗斯提供武装支持,因为它不仅害怕战争日本,也有英国。日本大使在回答英国关于与俄罗斯开战的可能原因的问题时解释说:“如果朝鲜的安全得到保证,日本可能不会因为中国东北三省、蒙古或中国其他偏远地区而开战。
由于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以及俄国在“三国干涉还辽”中的表现,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后对日、俄关系上,基本采取了联俄的方针。俄国期望已久的取道中国东北把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计划得以实现。1898年3月,沙俄又迫使中国将旅顺和大连出租给它,并强迫中国允其将中东铁路延伸至这两个港口,然后再向西通至营口,向东通至鸭绿江。1900年,俄国又在镇压“骚乱者”和恢复秩序的借口下,出兵20万全面侵入中国东北。虽然,后来在其他列强的反对下,俄国名义上同意从东北撤兵,但实际上,俄国军队却在保护铁路的名义下把占领中国东北合法化。
俄日对抗的兴起
1902年3月26日,俄中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俄方承诺在1903年10月从中国东北撤军。撤军将分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为6个月。
1903年4月,俄国政府没有完成从满洲撤军的第二阶段。4月5日向清政府发出照会,说明进一步撤军以关闭满洲对外贸易的条件。对此,英、美、日三国就俄罗斯违反撤军期限向俄罗斯提出抗议,并建议清政府不接受任何条件,清政府照做了,并表示将讨论“关于中国东北的任何问题”都只是“关于撤离”。
1903年7月30日俄国成立远东总督府,统一阿穆尔总督府和关东地区。组建总督的目的是联合远东的所有俄罗斯权力机构,以对抗预期的日本袭击。1904年2月5日,日本外相小村寿太郎电告驻圣彼得堡大使“停止这些毫无意义的谈判”,“鉴于拖延,基本上无法解释”,并与俄罗斯断绝外交关系。
实力对比
交战国 | |
俄罗斯帝国 |
日本帝国 |
注:1905年黑山公国对日宣战。 | |
盟国/主要支持国 | |
(法国)法俄同盟 | (英国)英日同盟 |
(清政府)中俄密约 于战争开始后的1904年5月18日放弃 | (清政府)袁世凯 偏袒日本的立场 |
德意志帝国在立场上站在俄罗斯帝国一边,但没有提供任何支持。 美国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几度想插足中国东北,都被俄国拒之门外。因此站在日本一方。 | |
人口 | |
约147000000人 | 约46000000人 |
俄罗斯帝国贝加尔湖以东约1000000人。 | |
兵力 | |
约500000人 | (日本估计)238,666人 |
战舰 | |
200余艘战舰 (太平洋舰队)60余艘 | 80艘 |
军队
·
俄国军队
·
20世纪初的俄罗斯军队。政治向进攻的过渡与俄罗斯武装力量的发展之间并不协调。国家的日益繁荣在军队中有所体现。到俄土战争时,海军开支占国家预算的33%;20年后,他们下降到22%。然而,在1876至1900年期间,每名军人的成本增加了。从每年225卢布到300卢布;但考虑到物价普遍上涨、西部边境地区筹备大笔资金、后备部队应急物资采购等问题,军部难以将军队维持在米柳京改革带来的繁荣水平。它。保持在同一水平,当国家的福利在增长时,意味着要回去。在70年代,它并不引人注目,士兵没有茶津贴,他的肉份——每周禁食两天半磅的坏肉——非常简陋,军营装备简陋,士兵没有毯子或床单。在二十世纪,这些已经是军队津贴的明显弊端。
1904年陆军常备军总兵力约105万人,后备役军人达375万人。其中将90%的兵力部署在西部地区,在远东只有正规陆军部队9.8万余人(148门炮、8挺机枪),同时,俄国海军拥有200余艘战舰,其中太平洋分舰队拥有60余艘作战舰艇(19.2万多吨)。整个战争期间进行过9次动员,先后征召近120万人入伍。有线电报电话只装备到军和集团军。
·
日本军队
·
战时可动员200余万后备兵员(实际上动员了118.5万人)。战争初期,陆军总兵力约37.5万人(1140门炮),其中25万人可用于日本列岛以外作战。火炮中37%为山炮,适于东北战场的地形特点。机枪147挺。海军是日本建军的重点。战争前夕日本海军有战舰约80艘(26万多吨),多数是在英国建造的新型舰只,性能良好,规格统一。
战前态度
·
沙俄
·
俄国内部以沙皇为首的统治集团,在对日战争问题上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存在两派主张。但在同日本争夺中国和朝鲜等基本的方面这两派是一丘之貉,都是沙皇政府对远东的侵略扩张政策的忠实执行者。他们的分歧主要是在策略方面:一派以财政大臣维特和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等人为代表。他们看到俄国在国内和国际上(包括在欧洲和远东)困难重重,建议不要轻易发动对日战争,而应作出某些让步,同时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和战争准备,待西伯利亚大铁路贝加尔湖段通车,运输能力提高,旅顺及其外围要塞竣工,再伺机决战;另一派以御前大臣亚历山大·别佐勃拉佐夫、内务大臣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等人为代表。这是一群狂热的沙文主义者、帝国主义冒险家;他们过低估计日本的力量,认为日本是蕞尔小邦,不堪一击,根本不是伟大的俄罗斯帝国的对手,“扔帽子就可以把它压倒,俄国需要一场小小的胜利的战争,以便制止革命”,“只有毫不含糊地使日本了解,俄国准备捍卫自己在满洲的利益,如果必要,即不惜诉诸武力,才能够指望谈判获得成功”,因此主张对日强硬。国内革命高潮愈是逼近,这一帮人愈是想从战争寻找出路。
俄皇尼古拉二世
沙皇尼古拉二世本身是战争的罪魁祸首,但在发动战争的时机问题上,他凌驾于两派之上。他知道俄国准备不足,希望推迟战争,认为“时间是俄国最好的盟友”,“每一个年头都会加强我们的实力”。但是,他确信推迟战争的最好办法是采取强硬政策,而“让步总是引起新的让步”。这样,他实际上支持了别佐勃拉佐夫一派的主张。1903年5月,沙皇排斥了维特对远东事务的干预,重用别佐勃拉佐夫,正式推行所谓“新方针”。与此相呼应,在全俄国掀起一片战争叫嚣,呼吁人民“流血、牺牲”,“保卫祖国”,大造战争空气。但是,俄国实际的战争准备进展缓慢。
日本反应
日本统治集团看到,“每拖延一天,甚至一小时,都会增强俄国取胜的机会”,因此在英美支持下加紧备战,同时对俄国展开外交攻势。在日俄谈判过程中,日方不断提高要价,开始则要求俄国承认其对朝鲜的“保护”,继而要求打入“南满”,最后又要求在“北满”及其他地区的权利。尽管沙皇政府玩弄外交手腕,故意拖延谈判,以争取时间,但日本统治集团决心利用当时有利的国际形势和俄国准备不足的致命弱点,于1904年2月6日正式与俄国断交,2月8日夜间不宣而战。从此爆发了日俄两国统治集团长期准备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各界支持
西方国家
·
英国
·
历来把俄罗斯看作同它争夺中国的对手。它企图怂恿日本阻止俄罗斯南下同它争夺中国长江流域。因此,英日互相勾结,于1902年1月30日在伦敦签订英日同盟,矛头针对俄国。
·
美国
·
自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以来,几度想插足中国东北,都被俄国拒之门外。为了打破俄国对我东北的垄断地位,美国政府站在日本和英国一边。英美两国对于日本给予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为日本的扩军备战输血打气。
·
法国
·
仍然忠于俄法同盟。1902年3月12日,俄法两国在圣彼得堡发表宣旨,声称两国对于将来远东或中国发生变化时,为保护两国之利益,保留其自由行动的余地。这是把法俄军事同盟推广到远东,矛头直指英日同盟。但是,法国并不希望俄国把主要军事力量投入远东,以免削弱俄法同盟在欧洲对付德国的实力,因此对俄国远东政策的支持有一定程度的保留。
·
德国
·
继续执行其推动俄国东进的政策。它希望由于俄国占领东北而和日本甚至英国的矛盾激化,迫使俄国调开西部边境的俄军,间接削弱俄法同盟对德国的压力。因此,德国对俄国1901至1904年间的远东政策,基本上表示支持。战争爆发以后,德国继续推行这种政策。当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东调时,德国表示愿为它加煤。后来甚至酝酿俄德“结盟”。
这样,到1902年春,上述各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问题上形成两大集团:一个是英日同盟,以美国为后盾;另一个是法俄同盟。德国在欧洲反对法国,在远东则支持俄国。至此,日俄战争的国际条件已经形成。
清政府
清政府偏袒日本的立场,甚至提供军事援助,但日本拒绝了。但是,袁世凯曾数次派使节给日本将领,运送食品和酒类。中国东北原住民被迫以雇佣兵的身份加入了双方的战争。
朝鲜王朝
1904年成立一进会,从群众层面的亲日独立运动,发展到得到援助日本运动。
战争经过
战役 | |||
1904年 | 1905年 | ||
陆战 | |||
鸭绿江之战 | 南山会战 | (瓦房沟)得利寺之战 | 黑沟台会战 |
摩天岭战役 | 大石桥之战 | 旅顺会战 | 奉天会战 |
析木城之战 | 辽阳会战 | 沙河会战 | 库页岛之战 |
海战 | |||
旅顺口(亚瑟港)海战 | (仁川)济物浦海战(韩国) | 常陆丸事件 | 对马海战 |
黄海海战 | 蔚山海战 | (科尔萨科夫)宗谷海战 |
旅顺口海战
旅顺口海战时间:1904年2月8日至4月15日。
旅顺是俄国在远东攫取的仅有的不冻港,是太平洋分舰队的主要基地。整个日俄战争期间,始终贯穿着双方对这一战略要地的争夺,实质上是争夺对战争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制海权。旅顺港的内港较狭窄,水浅,只有一个出入口。大型战舰只能在涨潮时出入内港,而且要有拖船牵引。俄方制订的要塞设防计划,原定到1909年完成。战争爆发时,守军(地面部队)只有1.21万人,炮116门(计划规定418门)。太平洋分舰队主力常驻该地,很少出海训练,舰炮和要塞从未进行过联合演习。港内没有舰艇维修设施。
●突袭旅顺口(亚瑟港)1904年2月8日至9日
儿玉源太郎
1904年2月5日,日方决定同俄国断交同时,日本天皇即指示开始军事行动。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于2月6日0时召集下属指挥官,传达天皇的决定,并且命令全舰队开赴黄海,分别攻击停泊在旅顺和仁川(济物浦)的俄舰。
在这个关键时刻,俄国官兵仍处于突袭旅顺和平麻痹状态。太平洋分舰队停泊在旅顺外港,舰艇警戒仍执行“平时规定”,已经决定采取加强警戒的补充措施,但要到1904年2月10日才开始执行。夜间不打开防雷网,却以军舰上的探照灯把内港的出入口照得通明。总督阿列克塞耶夫及其亲信知道日俄谈判破裂的消息,但没有采取应变措施。直到日军偷袭旅顺前几小时,舰队参谋长威特赫夫特将军还说“战争打不起来”。
旅顺战役
1904年2月8日白天,1艘英国汽船驶进旅顺,日本驻旅顺领事立即撤侨。阿列克塞耶夫等高级将领对此也等闲视之。在圣彼得堡只有个别人注意到战争的征候。例如喀琅施塔得港口司令马卡罗夫,他于1904年2月8日专门致函海军部,提请该部注意旅顺舰队的危险处境,建议将舰队开进内港。信中说,如不采取这个措施,“则我们将被迫于首次夜间突袭之后这样作,那就要为这个错误付出重大代价了”。然而,直到日军开始攻击时,俄国舰队仍在外港,而且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此时,日本东乡舰队正向旅大方向开进:3支驱击舰小队准备攻击旅顺口的俄国舰队,另外8艘驱击舰开往大连方向。1904年2月8日午夜,在海岸灯塔和俄舰探照灯光照射下,日舰盯住俄国舰队,在近距离上发射了16枚鱼雷,其中3枚命中目标,重创俄国最好的舰只3艘,揭开了战争的序幕。爆炸声和炮声惊动了整个旅顺。当时俄国舰队军官正在城里举行晚宴,庆祝舰队司令施塔克将军夫人的命名日。要塞内不知道港湾里出了什么事。司令部查问,下面回答说是实弹射击。直到黎明时发现港口附近被击中的船骸,才真相大白。
1904年3月上旬,俄国新任太平洋分舰队司令斯捷潘·奥西波维·马卡洛夫到职,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加强了旅顺舰队的行动。首先,他决定在辽东半岛沿海地区布雷,防止日军登陆并从后面威胁旅顺基地。同时改善旅顺港口的防御,加紧修复被打坏的舰艇,经常派遣舰队出海活动,加强战备训练。他还命令海参崴舰队在日本海积极袭扰日军海上交通线,以便分散日方对旅顺的压力。1904年3月22日,马卡罗夫率领舰队出海挑战,1904年4月13日,马卡罗夫因所乘军舰于返回基地途中触雷毙命。新任司令威特赫夫特不再采取积极行动。
●封锁旅顺口(亚瑟港)
斯捷潘·奥西波维奇·马卡罗夫
日本开始对该基地进行长期围攻,为了阻止了俄罗斯舰队阻碍日本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登陆,4月13日,俄罗斯人失去了舰队的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它在避免与日本小队的对抗的同时,在击中水雷后几分钟内沉没;六百人在海难中丧生,其中包括舰队司令马卡罗夫海军上将。马卡罗夫去世后,海上的主动权在余下的战争中由日本人占据。靠着制海权,日本人可以随心所欲地调动军队,将他们登陆到任何他们想要的地方。
1904年6月中旬,驻扎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巡洋舰小队击沉了三艘载有1100名士兵和重型武器的日军运输船,以包围亚瑟港。尽管如此,日本人继续控制着海洋。
战争开始的俄罗斯海报“让我们坐在海边,等待天气”
1904年8月,部分俄罗斯舰队试图从旅顺港逃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方向,但在黄海海战中被拦截并被迫返回港口,在那里物资终于被拆除,其舰队被指派协同作战。保卫港口;这些船只被日本炮兵慢慢击沉。
●日本八攻三封1904年2月8日至5月2日
✷一攻:突袭旅顺口(亚瑟港)
✷二攻:日本海军计划对鱼雷进行另一次夜间攻击,作为第二次攻击。因此两支队伍空手而回1904年2月11日17时出羽的第三战队护送两支驱逐舰部队从牙山湾出港,但12日从早上起就开始下雪,同时刮起了强劲的西北风,驱逐队各舰只能在小青岛一带暂避。14日凌晨3、4时左右,日本3舰抵达了旅顺口外,发现了在港外警戒的5艘俄国驱逐舰,并对其中一艘停止状态的军舰发起了鱼雷攻击。岸上炮台发现了日军驱逐舰,对其开炮还击,干扰了日军驱逐舰的行动,鱼雷射失。
✷三攻、一阻塞:1904年2月18日,东乡下令发动对旅顺港的第三次攻击,同时也是日军第一次尝试阻塞旅顺港。作战计划预定用征用的运输船充当阻塞船在港口航道处自沉;阻塞船船员弃船后由鱼雷艇进行收容;25日09:11,得闻俄舰动向的东乡率领第一、第二战队靠近到港外6海里处,对诺维克号及5艘驱逐舰进行炮击。俄军巴扬号前来支援,俄舰且战且退回到港内,日军也不敢进入炮台射击范围以内,09:58草草罢战。11:43日军第一、第二战队在鲜生角以南约10海里处对港内进行间接射击,俄舰巴扬号、阿斯科利德号、诺维克号以及各炮台给予还击。到中午俄舰再度退入港内,12:19至12:25日舰也陆续停止了炮击,因为炮击距离过远,命中有限,阿斯科利德号受伤最严重,中部的12英寸炮弹殉爆导致两门火炮损坏,巴扬号烟囱中弹,诺维克号也受了轻伤。同一时间,第三战队在老铁山一带进行警戒,10:40发现了俄军驱逐舰并进行追击,其中俄舰可畏号在追逐中触礁,次日自沉。
✷四攻:马卡罗夫海军中将替换斯塔克,就任太平洋舰队旅顺分舰队司令,俄军受损舰艇陆续进行修复。另一边,日军舰队抽调部分舰艇前往大同江掩护陆军的登陆,联合舰队主力也要有所行动,策应陆军的作战。因此日军决定再次对港内俄军发动进攻。1904年3月10日深夜00:15,第3驱逐队在港外徘徊,俄国人一通炮击将日舰赶走。凌晨时分,第1驱逐队又潜入抵达旅顺口附近,04:35俄军警觉开炮,部分俄舰出港追击。双方交手各有死伤,不过都没有舰艇损失。但07:00,依然在附近逗留的第3驱逐队发现返程中的俄国驱逐舰,随即发起追击。追逐战中警惕号受重创瘫痪,日舰试图靠近将其捕获,无奈俄军派来救援的巴扬号、诺维克号赶到,日军只能放弃捕获警惕号的想法撤走。第四战队掩护日军驱逐队撤退,同时干扰俄舰抢救的警惕号最终沉没。10:08开始日军第一战队对港内进行间接射击。俄舰列特维赞号挨了一发炮弹,没有穿透装甲。另有一发掠过舷梯命中船坞,碎片飞溅反而造成了一定的损失。黄金山炮台的胸墙中了一发炮弹。
✷五攻:1904年3月22日凌晨,日本逐队与俄军巡逻舰艇展开交战,10:42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率先出港,其后紧跟着波尔塔瓦号,后面一群大小军舰也蜂拥而至。留在港内的列特维赞号也开火回击。兵力劣势的日军选择了退避。
✷六攻、二阻塞:1904年3月27日凌晨,日军再次动用4艘船只,充当阻塞船,发动第二次阻塞作战行动。03:30俄军首先发现1号阻塞船千代丸的行踪,在俄军炮台和驱逐舰的双重打击下千代丸在黄金山脚水道口爆炸沉没。接着鱼雷驱逐舰(俄)猛烈号用鱼雷击中福井丸(日),船内的自沉用炸药殉爆,福井丸迅速沉没,果断号(俄)则击沉了弥彦丸(日)。日军4艘阻塞船最终只有米山丸成功到达水道中央,然而受到鱼雷击中,最终沉没于水道左岸。天亮之后俄舰继续出港活动,日军第二次阻塞作战再次宣告失败。
✷七攻:日本在第二次阻塞行动效果不满意,联合舰队司令部被迫依然维持对海峡的封锁,同时策划在1904年4月7日发起第七次攻击。13日06:15,担任警戒任务的第2驱逐队与俄军巡逻中的驱逐舰可怖号交战。日军凭优势火力迅速重创可怖号,使其完全停了下来,而自身仅有一艘驱逐舰(雷)受了轻伤。日舰试图靠近可怖号(俄),但这时巴扬号(俄)杀了出来,日军驱逐舰见状退去。可怖号于7时左右沉没。马卡罗夫亲自率领3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以及9艘驱逐舰出港迎战,支援巴扬号。但是,俄军失败,马卡罗夫海军中将当场战死。
✷八攻、三堵塞:年4月14日夜晚至15日凌晨,日军艇队抵达旅顺口,没有发现俄舰。15日早上,日本舰队再次前往旅顺口掩护驱逐队等返回,试图再次诱使俄军出动,但俄军并没有出动出击,第三战队无功而返。第一战队向俄军阵地发动间接射击,俄舰没有出港应战。5月2日晚,第三次旅顺口封堵,引进12艘封堵船,但封堵未果。
●水雷战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沉没后,日军受到鼓舞,决定扩大布雷范围。同年8月开始,日军投入改装炮舰,进行了19轮布雷活动;此外同年6月至12月间,也投入舰载布雷艇进行布雷。包括饵雷在内,日军在旅顺港外共投放水雷1703颗;投放区域长达9公里。
虽然守在港外的日军舰队虽然再没有在开阔洋面上跟旅顺分舰队交手,但俄军在港外布下的水雷依旧给日军造成了不少麻烦。维特捷夫特海军少将在同年5月5日曾下令,让布雷舰阿穆尔号针对在港外游弋的日本舰队的航线进行布雷。当月14日,阿穆尔号舰长伊凡诺夫擅自决定超出计划布雷区域,在离港11海里处进行布雷。15日06:20左右,日军战列舰八岛、初濑先后在老铁山海湾外触雷,两艘万吨巨舰都各自至少触发了两颗水雷,此后迅速沉没。这一天是号称日本海军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日本战前费尽苦心打造的“六六舰队”,其主力舰瞬间就消失了三分之一。但由于海军方面严密封锁此事,如此惨痛的损失并没有对日本军民的士气造成很大打击,俄国方面也并未知晓自己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战果。
水雷带给日军的损失还在继续增加。同年9月18日,2100吨的炮舰平远在鸠湾洋面触雷沉没;11月30日,2440吨的防护巡洋舰济远在同一地点再次触雷沉没。12月13日,4160吨的高砂在执行旅顺港封锁作战时在港外南边的雷区触雷沉没。
●结局
双方基本不分胜负,日军仅仅瘫痪了数艘俄军大型军舰,但在企图进一步扩大战果时,由港内的俄军舰队及炮台联手击退。从这一点上看,俄军勉强小胜。由于旅顺分舰队总体避战,双方在首日以及随后数月的水面战斗中,都没能成功消灭对方的主要军舰,倒是水雷立下了大功,日军损失两艘主力舰,而俄军沉没一艘。
战争整体进程来看,日军成功地将俄国在远东的绝大部分海军力量牢牢封锁在港内,在战争的大部分时间内掌握了朝鲜半岛海域的制海权,日军在战争中的海运行动基本没有受到俄国海军的阻挠;俄国在远东仅有符拉迪沃斯托克分舰队的少量老旧巡洋舰可以自由运用,缺乏对日本的海运和沿岸城镇实质性的打击。
济物浦海战
济物浦海战时间:1904年2月9日
济物浦海战
2月9日凌晨,日本巡洋舰护送一支2500名士兵的车队前往济物浦,驻扎在这个港口的日本护卫舰在战争中袭击了停泊在那里的两艘俄罗斯船只。获胜后,第一批入侵朝鲜日本士兵登陆朝鲜。在此期间,日本第12师2月16日至27日在(仁川)济物浦登陆成功,之后日方锁定了韩城。此外,韩国政局对日本有利,去年谈判失败的《日韩议定书》于13日在谈判中于23日签署。
济物浦海战,瓦良格号身负重创,击毁了舰上的2号测距仪,对主桅和3号烟囱造成破坏,另有数门火炮损毁。战斗后点算,有5门152毫米炮、7门75毫米炮和全部47毫米炮损坏,济物浦海战俄军阵亡23人,战后死亡10人,受重伤从60人到200人不等;两艘船都在战斗后沉没。战后日本打捞起瓦良格号时对其损伤进行了仔细的调查,火灾基本上只影响到后部甲板;轮机部分和转向部分并未在战斗中受损。
仁川海战虽然作为日俄战争的揭幕战之一,但实际上仅仅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日军以压倒性的兵力轻松击败了俄军。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本次海战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战斗,并没有跟什么重要事件扯上关系;从军事的角度上讲,俄国海军也仅仅损失了一艘防护巡洋舰和一艘过时的老旧炮舰,对俄国太平洋舰队的实力几乎没有影响。
鸭绿江之战
鸭绿江之战时间:1904年4月30日至5月1日
黑木为桢
鸭绿江之战成为战争的第一场主要陆战。济物浦海战后,日军登陆朝鲜,迅速推进,占领首尔,并迅速占领了半岛的其余部分。到4月底,黑木为桢有42000名士兵驻扎在鸭绿江河畔,鸭绿江是朝鲜和中国东北的天然边界,俄罗斯的阵地就在那里。 [32] 在俄日双方争夺制海权的同时,日本陆军开始登陆。1904年3月21日,日第1军(约3万人,100余门炮,由黑木为桢大将指挥)首先在朝鲜镇南浦登陆北进。
与日本迅速取胜以控制中国东北的战略相反,俄罗斯的战略侧重于防御行动,旨在为增援部队通过跨西伯利亚铁路抵达争取时间。
●登陆辽东
1904年4月中旬,日军未遇抵抗就抵达鸭绿江左岸。在对岸防守的是俄军“东满”支队,由扎苏利奇中将指挥。扎苏利奇拥有近2万人、62门炮,占领阵地已经1个半月,但没有加强防御工事。部队分散配置在宽大的正面上,对敌人可能进攻的方向胸中无数。只构筑一道绵长的堑壕,并且几乎不加伪装。占总兵力约半数的预备队配置在10公里以外。炮兵阵地完全暴露。
1904年4月30日夜间,日军发动进攻,企图迂回俄军左翼。1904年5月1日在九连城展开激战。俄军以炮火和反突击抵抗日军的进攻。但日军兵力占优势,其火炮从隐蔽阵地上发射,压制了俄军炮火。扎苏利奇害怕被包围,下令向辽阳撤退。东西伯利亚第11步兵团被陷入优势日军的包围圈,经替战突围,伤亡惨重。这是俄军在地面作战中首次失利。扎苏利奇部队的撤退,为日军进入东北打开了大门。日第1军立即前出凤凰城地区,准备向辽阳方向进军。
与此同时,日第2军(4个师,约4万人,216门炮,由奥保巩大将指挥)于5月初在辽东半岛东南貔子窝登陆,企图从北面攻占旅顺。1904年5月底,第2军进抵金州。在该地区担任防御的是俄军第4步兵师,负责掩护旅顺以北的接近地。这个师共1.8万人(131门炮,由福克将军指挥),但只派出1个团(3800人)在阵地上,其余都作为预备队,距前沿10-12公里以外。日第2军以3个师投入进攻,兵力10倍于敌,火力5倍于敌,并可得到舰炮支援。在众寡悬殊的战斗中,俄国舰队主力按兵不动,只出动了两三艘舰艇加强俄军的右翼。辽东半岛俄军司令斯捷塞尔命令福克师放弃大连,径直向旅顺方向撤退。日军随即占领金州和大连,并向旅顺逼进。(俄日金州南山之战)由于旅顺地面部队司令康得拉钦科坚持利用旅顺外围有利地形设防,日军才被阻于旅顺以北25-30公里一线。日军各路登陆得手后,于1904年6月20日建立“满洲军总司令部”,以大山岩元帅任总司令,统一指挥各部日军。
鸭绿江之战以日本的胜利告终。在这场战斗中,第1集团军的总兵力为42500人,其中日军伤亡1036人。俄罗斯东部支队总共有大约2700人伤亡,包括大约500人死亡、1000人受伤、600名俘虏和24门野战炮中的21门损失。
南山会战
南山会战时间:1904年5月25日至5月26日
1904年5月24日,小川又次中将指挥日军进攻南山北边的金州城。尽管该城守卫仅为400名使用旧式火炮的炮兵,但两次攻破城门企图均以失败告终。日本于1904年5月25日5时30分单独发起进攻,最终突破防御并占领该城。
5月26日,安方奥保巩突袭了俄罗斯在大连以北15英里处的防御工事,切断了南面的道路,尽管击退了几次猛烈的日军进攻,俄军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位置。但日军伤亡惨重。
俄军方面的南山会战地图
1904年5月26日,奥保巩在近岸的日舰进行徐进弹幕炮击之后,指挥三个步兵师团发动进攻。俄军利用地雷、马克西姆机枪和铁丝网构成的障碍,重创了日军的反复攻势。到18时,经过九次尝试,日军仍未越过俄军固守的阵地。奥保巩已动用了所有预备队,双方的弹药皆消耗殆尽。
日军方面的南山会战地图
特列季亚科上校呼叫支援却未得到答复,不受约束的预备队正在全面撤退,他利用剩余的弹药储备执行福克大将的炮击命令。福克担心日军可能在他所处的位置和旅顺港的安全地带之间登陆,受到惊吓的日军第四师团在西岸的侧翼发起进攻。当福克匆忙逃离战斗时,他忘记向特列季亚科发出撤退命令,特列季亚科夫因此发现自己被包围,且没有弹药和预备对可用于反击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他只好命令部队退至第二道防线。到19时20分,日本国旗已飘扬于南山山顶。特列季亚科夫表现出色,在战斗中仅损失了400人,在撤退至旅顺港附近的主要防线时,由于未受到支援,再度损失了650人。
俄军人在战斗中共有约1400人死亡、受伤和失踪。日军虽获胜却损失惨重,至少有6198人伤亡。在739名死者中,包括乃木希典大将的长子。日军在战役期间发射了34000发炮弹,这比在整个甲午战争的炮弹消耗量还要大。
得利寺之战
得利寺之战时间:1904年6月14日至15日
辽东半岛军占领熊武城
日军第二军登陆后,以第二、第四两个师团4万人沿南满铁路北上。日军第二军的行动使旅顺口陷于孤立,沙皇促令俄国满洲陆军总司令库罗巴特金乘日军立足未稳之际加以攻击。
这场战斗以炮战开始,这证明了日本火炮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精度上的优势。俄军新型PutilovM-1903野战炮首次在这场战斗中亮相,但由于缺乏对乘员的训练和高阶炮兵军官的观念陈旧,效果不佳。最好的日本大炮似乎在整个战斗中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奥库向北推进他的部队,前往俄罗斯据点。斯塔克尔伯格那天有合理的胜利前景。俄罗斯人拥有制高点和野战炮兵。然而,奥库并没有与沿着山谷直接冲向俄罗斯防御工事的守军合作,而是作为佯攻推进第3和第5师作为佯攻,同时迅速向西机动第4师以包围俄罗斯的右翼。尽管俄罗斯前哨发现了这一动向,但雾蒙蒙的天气使他们无法及时使用日光仪向斯塔克尔伯格发出警告。
这次战役,日军胜利,俄罗斯的总伤亡人数至少为3,500(477人死亡,2,240人受伤,754人失踪),尽管有人估计数字高达10,000;官方记录为3,500。日军伤亡总数仅为1,163人(217人死亡,946人受伤)。
常陆丸事件
常陆丸事件时间:1904年6月15日
沉没的“常陆丸”
常陆丸事件是日俄战争期间的一次海上武装冲突事件。事发时俄罗斯帝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一支分舰队突袭了日本的军用运输船队,击沉常陆丸,击伤佐渡丸,搭乘常陆丸的1000多名日军士兵随船同沉。事发后日本各地掀起了轩然大波,民间对日本海军的批评达到了新的高度。受本次事件的刺激,日本海军加强了对朝鲜海峡和日本附近海域的巡逻和封锁。
这次事件,俄国胜利,日本2艘船沉没1艘受损约1400人死亡。俄国没有任何损失。
摩天岭战役
摩天岭战役时间:7月3日到7月4日与7月17日
日俄战争期间的一场小型陆战,日本帝国方面由黑木为桢指挥11000人对阵俄罗斯帝国费多尔·凯勒指挥的25000人,地点为东北辽东半岛摩天岭(本溪满族自治县连山关镇),期间凯勒阵亡,日本方面获得胜利。俄军向析木城(今辽宁析木)全面撤退。
日军于7月13日进入摩天岭口。沙俄有1213人死伤,日本有355人死伤。
大石桥之战
大石桥之战历史地图
大石桥之战时间:1904年7月24与7月25日
●7月24日事件
战斗于1904年7月24日05:30开始,进行了长时间的炮兵决斗。随着气温飙升至34°C以上,俄罗斯人开始受到酷热的影响,许多人因穿着厚厚的冬季制服而因中暑而倒下。紧张的斯塔克伯格反复询问扎鲁巴耶夫是否退出;然而,扎鲁巴耶夫建议他更愿意在夜色掩护下撤退,而不是在炮击中撤退。到中午,日本步兵开始探查攻击。
然而,到了15时30分,日军因俄军强大炮火而伤亡惨重,只能成功地将俄军从一些顽固的前沿阵地赶走。尽管数量众多,但俄罗斯的火炮射程远,射速高。双方在16:00前投入预备队,战斗一直持续到19:30。到一天结束时,日本人只剩下一个团预备役,而俄罗斯人仍有六个营。日军在俄罗斯优势火炮面前的失败鼓舞了守军的士气。然而,就在日本人准备第二天重新进攻时,俄罗斯人却准备撤退。
●7月25日事件
7月24日夜幕降临后,上田有泽中将要求允许他进行夜袭。获得许可后,在22:00第5师在俄罗斯左翼移动,迅速超越了俄罗斯第二和第三防线。03:00,日军第3师也进行了夜袭,很快攻占了前一天俄军防线最重要的关键山丘。日军炮火于06:40开火,但炮火未还。08:00,日本第六师开始前进,日本第四师紧随其后。到13:00,日军占领了剩余的俄军阵地,扎什桥镇落入日军手中。
大石桥之战,日本胜利,双方都约有1000伤亡。
析木城之战
析木城之战时间:1904年7月31日
是日俄战争一个较小的路地战争。
俄罗斯军队不分昼夜地顽强抵抗优势力量。日军第5师与安方奥将军派遣的第2军第3师的一个支队会合,日军因此处于包围俄军的位置。1904年7月31日23:00,扎苏里奇将军执行阿列克谢·库罗帕特金将军的常备命令,撤回海城,日军因此得以会合,向北推进辽阳。
西木城之战,俄军伤亡1217人,日军伤亡836人。
旅顺会战
旅顺会战时间:1904年8月1日到1905年1月2日
旅顺争夺
只要旅顺继续掌握在俄国手中,它的舰队就随时可威胁在“南满”登陆的日军的海上交通线。不占领旅顺,日军无法在东北进行大规模的地面作战。因此,在将近1个月的时间内,日方积极准备对旅顺的第2次进攻,专门编组了执行这项任务的第3军(第2军已奉命北上),任命乃木希典为军长。此人甲午战争时担任旅长,曾一举攻克旅顺。第3军所配备的火炮大部分是攻城炮。
日军炮击旅顺要塞
与此同时,尼古拉二世也指示远东俄国陆军总司令库罗帕特金发动攻势,责成他“对旅顺的命运负责”。圣彼得堡警告库罗帕特金说:如丢掉旅顺,“将是新的最沉重的打击,不仅有损于俄国在远东的政治军事威望,而且有损于在近东、中亚和欧洲的政治军事威望。无疑,俄国的敌人将利用这一点尽可能使我们为难,而朋友则将把俄国视为软弱的同盟者而加以抛弃。”在沙皇政府的压力下,库罗帕特金勉强派出1个军(施塔克尔堡指挥的西伯利亚第1军)南下支援旅顺。
1904年6月14至15日,库罗帕特金的部队在得利寺、瓦房店地区与日第2军遭遇,俄军一败涂地,狼狈退却。从此旅顺与东北俄军主力的联系被完全切断。日军为进攻旅顺,必须确保第3军后方的安全,使它不致遭到集结于辽阳以南地区俄军的打击。因此,1904年6月下旬,第1、第2、第4(从大孤山登陆)3个军开始向辽阳方向移动,企图牵制俄军于该地。1904年6月26日起,日军恢复了辽东半岛上的军事行动。但占领了横山等制高点以后,又转入防御,等待增援。1个月后,日第3军恢复对旅顺的攻势。此时,防守旅顺外围各隘口的俄军第44、第7两个师,兵力约1.6万人,火炮70门,另有战舰支援。但在斯捷塞尔指挥下,节节败退。1904年7月30日,俄军放弃旅顺外围最后一道天然屏障——狼山,福克师在该处一共只坚守了半天。当日,俄军开始撤进要塞。甚至连日本人也没有估计到俄军退却如此之快。
从战争爆发到1904年7月底近半年中,旅顺要塞的防御有所加强。守军增到4万人,炮646门,机枪62挺。海军有战舰38艘。但物资储备不足以应付长期围困。例如炮弹,平均每门炮只有400发。防御工事不坚固,伪装不严密。特别是指挥无能。负责旅顺防务的斯捷塞尔是个常败将军,他从金州失守开始,就主张放弃旅顺外围一切要地,退入要塞,等待增援。甚至库罗帕特金也感到此人不宜继续担任指挥,曾命令他将指挥权交给斯米尔诺夫将军。但斯捷塞尔对斯米尔诺夫隐瞒了电报,以致后者直到战争结束以后才知道对自己的“任命”。舰队司令威特赫夫特也强调敌强己弱,拒绝出海,始终龟缩在港内。
包围旅顺的日军兵力达6万人,火炮400门(其中攻城炮198门),机枪72挺。同时,日方以舰队(52艘战舰)封锁了港口。
1904年8月7日,日军发动进攻。首次攻占要塞外围前沿制高点——大孤山和小孤山。日军以12个营对俄军3个营。双方为争夺这两个战术要点激战了4天。最后高地落入日军之手。1904年8月10日,俄国舰队奉阿列克塞耶夫之命,试图突破封锁,开往海参崴。但由于威特赫夫特准备不周,指挥失当,与日舰队遭遇,当场战死,其余舰只被迫缩回基地;部分舰只逃到中立国港口,被解除武装(日俄黄海海战)。1904年8月12日,俄海参崴分舰队在蔚山海战中被日军上村彦之丞的第二舰队摧毁,1904年8月19日,日军对要塞发动首次强攻,昼夜突击,双方激战到8月24日。日军夺占了一些前沿工事,但伤亡约2万人(占总兵力1/3),士气低落,自伤者大有其人。俄军也伤亡3500人。至此,日军放弃了迅速攻占旅顺的打算,改取长围久困之计。
旅顺陷落
日方鉴于自己兵力不足,而俄国增援部队源源开到远东,战争旷日持久对己不利。出路是把困在旅顺的第3军解脱出来。同时,俄国波罗的海舰队正在东调途中,一旦与远东舰队会合,实力将超过日本舰队。因此,日本统帅部利用沙河会战后俄军按兵不动之机,将全部后备力量投入对旅顺的攻击,力争尽快夺取旅顺。
日俄高级将领在水师营会见
早在1904年8月日军首次强攻旅顺受挫之后,就加强了第3军的兵力,运来11英寸口径的攻城炮(该种11英寸的榴弹炮射程达到1万码约合9144米),炮弹重达550磅(约合249.5千克),飞行中发出特殊的轰鸣,而被别称为“火车弹”,在旅顺外围构筑了炮兵阵地和平行壕,对俄军的防御工事步步进逼。1904年9月19日,日军发动第2次强攻,迨至1904年10月30日,发起了第3次强攻,但仍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大山岩命令乃木希典交出指挥权。暂时由总参谋长儿玉源太郎指挥,儿玉对炮兵的运用远远强于乃木,经过调整部署后,一天就攻克了203高地。高地的陷落,基本上决定了旅顺战局的命运。日军在高地上建立观察哨,校正炮兵射击,以海岸防卫用的280毫米大口径榴弹炮轰击俄国舰队。
1904年12月15日,被俄国人称为旅顺俄军防御“灵魂”的康得拉钦科将军毙命。
1905年1月2日俄方正式签订投降文书。此时俄军尚有官兵3.24万名,火炮610门,炮弹20.3万发。整个旅顺战役过程中,俄军损失4.4万余人,日军损失约6万人。
旅顺争夺战是日俄战争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只要旅顺牵制着大量日军,只要旅顺口的俄国舰队还存在,日军就无法决定战争的结局。如果俄国欧洲地区的舰队东调,还可能改变海上形势,并切断日军海上补给线。因此日军不惜重大代价攻取旅顺,归根到底是解决日俄战争的根本问题——制海权。
黄海海战
黄海海战时间:1904年8月10日
日本旗舰三笠号
1904年2月10日,是日俄战争期间两国第一次正面的海上冲突,日本联合舰队的鱼雷艇奇袭驻旅顺口外锚地的俄国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爆发。双方在旅顺港外都制定了相应的水雷封锁战术,双方有多艘战舰触雷沉没。4月18日俄太平洋舰队的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触雷沉没,舰队司令斯捷潘·马卡罗夫(战争爆发后接任)战死,从此俄军丧失了争取黄海制海权的自信心。
1904年2月10日8点45分,俄舰出港,向海参崴突围。此前,日舰队已经觉察到俄舰队的突围企图,提前在山东半岛外的黄海海面游弋,实施封锁。
1904年2月10日12点左右,双方距离约10海里,日舰队企图从前方横越俄国舰队(占领“丁”字射击阵)。
1904年2月10日12点10分,俄舰队采取回避交战的方针,力图以机动突围,俄舰队向左转,航向朝北与日舰队相对航行。
1904年2月10日13点左右,双方开始交火。稍后俄舰队转向突破了日舰封锁,与日舰队脱离炮火接触,向东南方向逃逸。
1904年2月10日16点30分,日舰队利用航速优势追上俄舰队,与俄舰队平行航向进行炮战。俄舰队集中打击日舰队旗舰三笠号,因为其装甲防御力高造成损害不大。
“诺维克”沉没
1904年2月10日17点40分,日舰命中俄旗舰皇太子号的舰桥,击毙指挥官维佐弗特(又译威廉·维特捷夫特)少将,皇太子号因操舵装置被毁,向右偏转,俄舰队失去了指挥,无法保持战斗队形。夜幕降临,日舰队驱逐舰和鱼雷艇准备夜袭。俄舰队无法统一行动,开始溃散。大部分俄舰逃回旅顺。
俄舰队突围行动失败,损失包括舰队司令在内的168人,日方伤亡208人。除旗舰皇太子号以及2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逃往中立国外,大部分退回旅顺的俄舰再没有尝试突围,战舰的火炮被拆下安装在俄军陆上的阵地,水兵则被编进陆军守备部队。随着旅顺的失守,驻守旅顺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俄罗斯太平洋中队不再干预战斗。
蔚山海战
蔚山海战时间:1904年8月14日
蔚山海战是日俄战争中两国在黄海海战(1904年8月10号)之后仅4天爆发的一次较小规模的海上冲突。
8月12日,俄海参崴分舰队南下对马海峡,接应驻旅顺的俄国太平洋舰队突围撤往海参崴(该舰队已于8月10日被击溃)。
1904年8月14日,蔚山海战打响,5点20分,日舰开始炮击。日舰在数量、火力、航速方面占有优势。俄舰试图突破日舰拦截。位于舰列末尾的俄舰留里克号在日舰重点打击之下舵机受损脱离队列,丧失战斗力。俄舰试图救助留里克号,最后放弃。8点30分,俄舰格怒吼者号、俄罗斯号通过不断机动突破日舰堵截。日舰磐手号受伤先行返航,吾妻号发生故障,最终日舰放弃追击。留里克号为避免被日舰俘虏自沉。
第二舰队的6艘日本巡洋舰击溃了俄国舰队。此役,日有1艘巡洋舰造成轻微损坏。44人死亡71人受伤。俄有一艘装甲巡洋舰沉没,另外两艘受损,329人死亡617人受伤。蔚山海战击溃了俄国的袭击舰队。此后俄国再无力对日本沿海地区进行有效的破袭作战。
宗谷海战
(科尔萨科夫)宗谷海战时间:1904年8月20日
辽阳之战
辽阳之战时间:1904年8月25日至9月5日
●双方形势
辽阳会战中俄军使用的观测气球
日军强攻旅顺的同时,正在准备辽阳会战。原拟攻克旅顺,抽出第3军用于辽阳方向。第3军抽不出来,而推迟辽阳会战又于整个战局不利,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俄国援军将从俄国腹地源源赶到。为此,必须抓紧时机,以现有兵力第1、第2、第4军一举歼灭集结于辽阳地区的俄军主力。虽然日军兵力火力都占劣势(以13.5万人、474门炮对16万人、592门炮),但前一阶段作战已摸了俄军的底,增强了以少胜多的信心。
俄国国内形势的发展,要求俄军在辽阳地区夺取军事上的重大胜利。当地俄军经过长期准备,储备了大量作战物资,条件比较有利。库罗帕特金扬言“宁死不从辽阳后退”,他决定依托前沿工事,抗击和疲惫进攻的日军,然后转入反击。这就是说,俄军拥有优势兵力火力而采取消极等待的方针,一开始就把主动权给了敌人。
辽阳地区俄军防御成3道阵地。第1道阵地(前沿阵地)全长75公里,位于辽阳以南和东南约30公里。第2道阵地全长22公里,距辽阳约8公里。第3道阵地紧靠辽阳城。全长15公里。这3道阵地,特别是第1道阵地,纵深小,翼侧暴露,工事构筑计划都没有完成,无法抗击日军的进攻。
●两军部署
到1904年8月23日,俄军按计划进入阵地,部署如下:右翼为南部集团(扎鲁巴耶夫指挥的3个军);左翼为东部集团(比尔德林格指挥的2个军),辽阳以东还有几个军。另外2个军作为预备队:辽阳、奉天各1个军。占领阵地的各个军,又分别以40-50%的兵力作为预备队,这样一来,实际上投入战场的俄军兵力就不多了。
日军部署与此不同,它把全部兵力投入战场,不留任何预备队,因此它在总兵力对比上是劣势,但在俄军两翼却造成了兵力优势。日军的计划是对俄军实行围歼。第4军从正面进攻,牵制俄军主力;同时第1、第2两个军分别从东西两面迂回俄军左右两翼,以右翼为主攻方向。这是一个以少数包围多数的大胆计划。
●战况
辽阳会战始于1904年8月24日,日第1军对俄军东部集团实施两翼迂回,企图把俄军的注意力吸引到左翼,迫使库罗帕特金把他的预备队调到左翼,从而削弱其右翼,为日军第2、第4两个军进攻俄军右翼(主攻)创造有利态势。
俄军左翼的战斗一开始就很激烈。日方利用俄军暴露的翼侧,决定对西伯利亚第3军实施两翼迂回。为此,日第1军左翼的1个近卫师,在俄军部署中打进楔子,来到了西伯利亚第3军的翼侧。为增援西伯利亚第3军,俄方立即投入预备队,其中包括马尔丁诺夫上校指挥的1个团。该团在行军途中获悉日军已来到了西伯利亚第3军的翼侧,马尔丁诺夫不等命令,主动改变行动方向,转向西面,从高粱地隐蔽机动到日军近卫师的翼侧,突然以刺刀白刃战打退日军近卫师,形势转而对俄军有利。这是俄国军官发挥主动性的罕见的一例。但俄军东部集团指挥部不敢利用这一有利形势扩张战果,坐失战机。
1904年8月26日,日第4、第2军开始进攻掩护通往辽阳的最捷径的俄军。中间突破受阻之后,日军缓慢迂回俄军右翼。库罗帕特金担心俄军有被全部包围的危险,乃下令全线撤至第2道阵地。俄军撤至第2道阵地后,仍保持原来的部署,大部兵力作为预备队,在一线展开的兵力不过40%,打法也仍然是等待日军进攻。日军的兵力部署也大体如前,企图也仍然是围歼俄军。但接受前一段作战的教训——各路部队攻击时间不统一,使俄军可以自由机动其预备队,于8月30日以3个军的全部兵力同时发起进攻。俄军以机枪、火炮和刺刀顶住各路日军的进攻。双方激战1整天,日军被迫后撤。
日军正面进攻受阻,乃于当日(30日)夜间,派第1军部分兵力(1.8万人)偷渡太子河(到达右岸),31日晨迂回俄军左翼(5万余人),与此同时加强对俄军右翼的进攻。1904年9月1日整天,俄军准备反击日第1军,为此在左翼集结了3个军,企图以迂回动作将日第1军压迫到太子河歼灭之。反击定于1904年9月2日开始。但在1904年9月1日夜间日军进攻俄军左翼集团,占领了该方向一系列重要的战术要点,其中包括时官屯及其北面的小高地馒头山。在这种情况下,库罗帕特金决定在实施全面反击之前,首先夺回馒头山。为此分别从各个师抽出7个步兵团,154门炮。但这支临时拼凑的部队缺乏强有力的统一指挥,战斗的重担实际上落在伊斯托明指挥的1个团头上,该团下辖7个营,其中3个营是从其他团抽调的。伊斯托明不顾当时的条令和习惯作法,将7个营中的5个营编入战斗队,预备队只留2个营。战斗于9月2日19时打响,一直在黑暗中进行,双方激烈争夺。俄军一度收复馒头山,但在日军反击下,陷于一片混乱,仓皇溃逃。
●结果
时官屯—馒头山战斗的失利,使库罗帕特金有了放弃反击计划的借口。他不了解当时日军已投入全部兵力,并且遭到重大损失。鉴于第1军单独与俄军强大集团相对垒,处境不利,日方决定1904年9月3日晨将第1军撤回太子河右岸。就在日军行动之前2小时,库罗帕特金命令俄军放弃辽阳,退守奉天(在辽阳会战中白白损失2.7万人)。到会战结束时,俄军大部分预备队始终未投入战斗。1904年9月3日俄军向奉天撤退时,日军无力组织追击,直到1904年9月4日才小心翼翼地进入辽阳。此役,日军损失约1.4万人。
沙河之战
沙河之战时间:1904年10月5日至17日
《沙河之战》
沙河会战是日俄战争中规模第二大的陆战。随着远东俄军在辽阳之战失败后的形势越来越不利,沙皇挽回旅顺口和俄罗斯帝国的声誉。为此,他下令在满洲的俄罗斯军队总司令阿列克谢·库罗帕特金将军改变战争进程。日军投入兵力170000人,俄军投入兵力210000人。
在这种情况下,日方决定在沙河地区转入防御,等待第3军尽快从旅顺解脱出来,北上增援。同样,库罗帕特金虽然拥有相对兵力优势,也不急于发动反攻,仍然是依托既设阵地等待日军进攻。但沙皇政府迫于俄国国内革命运动的高涨和辽阳会战后国内对战争的不满情绪,要求库罗帕特金发动攻势,解旅顺之围,借以挽回帝国的“荣誉”,提高沙皇政府一落千丈的地位。
沙河会战
库罗帕特金制订的进攻计划,是对浑河与太子河间之敌实施攻击,并占领太子河右岸,实际上就是把日军赶过太子河。俄军分左右2个集团:左翼3个军,由施塔克尔堡指挥,向本溪湖方向实施主攻;右翼2个军,由比尔德林格指挥,缓慢地向沙河方向前进,任务是把主攻方向的敌人吸引过来。另以3个军作为预备队。左右两集团的进攻正面共50公里,总的进攻速度,每昼夜不超过5公里。这个计划主攻指向山地,而俄军没有进行山地战的准备,特别是缺少山炮。更糟的是,俄方进攻的准备工作不隐蔽,被日方发觉完全丧失了突然性。
日军统帅大山元帅决定将计就计,首先利用对俄军不利的山地地形,以防御战消耗、疲惫俄军,然后投入新锐力量,转入进攻,猛攻俄军中央和右翼,一举歼灭东北俄军主力。
俄军进攻于10月9日开始,战斗以日军拦截开始。由于日军感知到了俄军的进攻,在压倒性的兵力差异的情况下,对俄军进行了有效防御,造成了巨大损失。随后日军进攻俄军,俄军撤退至沙河北岸。日军试图进一步进攻,但在遭到俄军的反击后撤退。
1904年10月10日,俄军又集中全军主力,从日军左翼向东北方向的敌人发起总攻。这次进攻因与猛插俄军右翼的骑兵第2旅(旅长闲院宫载仁亲王)相配合,结果俄军不得不于1904年10月12日开始全面退却。日军立即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转入进攻,日军这一行动,导致一系列激烈的遭遇战。在某些情况下,遭遇战不仅昼间进行,而且夜间也进行。夜战中,双方均不使用炮兵,部队以密集队形投入攻击,士兵胳膊挨胳膊,大多数场合夜战以刺刀白刃战告结束。为识别敌友,俄军士兵袖缠白布带。这种激烈的遭遇战持续至1904年10月15日。日军进展不大,只是在某些地段将俄军顶回沙河地区。大山岩决定在既得阵地上转入防御。
与此同时,库罗帕特金决定1904年10月16日晨在自己右翼发动进攻,以恢复在沙河左岸的原态势。但15日夜间,日第二军奥保巩部以奇袭攻占俄军左翼第1军地段内具有决定意义的制高点万宝山(位于沙河堡地区)。日军占领该高地,就造成了突破俄军防御中心的威胁。因此,库罗帕特金放弃原定进攻计划,令第1军不惜一切代价夺回该高地。经16至17两日激战,俄军以伤亡3000人的代价夺回了高地。日方伤亡1500人。双方各自巩固既得阵地,加修工事,互相对峙,偶尔出动侦察部队或进行炮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05年1月奉天会战为止。
沙河之战双方战略上未分胜负,俄军向奉天撤退。俄军5084人死亡,30506人受伤和炮击,4869人失踪。 [40] 3951人死亡16394人受伤。
黑沟台会战
黑沟台会战时间:1905年1月25日–1905年1月29日
日俄双方对比,俄军在兵力和火炮方面均占优势,库罗帕特金计划用第2集团军(5个军126个步兵营、162个骑兵连439门炮)共10万人担任突击,任务首先是占领奉天西南约40公里的一个村子沈旦堡(三叠铺)。库罗帕特金认为该村是日军整个阵地的关键。而这个方向上的日军,实力却异常薄弱,仅以骑兵第一旅团的秋山好古部8000人警戒宽大正面。二十五日来攻的俄军有:黑沟台方面的2个师(由32个步兵营编成),沈旦堡方面的1个师(由16个步兵营编成)和向日军左侧插过来的米舒钦柯骑兵军(72个骑兵连)。被包围的日军秋山好古部率先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了机枪,把冲锋的哥萨克骑兵打的尸横遍野。大山总司令官十分重视战况的发展变化,在紧急调动位于后方的第8师立见尚文立即奔赴黑沟台的同时,也从各条战线抽调可能抽出的兵力,编成临时预备队进行反击。1月26日至28日,日军西翼的各部队进行了浴血奋战。立见尚文部子弹全部打光,被迫进行了一场世界最大的白刃突击战,突破了俄军对秋山旅团的包围,1月29日拂晓,以临时预备队的第5师,在由柳条口至长滩的西北方向上,分割攻击敌人阵地,以期各个击破黑沟台以南之敌。又一次由于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官缺乏果断,丧失了千载难逢的好战机。由于他担心俄军第2军可能会遭到分割包围。因而没有积极扩大黑沟台方面的战果。特别是由于日军部署在中央位置的部队(主要是第2军)的牵制活动,进一步增加了作战正面的危机感,以至几次拒绝俄军第2军司令官的增援要求。结果,不但停止了对黑沟台方面日军的进攻,而且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日军渡过了一次最大的危机。
黑沟台会战胜负无定论,俄军约10600人伤亡,日军约9300人伤亡。
奉天会战
奉天会战时间:1905年2月20日至3月10日
●性质
奉天会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地面战役之一,也是日俄战争中最后的决定性战役。
●过程
旅顺陷落和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被歼,使日本获得完全的制海权(至少在俄国欧洲舰队到达之前)。日方竭力利用这一有利的形势,围歼东北俄军于奉天地区,胜利结束战争。因此,日军统帅部迅速将第3军转移至奉天,同时新编第5军(鸭绿江军)也向奉天开进。
奉天会战前期
随着日军第三军乃木的到达和第5军的编成,日军已经集中了25万人,大山岩决定进攻已经集中在奉天的37万俄军,由于日军主攻方向是俄军右翼,它要迫使库罗帕特金把预备队从右翼调到左翼来。为此,1905年2月23日,日军右翼第5军川村景明部率先从太子河上游地区北进。在第1军支援下,开始迂回俄军第1集团军右翼。这一行动,完全出乎库罗帕特金意料之外,他立即将右翼预备队42个营(属西伯利亚第1军)调去加强左翼,而这正是大山元帅所求之不得的。
1905年2月27日,日第2、第3两个军开始迂回俄军右翼,实施主要突击。这一着使俄军陷入了困境:在绵延约100公里的战线上,俄军右翼的预备队只剩下1个师。俄国第2集团军要对付日本2个军(约96个营、288门炮对133个营、468门炮),而且右翼挨打的同时,左翼2个集团军按兵不动。第2集团军被迫收缩阵地。此时,库罗帕特金又决定把预备队从左翼调回右翼。部队来回折腾,疲于奔命。
库罗帕特金决定对迂回其右翼的日第3军乃木希典的侧后发动反突击,为此从左翼2个集团军抽出若干连、营、团,匆忙编组一支混合部队,由考尔巴斯统一指挥。反突击预定于3月4日开始。3月4日,日第3军已经接近奉天以北的铁路线,情况紧急。但考尔巴斯声称部队没有完成集中,将原定的反突击日期推迟到3月5日,当时他指挥的第2集团军总兵力为120个营(8万人),俄军进行了几次毫无效果的血战,3月7日停止行动。反突击没有奏效。日第3军继续向奉天以北迂回。
在此期间,日军从3月1日起对俄军左翼也加强了进攻,在俄国第1集团军抗击下,进展不大。但3月5日考尔巴斯发动反突击时,俄军左翼2个集团军按兵不动。3月7日,库罗帕特金命令这2个集团军放弃沙河阵地,撤到浑河以北。他采取这个决定,是企图缩短战线,抽出部队加强右翼,并以新的反突击防止日第3军前出到奉天以北的铁路线。
日军侦查骑兵
但是,俄军3月9日对日第3军的反突击又没有奏效,同时,放弃沙河阵地的俄国第1、第3两集团军来不及在浑河上构筑坚固阵地。在这种情况下,3月9日,日军突破俄军第1集团军防线,开始从左翼迂回奉天。同日,日第3军从右翼迂回俄第2集团军,来到该集团军后方。
这样,东北俄军处于被包围的危险之中。3月9日夜间,库罗帕特金下令向铁岭撤退。撤退的情况相当混乱:骑兵(未参加会战)先于步兵和炮兵撤退,辎重堵塞了道路。部队失去指挥,又遭到日军炮击,后卫陷入日军包围之中。但日军也无力追击。1905年3月11日,日第1、第3两军在浑河地区会师。此时俄军主力已逃脱包围,随后在四平街占领阵地,直到战争结束。
俄军的损失将近90000人,以及大部分的补给物资、火炮和重机枪。由于惧怕日军的进一步进攻,库洛帕特金命令将铁岭付之一炬,然后将剩余的部队10天内向北撤退到四平,并在那里建立了一条新的防线,以对抗日军新的进攻。但是,库洛帕特金没有坚守防线太久,很快他指挥俄军完全撤出了这一地区。日军损失了75000人,并缴获了俄军58门火炮,不过相对俄军,日军的伤亡人数更多。
●意义
随着俄军奉天会战的失败,俄罗斯帝国的势力被逐出了中国东北。至此,日俄战争中陆上的战斗基本结束了,而整场日俄战争最终终止于之后的对马海战。
日本帝国的胜利震动了欧洲,虽然俄罗斯帝国拥有更多的人力和资源,却被日本反转击败了。战争首次证明了欧洲军队不是不可战胜的,甚至有可能被完全击败。沙皇政府恼怒于战争中俄军指挥官的失职与不作为,同时也非常沮丧而不得不将战略重心再次转移到巴尔干地区,由此最终变成了接下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引子。
继奉天会战后,由于严重的伤亡,日俄双方没有再发生大的地面战斗。
对马海战
日本路线图
对马海战时间:1905年5月27至28日
日俄对马海战形势
日俄战争中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在对马海峡进行的一场海战。 [42] 日俄战争初期,沙皇政府决定从波罗的海舰队(后来加上黑海舰队)抽调舰船,编组“太平洋第2分舰队”,开往远东增援。这支混合舰队拥有各型主要战舰38艘,辅助舰船约20艘,下编两个大队(后来又增加1个大队),由罗日杰斯特温斯基海军中将统一指挥。这支仓促拼凑的舰队,某些舰只尚未完全建成就出海,边航行边安装。官兵战术技术水平低,有的甚至缺乏起码的训练,通信联络靠德造无线电台,德国技术员一走,电台即形同废物。官兵矛盾很深,士气低落,特别是黑海舰队水兵受过革命思想影响,具有反抗精神。
日本战术阵型
1905年5月25日,俄国舰队从台湾附近出发,26日到达上海附近,27日清晨进入对马海峡,钻进了日本舰队的包围圈。 俄国舰队战舰新旧混杂,性能差距导致全队列最高航速只有11节;日本舰队主力全队列最高航速可达16节,机动能力占有绝对优势。
对马海峡海战期间,东乡平八郎在三笠号战舰上指挥战斗
两舰队相距7,000米时,日先导舰三笠号调头完成,俄舰开始炮击。14:10时,两舰队相距6,400米、全部日舰调头完成。14:12时,两舰队相距5,500米、三笠号右舷被击中。14:18时,两舰队相距4,600米、日舰齐射俄先导舰苏沃洛夫公爵号。14:35时,日本联合舰队(航向东南偏东)将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前进路线完全封锁,形成“丁”字射击阵。14:43时,俄舰苏沃洛夫公爵号、奥斯利雅维亚号相继受到重创脱离战斗。俄舰队队形混乱,一开战就失去了指挥,胜负已定。14:50时,俄舰亚历山大三世号带领俄国舰队(航向正北)试图脱离战斗。14:58时,日本第一分舰队从东北方一起调头。15:05时,日本第一分舰队(航向西北)与第二分舰队一起夹击俄舰。15:10时,俄舰奥斯利雅维亚被击沉、苏沃洛夫公爵号逃脱。俄舰队以亚历山大三世号为先导舰,不断的掉转航向试图躲开了日舰炮火的致命攻击。16:30时,日本第一分舰队失去了与俄舰的目视接触。17:28时,日本联合舰队(航向正北)继续追击俄舰。18:00时,两舰队相距6,300米、炮击再度开始。19:03时,俄舰亚历山大三世号被击沉。19:20时,俄舰苏沃洛夫公爵号、博罗地诺号被击沉。20:30时,日本雷击舰展开夜间鱼雷攻势。俄舰拉季米尔·莫诺马赫号、纳瓦林号和伟大的西索亚号相继沉没。
对马海战,俄国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日本海军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仅以损失3艘鱼雷艇的代价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并摧毁了俄国最后的海上力量。对马海战其影响力不仅局限在军事方面,直接左右了俄国、日本两个国家的命运。曾经处于世界前列的俄国海军一蹶不振,海战的失败动摇了俄国沙皇的统治。日本通过此战,为3个月后的《朴茨茅斯和约》的订立铺平了道路,从此进入了世界海军强国的行列,成为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国家。
库页岛之战
库页岛之战时间:1905年7月7日至31日
库页岛之战是日俄战争最后之战。朴资茅斯条约缔结前,日本为了使讲和谈判有利进行,先行进攻俄国的库页岛。朴资茅斯条约缔结后,库页岛的北纬50度线以北归还俄国,以南割让成为日本领土。
占领库页岛是参谋次长冈外史就任次长之前的一贯主张。可是,1904年9月8日,长冈制定的桦太攻略方案变得不可靠。1905年3月22日在大本营召开了库页岛远征准备会议时,由于海军的反对,没能实现。
7月7日,侵略库页岛南部的亚庭湾岸(以后的大泊郡深海村女丽-梅丽登陆)。当时,南库页岛的俄军兵力只有1200人左右,为了转变为游击战,组成了5支游击队。日军在优势的战力背景下,于8日占领了科尔萨科夫,10日占领了乌拉吉米罗夫卡。12日,在乌拉基米罗夫卡西方的达利内埃村(日本名:丰原市西久保)附近的树林中,日本军队击破俄罗斯军队主力,俘获了200名俘虏。日军19人战死,58人受伤。16日,科尔萨科夫方面司令官阿尔奇舍夫斯基上校也投降了。然而,俄军帕尔奇赞部队在那之后持续了抵抗了一个月以上。
7月24日,日军在北库页岛亚历山大洛夫附近登陆。在北库页岛,有超过5000名俄军士兵,队长是官利普诺夫中将,但俄军虽然略有抵抗,但还是向岛的深奥部队撤退,因此日军在当天傍晚占领了亚历山大洛夫。7月29日,明治天皇赐予片冈七郎北遣舰队司令长官称之为“库页岛登陆”完全占领的基础的敕语。俄罗斯军队长官利普诺夫中将接受劝降,于7月31日投降。北纬50度线以北的部分库页岛返还俄国,以南则割让成为日本领土。
库页岛之战日本胜利俄军181人阵亡3270人被俘,日本未知。
战争结果
交战国 | |
俄罗斯 | 日本 |
战争结果 | |
负 | 胜 |
双方签订《朴茨茅斯条约》 | |
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黑山并入南斯拉夫王国并一直到在2006年脱离塞尔维亚和黑山,日本承认黑山,并签署和平协定结束了两国的战争状态,这场没有任何伤亡的战争持续了总共101年之久。 | |
伤亡人数 | |
43300–120000(总数范围) | 58000–86100(总数范围) |
(死亡人数)43300人 | (死亡人数)55655人 |
舰船损失 | |
98艘 | 91艘 |
伤亡人数
由于缺乏确认的死亡人数,消息来源并没有对战争造成的确切死亡人数达成一致。日军在战斗中死亡或因伤死亡的人数约为 59,000 人,另有约 27,000 人死于疾病,受伤人数在 6,000 至 12,000 人之间。据估计,俄罗斯军队的死亡人数从大约 34,000 人到大约 53,000 人不等,另有 9,000到19,000 人死于疾病,大约 75,000 人被俘。双方的死亡总数一般在13万至17万左右。中国有2万平民死亡。
经济损失
1903年俄罗斯帝国的国家预算为19亿卢布,发动战争的费用达26亿卢布,1905年12月23日,黄金短缺达到 4700 万卢布。日本共计耗费15亿日元,包括欠下8亿外债。而战争造成的损失超过6900万两银子。
条约
《朴茨茅斯条约》
●议和缔约
1905年5月,军事委员会召开会议,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报告说,在他看来,最终胜利需要10亿卢布的开支、大约20万的损失和一年的敌对行动。与此同时,与过去敌对行动相关的成本估计为20.82亿卢布经过深思熟虑,尼古拉二世决定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调解下进行谈判,从实力的立场上缔结和平(日本曾两次提出)。谢尔盖·维特被沙皇尼古拉二世任命,并得到指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同意任何形式的赔偿,也不会给“一寸俄罗斯土地”。但维特本人确信“赔偿”和领土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1905年8月9日,在罗斯福的调解下,和平谈判在美国朴茨茅斯开始。和平条约于1905年8月23日(9月5日)签署。
俄国全权代表谢尔盖·维特伯爵和日本全权代表外务大臣小村寿太郎开始议和谈判,经过十次会议,在美国等国的撮合下,双方于1905年9月5日,在《朴茨茅斯条约》上签字。
●条约内容
(1)俄罗斯帝国承认日本在朝鲜享有政治、经济及军事特权,俄国不得干涉。
(2)俄国将从中国取得的旅顺口、大连湾的租界权及其附属特权,转让给日本。
(3)俄国将所获得国南满铁路及支路、利权、煤矿等,无偿地转让给日本。
(4)俄国将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割让给日本,并同意日民在俄国沿岸的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经营渔业。
(5)日俄双方在各自的铁路沿线驻扎护路兵队,每公里不超过15名。
条约利害
该条约于1905年10月4日由日本枢密院批准。尽管日本通过条约取得了很多收获,包括得到了半个库页岛等,但这并不是日本民众原先预期中的结果,因为日本在最初的谈判中已要求俄国割让整个库页岛并赔偿军费等,一部分右翼积极分子更主张将伊尔库茨克以东的俄国领土割让给日本。这种落差所造成的挫折和不满情绪引发了同年的日比谷纵火事件,而桂太郎内阁亦于次年1月总辞。
条约保障
1905年12月22日,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主要内容为:清政府同意按日俄《朴茨茅斯条约》第五款及第六款,让日本继承俄国在此一切权利,同意将俄国在旅顺﹑大连的租借权、长春至旅顺的铁路及附属财产和煤矿转让给日本。而清政府受到刺激后建立东三省。日俄战争6年之后,辛亥革命爆发,清朝政权结束,中华民国成立。关东军仍驻扎在南满铁路附属地内。
战争评价
德国社会思想家罗莎·卢森堡认为此战的重要性对受压迫的阶层十分清晰: “日俄战争令所有人意识到就算是欧洲的战争与和平,它的命运并不决定在欧洲内,而是在世界和殖民地政治的巨大漩涡中。如果我不考虑俄国极权崩溃的即时效果, 这场战争的意义是社会民主主义。这场战争将国际无产阶级的目光回到世界在大政治和经济上的联系。
孙文:“我们认为俄罗斯败于日本可以被视为东方击败西方。我们视这次胜利为我们的胜利。”
战争影响
政治影响
·
沙俄
·
俄国在对日本的战斗中接连失败后,国内民众对沙皇管治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再加上经济发展停滞和蔓延在国民间的厌战气氛,群众的不满情绪终于在1905年1月22日的血腥星期日爆发。在不稳定的局势下,日本乘机派遣间谍到俄国国内煽动布尔什维克人进行革命活动,使俄国要继续进行战争变得非常困难。
·
日本帝国
·
战后,日本取得对南满的控制及稳固对朝鲜的统治。关东州租借地以及东清铁路长春以南段均由日本控制,关东军在内满洲开始驻扎。随着俄国的势力退出了远东政治舞台,远东局势得以缓和,日本政府为舒缓受战争影响恶化的财政,于1925年实行裁军计划。
·
朝鲜韩国
·
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日本与韩国签定第一次日韩协约,韩国任用日本政府推荐的财政及外交顾问。1905年日本与俄国议和后,俄国承认日本政府对韩国的指导及监督权,日本随即与韩国签定第2次日韩协约,将韩国的外交权移转给日本,使韩国成为日本的保护国,并设立统监府。1909年签定第三次日韩协约,取得韩国内政权并解散韩国军队,并于1910年被日本吞并。
·
清政府
·
日本以君主立宪小国战胜俄国那样一个专制大国,给清廷上下以很大震动。日本以君主立宪小国战胜俄国那样一个专制大国,给清廷上下以很大震动。朝野上下普遍将这场战争的胜负与国家政体联系在一起,认为日本以立宪而胜,俄国以专制而败。立宪之议遍及全国,盖过革命派之议流。加上日本于明治十五年曾派员赴欧洲考察宪政。清廷于1905年派载泽、端方等大臣出洋考察。1906年,出洋考察大臣先后回国,上书指出立宪有三大利:“一曰皇位永固,二曰外患渐轻,三曰内乱可弭”,建议进行“立宪”。但是,他们指出,“宣布立宪,不过明示宗旨为立宪预备,至于实行之期,原可宽立年限。日本于明治十四年宣布宪政,二十二年始开国会,已然之效,可仿而行也”。于是,1906年9月1日(光绪32年),慈禧太后颁发了《宣示预备立宪谕》,开展“立宪运动”。
经济影响
·
沙俄
·
1903年帝国的国家预算为19亿卢布黄金,发动战争的费用达26亿卢布,而战争造成的损失——另外40亿卢布黄金。为军费开支和消除经济损失的措施需要黄金,导致俄罗斯货币黄金储备减少,并引发了人们对保留纸币兑换黄金的可能性的怀疑。这些怀疑是由像L.D.托洛茨基这样的鼓动者激发的。1905 年 12 月 2 日,在一些报纸上刊登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和圣彼得堡工人代表委员会的《金融宣言》:“国家银行的黄金储备微不足道......如果所有交易都需要兑换金币,它就会化为灰烬。” 托洛茨基提议“要求为所有交易以黄金支付工资和薪金”。“帝国的货币和金融体系处于崩溃的边缘,因为没有外国贷款,它必须超过国家银行的发行权,停止交换黄金。1905 年 12 月 23 日,黄金短缺达到 4700 万卢布。有关于俄罗斯可能破产的传言,现代专家指出:”它发现自己处于国际金融孤立状态。“
·
日本帝国
·
为了应对日俄战争,日本桂太郎内阁进行了大规模增税,在1904年4月和12月两次实行“非常特别税法”,增加的税收等于1903年日本全年的税收。由于战后日本没有获得赔偿金,日本政府将增税七成的制度永久化。
在财政上,日本的结果是灾难性的:尽管多次取得军事胜利,它几乎将全部预算用于支付战争费用,没有从俄罗斯获得和平的经济补偿,也没有外部资金。
国际影响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后,令列强感受到日本的威胁,特别是美国,他们在此战争之后视日本为假想敌,并订立《橙色战争计划》,拟定一套战术去攻击日本本土。不过,因为珍珠港事件及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航母及潜艇的科技发展的缘故,这战争计划没有确切地实行。
对马海峡海战战前,列强都认为,在波罗的海舰队抵达远东后形势便会变得对俄军有利,但因英日同盟,波罗的海舰队无法通过英国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以至要绕过非洲大陆由南非经印度洋去亚洲,漫长的旅程消耗了大量补给,因此最后几乎全军覆没。
包括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俄属波兰与芬兰大公国等长期受俄国海军威胁或被俄国吞并的的国家,在得知日军胜利的消息后感到非常振奋,波兰甚至爆发反俄的民族主义运动。 俄罗斯帝国的衰败大大鼓舞了受到俄罗斯帝国威胁的波斯人民。
历史影响
·
中国
·
日俄战争不仅是对中国神圣领土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也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蒙受了空前的浩劫。日俄战争是在中国领土东北地区上进行的,可是清政府竟宣布局外中立,日俄两国军队在战区和中立区违背中国宣布的中立项目,奸淫烧杀,掠夺财物,无恶不作,2万中国人死于战火,财产损失折银6900万两。
日俄两国侵略军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在哈尔滨出现抗俄的“自保会”,营口工人拒绝为俄国做工,许多工人逃走并参加了抗俄武装队伍,群众抗俄武装“马贼”则“专一妨害俄军为目的”割电线,拆铁路,日俄军患之忧之,清军中的爱国官兵也积极要求参加抗俄战斗,驻扎于山海关,辽西地区的练军都督姜桂题为“均预告奋勇”认为上下一心,与日俄一战,必将取胜。
战争结束后的日俄和谈中,中国作为战争的最大受害国,却被排斥于和谈之外,最终无奈地接受日俄重新划分东北势力范围的现实。
·
俄国
·
海上战役的一系列失败,给予俄国海军以沉重的打击,俄国海军3大主力舰队中的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全军覆没。同时极大地削弱了俄国海上扩张和争霸的实力,使俄国由二等海军强国降为四等海军国家。
战争的失败使沙皇专制制度遭到削弱,俄国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俄国沙皇原希望通过一场小小的胜利来转移人民的视线,缓和国内危机,但战争导致了“1905”革命,为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拉开了序幕。尽管1905革命失败,但它的意义不可低估,沙皇政府在压力面前被迫进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人民的部分政治权力,这次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俄国工农运动的发展。
·
日本
·
日俄战争
日本借日俄战争直接获益了大片殖民地,间接提高了其国际地位,战后的日本财阀通过此次战争,大发横财,并掀起了企业投资热潮,仅1905年下半年到1907年,新建扩建企业投资额相当于甲午战后十年间投资总额的两倍。同时日本自此全面展开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真正成为一等强国。
在日俄战争后,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实现了由纺织、面粉、造纸等轻工业向电子、煤炭、化工等重工业部门的转化,到一战前夕,日本在机车、铁轨、船舶等方面均能达到自给。通过日俄战争后的经济危机,以财阀为中心的日本垄断资本迅速形成。从此,日本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日本通过战争获得大片殖民地和投资场所,促进了日本经济更为迅速的发展,其国际地位也显著提高,1905-1906初,日本的驻外使馆由象征“二等国”的公使馆开格为象征“一等国”的大使馆。
同时,日本的胜利打破了“白种人天生优越”的谬论,证明了亚洲人有对抗欧洲人激励鼓舞的力量,日俄战争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质和量上都有了很大发展。
同时日本统治阶级宣扬“日本民族优越论”,蔑视亚洲其他国家和人民,自认为应该成为支配其他民族和亚洲的盟主。又宣扬所谓“外压论”,即在国际上,日本民族受到了外国的压迫,利益受到了损害,加深了国民的对外排斥和敌对意识,为对外侵略战争提供了“正当”理由,驱使国民支持战争,充当炮灰。
日俄战争,日本胜利,把军国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天皇的权威经过战争和胜利而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峰。战后,军部的权力进一步膨胀,对政治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为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提供了条件。
·
战争史
·
日俄战争的结果正式显现出20世纪的政治与战争的数项特点,许多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创新都首次用于日俄战争,如速射炮、机枪和射击准度更高的卡宾枪都在日俄战争中首次被大规模使用。日俄战争也是东亚三十多年来第一次涉及两个现代化国家武力之间的大规模冲突。它因此被一些人称作“第零次世界大战”。
文学影响
·
鲁迅弃医从文
·
1906年著名作家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课堂上老师播放日俄战争幻灯片,里面有中国人给沙俄当坐探,被日军逮捕以间谍罪枪毙砍头,本是中国人的奇耻大辱,却大量本地中国人围观。他认为,只有改变国民的劣根性,才能救中国。于是“弃医从文”。 鲁迅先生不负初心,从文之后写出了很多批判性文章,令人深思、发人深省,在当时社会影响很广,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历史意义
日俄战争中日本胜利,一个东方的新兴国家击溃了当时一个西方的主要强国,日本开始被视为世界上一个新的强权。日本跨入世界列强的行列。
日俄战争的影响带来了许多定义 20 世纪政治和战争的特征。工业革命带来的许多创新,例如速射火炮和机枪,以及更精确的步枪,都是在当时首先进行大规模测试的。海上和陆地的军事行动表明,自1870至1871 年的普法战争以来,现代战争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大多数军队指挥官此前曾设想使用这些武器系统在作战和战术层面上主宰战场,但随着事件的发展,技术进步也永远改变了战争条件。
对于东亚来说,这是三十年来两支现代武装力量之间的第一次对抗。先进的武器装备导致了大量的伤亡人数。日本和俄罗斯都没有为这种新型战争中可能发生的死亡人数做好准备,也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弥补这种损失。这也给整个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红十字会这样的跨国和非政府组织的出现在战后变得突出。随后对常见问题和挑战的识别开始了缓慢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在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占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