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指南针2号

作者: 兵战 2022-02-03 10:24:03

指南针2号复杂轨道磁-等离子体自主卫星.png


“指南针”系列微小卫星是用于灾难预警和监视的多卫星系统,这些卫星是作为俄罗斯联邦空间计划的一部分而开发的.承包商包括RD机电研究院,地磁学研究院,地磁、电离层和电波传播研究所和Makeyev联邡火箭中心。

 

国家:苏/俄

 

技术数据

名称:指南针2号复杂轨道磁-等离子体自主卫星

制造商:俄罗斯科学院地磁、电离层和电波传播研究所(IZMIRAN),马克耶夫联邦火箭中心

发射日期:2006年5月26日

发射地点:巴伦支海(叶卡捷琳堡号弹道导弹核潜艇)

轨道:399公里×483公里(248公里×300英里),78.9°太阳同步轨道

运载火箭:Shtil1

 

有效载荷

辐射和紫外线探测器(Tatyana),无线电频率分析仪(RFA),低频波综合装置(NVK),双频率无线电收发机(MAYAK)

 

结构尺寸

1.7米×0.8米×0.5米(3.7英尺×2.6英尺×1.6英尺)

 

结构特点

“指南针”是一颗三轴稳定的卫星,主体呈倒立的棱锥形,装有两块可以展开的太阳能电池帆板,能够提供50瓦电力。

 

使用情况

“指南针1号”是任2001年12月10日作为天顶号(zenit)运载火箭的第二有效载荷发射的,但它在展开之后不久就失去控制而丢失。“指南针2号”在2006年5月使用叶卡捷琳堡号弹道导弹核潜艇发射之后也失去了联系,直到11月16日才恢复。2006年11月25日,“指南针2号”返回第一批数据。2007年3月初,达颗卫星宣告正常运行。它的设计寿命为5年。

 

型号演变

指南针1号,指南针2号。


各国军力和装备数据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及时告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05817931 邮箱:4905984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