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契姆“级

作者: 兵战 2021-11-30 21:05:06

“帕契姆“级.png


帕希姆级护卫舰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东德海军旨在为沿海反潜作战而研制开发的一类护卫舰。1981年4月9日推出首舰维斯马,随后的15艘直到1986年最终完工。为了促进苏控制下的华沙的经济发展,苏联同意购买在1986年和1990年之间建造的另外12艘护卫舰从而有效地补贴东德造船业。

 

德国重新统一后,“帕契姆“被出售给印尼海军。在对其全面翻新之后,目前“帕契姆“级仍然在印尼海军服役。

 

国家:德国

 

技术数据

名称:“帕契姆”级反潜护卫舰

建造时间:1981年4月9日

现状:在役

同型:20余艘

制造厂:前东德沃尔格斯特(Peenewerft) 造船厂

满排吨位:500-2000吨

舰长:75.2米

型宽:9.8米

满载排水量:960吨

续航距离:2172海里/12节

航速:26节

 

武器装备

(1)导弹:防空导弹——2部SA-N-5“圣杯”四联装导弹发射装置;

(2)火炮:1门76毫米(3英寸)/66 AK 176舰炮;1门30毫米/65AK630 6管炮(“帕契姆”Ⅱ级);1门前苏联57毫米/80(双联装)自动炮;2门30毫米双联装炮(“帕契姆”I级);

(3)鱼雷:4部533毫米(21英寸)鱼雷发射管(2座双联装);4部400毫米鱼雷发射管(“帕契姆”I级);

(4)反潜火箭:2部RBU 6000反潜火箭发射装置;

(5)深弹:2部深弹发射架;

(6)诱饵:2部PK 16金属箔条发射装置。

 

结构特点

高干舷,短前甲板;

低矮的主上层建筑顶部安装中央上层建筑;

30毫米/65AK 630近程防御系统安装往主上层建筑前缘;

RBU6000反潜火箭安装在舰桥前方;

大型框架式主桅位于中央上层建筑顶部,Y形(侧面轮廓)框架式桅杆位于后方;

“十字罩”搜索雷达天线整流罩位于主桅顶部;

SA-N-5四联装防空导弹发射装置位于前上层建筑后缘(俄罗斯海军装备);

大型封闭式后桅装有“椴木棰”火控雷达;

3英寸舰炮安装在Y位置。

 

使用情况

目前,仍有改装后的“帕契姆“级反潜护卫见在印尼海军和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中服役。

前东德为前苏联建造了共计12艘帕契姆I级,苏联接受以后进行了升级成为帕契姆”II级(1331型)护卫舰,先有10艘服役于俄罗斯海军。

1993年德Peenewerft造船厂与印度尼西亚海军签署了改进前东德海军全部16艘帕契姆I级的协议,改进后的帕契姆I级全部卖给印尼海军。

 

型号演变

“帕提穆拉船长”号

原“普伦兹劳”号,231,现舷号371;

 

“昂堂·苏洛帕蒂”号

原“里布尼兹”号,233,现舷号372;

 

“努库”号

原“瓦伦”号,224,现舷号373;

 

“兰邦·芒库拉特”号

原“安格蒙德”号,214,现舷号374;

 

“卡特·尼亚克·迪恩”号

原“吕布兹”号,P 6169/221,现舷号375;

 

“苏尔坦·萨哈·塞福丁”号

原“巴德·多伯兰”号,222,现舷号376;

 

“苏坦托”号

原“维斯玛”号,P 6170/241,现舷号377;

 

“苏特迪·塞诺普特拉”号

原“帕契姆”号,242,现舷号378;

 

“维拉特诺”号

原“皮尔勒伯格”号,243,现舷号379;

 

“梅梅特·萨斯特拉维里亚”号

原“布措”号,244,现舷号380;

 

“提普塔迪”号

原“卑尔根”号,213,现舷号381;

 

“哈桑·巴斯利”号

原“古斯特洛”号,223,现舷号382;

 

“伊曼·邦乔”号

原“特特洛”号,P6168/234,现舷号:383;

 

“帕蒂·尤努斯”号

原“路德维格路斯特”号,232,现舷号384;

 

“特库·乌玛尔”号

原“格里维斯穆赫伦”号,212,现舷号385;

 

“西拉斯·帕帕尔”号

原“加德布施”号,P6167/211,现舷号386。


各国军力和装备数据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及时告知

兵事网 Ver2.3 兵事网版权所有2020-20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05817931 邮箱:4905984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