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九世纪末的时候,罗马尼亚从德国购买了334套要塞型Fahrpanzers装甲火炮。这款火炮是德国于1878年之时所研制的,其有一个圆柱形的金属舱室,跟一座半圆形的旋转炮塔,内部安装有一门火炮。既能够跟模块化设备那样部署在要塞里,也可以安装在马车上进行机动作战。
至于罗马尼亚,其于该装甲火炮中安装的是一门53毫米口径的格鲁森火炮,发射定装弹药,火炮的速度相对来讲比较快,且可以使用的弹药有破片弹、榴弹等等。安装在炮塔里面的俯仰角度是-10°~10°,最大射程是三千米左右。由于后坐力是直接传递到炮塔上,在不要求精度的情况下,火力覆盖之时最大射速能够达到30发/分钟。
这批火炮于罗马尼亚的几个要塞以及堡垒里默默无闻地待了二十年左右时间。直到一战爆发之后,这种情况出现了变化(罗马尼亚于1916年之时正式参战)。在初期的战争中,已经证明了纯粹的钢筋混凝土要塞是难以抵挡住现代化重型火炮的打击的。由于火力对峙的地方主要是普通的平原、山地等地形,罗马尼亚更为需要的还是便于部队携行的火炮。
基于此,为解决其装备需求,罗马尼亚便把部分的53毫米格鲁森火炮从装甲炮塔里面拆除,重新设计了一套能够使用马匹牵引的轮式炮架。炮架的重量是195千克,在火炮安装上去以后,重量是340千克。只是从重量上去看的话也不算特别笨重,一匹马便可以拉着走。其方向射界是40°,炮管俯仰角度是7°~35°。
该炮被叫作野战炮,也被叫作步兵炮。火炮本身比较低矮,在作战的时候还可以把火炮拆下来进一步将其的高度降低,但这时候俯仰角度调整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只可以进行直瞄射击,有效打击距离是400米左右。而且炮兵只能够趴着操作,在泥泞战场的话不是很友好。
罗马尼亚总地改装了50门左右,不过实际拆解的火炮是要更多的,有的也作为备用零部件,分布于各个炮兵连中。另外,那些火炮在战场上并未发挥出多大的作用。一是因为罗马尼亚的国家实力本就比较弱小,还犯下了指挥错误;二是因为装备的数量不多;三是因为参战比较晚,搭上了盟友反攻的顺风车。
保加利亚还在战场上缴获了不少这样的改装火炮。不过在一战结束以后,这些火炮便很少再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了,缺少软后坐结构令其变成了落后产品,要是有钱还不如去法国那里弄些二手“意大利炮”。
各国军力和装备数据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