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环境1号

作者: 兵战 2022-01-29 20:25:39

环境1号.png


“环境一号”卫星系统是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专门用于环境和灾害监测的对地观测系统,由两颗光学卫星(HJ-1A卫星和HJ-1B卫星)一颗雷达卫星(HJ-1C卫星)组成,拥有光学、红外、超光谱多种探测手段,具有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的环境和灾害监测能力。

 

国家:中国

 

技术数据

名称:环境1号

制造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东方红卫星公司

发射日期:2008年9月6日

发射地点: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纬度:38°50′56.71″N

经度:111°36′30.59″W

 

结构特点

环境1号包含HJ-1A、HJ-1B、HJ-1C卫星。

 

HJ-1A光学有效载荷为2台宽覆盖多光谱可见光相机和1台超光谱成像仪,HJ-1B光学有效载荷为2台宽覆盖多光谱可见光相机和1台红外相机,HJ-1C有效载荷为合成孔径雷达,其中HJ-1A还承担亚太多边合作任务,搭载泰国研制的Ka通信试验转发器。HJ-1A和HJ-1B双星在同一轨道面内组网飞行,可形成对国土两天的快速重访能力。

 

HJ-1C卫星是中国首颗民用雷达卫星,也是中国首颗S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质量890千克, 轨道为500公里高度、降交点地方时上午6时的太阳同步轨道,将与已经发射的HJ-1A/B形成第一阶段的卫星星座。HJ-1C使用6*2.8米的可折叠式网状抛物面天线,天线将在卫星入轨后展开。S波段SAR雷达具有条带和扫描两种工作模式,成像带宽度分别为40公里和100公里。HJ-1C的SAR雷达单视模式空间分辨率可到5米,距离向四视时分辨率为20米,提供的SAR图像以多视模式为主。

 

使用情况

“环境一号”A/B星的卫星数据不仅能为环境与减灾业务运行系统提供重要保障,还将成为很多部门日常业务的重要数据源。基于环境卫星数据建立的环境与减灾应用系统,对推动遥感卫星业务服务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孙来燕对媒体表示,除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外,“环境一号”A/B星还有超光谱成像等技术创新点,并将承担亚太国际合作等重要任务,对推动中国遥感卫星国际合作以及在国际卫星相关事务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是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立项进行研制的卫星应用系统,由2颗光学小卫星(A、B星)和1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C星)组成,拥有光学、红外、超光谱和微波多种探测手段,主要用于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监测,及时反映生态环境和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和灾害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对灾情进行快速评估,为紧急救援、灾后救助和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各国军力和装备数据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及时告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05817931 邮箱:4905984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