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2H“同温层堡垒”
B-52“同温层堡垒”是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研制的八引擎远程战略轰炸机,用于替换B-36轰炸机执行战略轰炸任务。B-52H(102架)是其最后的生产型变种,它和G型非常相似,只是改用了8台普-惠TF33涡轮风扇发动机、以及在尾部炮塔上安装了20毫米田径的加农炮而不是4挺0.5英寸机枪。
国家:美国
技术数据
名称:B-52H远程轰炸机
首飞时间:1952年
服役时间:1955年
研发单位:美国波音飞机公司
气动布局:后掠翼
发动机数量:八发
飞行速度:亚音速
B-52H
武器装备
(1)20枚(固有12枚、外挂8枚)AGM-86C常规空射巡航导弹;
(2)核武器;
(3)精确制导炸弹;
(4)常规炸弹和鱼雷;
(5)联合直接攻击炸弹;
(6)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
技术数据
乘员:5人
机长:49米
翼展:56.4米
机高:12.4米
空重:83.25千克
发动机:8具普惠TF33-P-3/103型涡扇发动机
最大起飞重量:22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飞行速度:957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16,093千米
结构特点
后掠式上单翼;4个发动机挂架;每个安装两台普惠TF33一P-3涡轮风扇发动机;外翼带有翼下油箱;尾鳍。B-52H将J-57更换为TF-33涡扇发动机,新的发动机不但可以提供更大的推力,并且较J-57更为省油。是故换装新发动机的B-52H航程加大15%。另外加配防电战系统和自卫防御系统,还有卫星连结能力可以携带几乎所有美军弹械,2006年通过验证可以使用合成燃油减低燃料成本,此为全球军机首创。
使用情况
越南战争,越战时期,美军大量投入了B-52进行对越共的大规模空袭,代号为“滚雷行动”,并在沿着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边界的“胡志明小径”实施高密度轰炸。
海湾战争,美军B-52机队从沙特阿拉伯发动了对萨达姆军队的毁灭性空袭,成功重创了伊拉克军队,伊军最后被迫无条件投降。
科索沃战争,驻扎于英国的美军B-52机队,与B-2联合作战,进行了对塞尔维亚米洛塞维奇军队的空袭行动,迫使米氏投降,并停止在科索沃境内的种族清洗活动。
B-52在21世纪的活跃,为了因应中国人民解放军针对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与第二岛链的武力扩张,美国空军的B-52常态性部署于夏威夷与关岛安德森基地;若中国与美国的亚太盟邦发生战事,美军B-52可飞抵日本琉球嘉手纳基地进行前进部署,以抗衡攻势上具有地利之便的解放军。
2013年11月26日,美国空军两架B-52轰炸机进入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活动,中国国防部对此进行了回应,指出解放军全程探测并识别出美国飞机,并且给出美机进入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时间、路线等信息。
型号演变
XB-52/YB-52
早期实验机,座位为战机式的纵列两人座,后遭国防部反对而更改。
B-52A
首架量产型,依然大量使用指针仪表板作为操控。
B-52B
B-52C
B-52C只有35架,除了采用较大的翼下副油箱以外,其他外观与B-52B相同。
B-52D
结构延寿和航程增加,并可相容挂载多种新导弹、侦查箂舱。
B-52E
全面换装现代航电设备,AN/ASB-4轰炸雷达和多普勒雷达等。
B-52F
换装J57-P-43W大功率发动机,以及新设计的高容量炸弹架。
B-52G
重大改进型,机体减轻、可空射巡航导弹、全电脑化、新型光电红外线扫描系统。
B-52H
现存95架的最新型,结构与人员组成与B-52G相同,但将J-57更换为TF-33涡扇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