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红外探测器
WISE是NASA一个中级探素项目(MIDEX),设计为用红外光进行全天扫描。它将探测太阳附近的冷恒星和主要的小行星带,研究恒星信息,并帮助确认詹姆斯·韦伯(James Webb)太空望远镜发现的天体是否值得观测。
国家:美国
技术数据
名称:广域红外探测器
制造商:巴尔航天公司
发射日期:2009午12月14日
发射地点:加利福尼亚,范登堡
轨道:500公里(310英里),倾角97.3°(太阳同步轨道)
运载火箭:德尔塔Ⅱ7320-10
有效载荷
4组焦平面阵列
结构特点
卫星将是三轴稳定的,具有固定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并使用高增益天线通过跟踪与数据中继(TDRSS)地球静止系统将数据传送到地面。
WISE天文台有一个直径0.4米(1.3英尺)的望远镜,视场可以达到47弧分。在两个扫描波长3.3微米和4.7微米的近红外通道,两个12微米和23微米的中红外通道,红外仪器将实现4个通道同时监测天空。
WISE要一直保证太阳能电池板对准太阳。仪器每隔11秒获取一批图像,卫星需要保持连续的滚转速率以配合轨道倾斜运动。在6个月内,WISE要获取整个天空的图像,每一个位置要有8次或更多次曝光。计划寿命是7个月,其中包括运行6个月。
使用情况
WISE原订2009年12月11日发射,但因为火箭推进系统的问题延至同年12月14日。发射时间是协调世界时14:09:33(当地时间太平洋标准时间 06:09)在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成功进入高度326英里的绕地球极轨道。
WISE在发射后先经过一个月的校正确认所有探测器上的系统与资料链正常运作。探测仪器的外层在2009年12月29日成功丢弃。拍摄的“ 第一道光 ”影像在2010年1月6日公开;该影像是向船底座方像拍摄,曝光时间8秒的红外线假色影像,使用蓝色、绿色和红色分别表是波长3.4微米、4.6微米和12微米的红外线。2010年1月14日,WISE任务开始正式巡天。
WISE要获取整个天空的图像,每一个位置要有8次或更多次曝光。计划寿命是7个月,其中包括运行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