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眼

作者: 兵战 2022-01-07 18:57:59

爱立眼.png


“爱立眼”系统是瑞典自行研制的第一种远距离、高性能机载早期预警和控制系统。不过,该系统仍是一种地面控制机载监视系统,探测到的雷达图像需通过数据链传送到地面指挥控制站,再进行处理分析,因此该系统不需要大量的操作人员。通常情况下,该系统的多功能操作台有3名操作员,分别负责雷达、战斗机控制和陆基联合功能。

 

国家:瑞典

 

技术数据

名称:瑞典爱立眼预警机

首飞时间:1994年7月(SAAB SF340飞机)

服役时间:1997年

研发单位:爱立眼集团微波系统公司

气动布局:后掠翼

发动机数量:双发

飞行速度:亚音速

乘员:3人

 

结构特点

据外刊报道,在世界机载预警雷达型号中,瑞典的“爱立眼”可谓独树一帜。从结构上看,其独特的“平衡木”形状,与其他国家的型号有着明显不同,它是最早采用相控阵脉冲多普勒体制的机载预警雷达系统,也是目前最先进的机载预警与指挥控制系统之一。

 

从性能上看,通过多年研制与改进,于1994年1月17日通过首飞,1997年正式装备瑞典空军,后经过进一步发展,“爱立眼”可在8000米高度500千米范围内以每小时296千米的速度持续巡航6小时,由最初的单侧扫描120°到具备360°的全角扫描能力;由最初跟踪空中和海上各300个目标,发展到目前可跟踪空中和海上各1000个目标。

 

从经济上看,它具有低廉的价格和低运营费用等优点。据称,“爱立眼”的维护费用只有E-3的1/10-1/8,其运行费用每小时仅500美元,而E-2C为2700美元,E-3高达8300美元。

 

使用情况

由于具有如此优异的优势,该预警机深受许多中小国家和资金不很充裕国家的青睐。据悉,目前已有瑞典、巴西、希腊、墨西哥和巴基斯坦等国的军队在采购和装备这种预警机系统。此外,许多亚太和拉美国家对该系统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各国军力和装备数据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及时告知

兵事网 Ver2.3 兵事网版权所有2020-20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05817931 邮箱:4905984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