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红外线宇宙天文台

作者: 兵战 2022-02-05 18:48:26

红外线宇宙天文台(ISO).png


ISO是欧洲宇航局的一个红外线天文台,上面装载的仪器设备是由英国、德国、法国和荷兰组成的团队协作完成的。ISO在波长2.5到240微米的范围内工作,同已发射的红外线观测卫星相比,它有更高的灵敏度(约为IRAS的100倍)并能够研究宇宙里面寒冷和充满灰尘的区域,比如行星和彗星的一些区域。

 

国家:法国

 

技术数据

名称:红外线宇宙天文台(ISO)

制造商:法国宇航公司

发射日期:1995年11月17日

首次轨道发射:1995年11月17日

发射地点:法属圭亚那、库鲁

轨道:1038千米×70578千米(645英里×43856英里),倾角5.2°

运载火箭:阿丽亚娜44P

 

有效载荷

ISO照相机(ISOCAM),ISO光度仪(ISOPHOT),短波长光谱仪(SWS),长波长光谱仪(LWS)

 

结构尺寸

5.3米×3.6米×2.8米(17.4英尺×11.8英尺×9.2英尺)

 

结构特点

卫星装有一个大型液体氦制冷器来冷却望远镜和仪器设备到1.8开尔文(-271摄氏度),两个固定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同时可作为热防护罩,ISO的主体是一个口径为60厘米(2英尺)的R-C式望远镜,它还携带了4台观测仪器。

 

使用情况

发射之后,ISO的肼推进器把最低点由518公里(322英里)高度推到1038公里(645英里)。在范艾伦辐射带里,ISO的探测器是不起作用的;在范艾伦辐射带以外,一天几乎有17个小时观测都是可能的。

ISO的计划寿命是20个月,但是氦冷却剂一直坚持到1998年4月8日。在此之后,短波长光谱仪中的一些探测器又工作了150个小时,直到5月10日才停止工作。

ISO最后一次变换轨道,这使它在20~30年后将在大气层内烧毁。到1998年5月,ISO已进行了大约30000次科学观测。


各国军力和装备数据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及时告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05817931 邮箱:4905984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