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瓦克” Ⅰ/Ⅱ/Ⅲ级
在前苏联护卫舰的建造史上,“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可以说是一级重要的战舰,是前苏联轻型战舰的分水岭。它为前苏联今后研制新型护卫舰——“无畏”级打下了基础。“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大体可以分为3个型号,Ⅰ型建于1969-1981年,共建造20艘;Ⅱ型建于1976-1981年,共有11艘;Ⅲ型建于1984-1993年,共9艘。
国家:苏/俄
技术数据
名称:“克里瓦克”(Krivak)I/II/III级 导弹护卫舰
建造时间:1969年
制造厂:扬塔尔(Yantar)造船厂,列宁格勒海军造船厂,加里宁格勒造船厂
满排吨位:2000-5000吨
编制:194人
舰长:123.5米
型宽:14.3米
满载排水量:3,650吨
续航距离:600海里/20节,1600海里/30节
航速:32节
武器装备
(1)导弹:反舰导弹--8部“明星”ss-N一25“萨普莱斯”反舰导弹(KH 35E“天王星”)发射装置(2座四联装,除乌克兰海军外经现代化改装的“克里瓦克”I级舰装备);防空导弹--2部sA-N-4“壁虎”双联装导弹发射装置(“克里瓦克”III级无此装备);反潜导弹--彩虹设计局ss-N-14“石英”反潜导弹四联装发射装置(“克里瓦克”III级无此装备);可携带核弹头或E53-72型鱼雷;
(2) 火炮:4门76毫米(3英寸)/60舰炮(2座双联装,“克里瓦克”I级装备);2门100毫米;(3.9英寸)/59舰炮(“克里瓦克”II级装备,“克里瓦克”III级仅装备1门);2门30毫米/65炮(“克里瓦克”III级装备);
(3)鱼雷:8部533毫米(21英寸)鱼雷发射管(2座四联装);
(4)水雷:可携带16枚水雷(乌克兰无此装备);
(5)反潜火箭:2部RBu 6000 12管反潜火箭发射装置(“克里瓦克”I级现代化改装后无此装备);
(6)诱饵:4部PK 16或10部PK 10型金属箔条发射装置;拖曳式反鱼雷诱饵装置;
(7)1架卡莫夫卡-27“蜗牛”反潜直升机(“克里瓦克”III级舰装备)。
结构特点
长前甲板,从舰首至舰尾方向分别是:彩虹设计局SS-N-14“石英”反潜导弹发射装置、SA-N-4“壁虎”防空导弹发射装置以及SS-N-25反舰导弹发射装置(乌克兰无此装备)。前上层建筑后端安装三部框架式桅杆构成的主桅,顶部装有大型对空搜索雷达天线。轮廓低矮的单烟囱位于舰舯部后方。“气枪群”和“枭声”火控雷达天线位于主桅和烟囱之间的综合建筑上。3英寸舰炮位于Y位置和X位置。
备注:“克里瓦克”II/III级最明显的特征是RBu 6000反潜火箭发射装置取代了前甲板的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克里瓦克”III级在A处安装有3.9英寸舰炮,飞行甲板位于后甲板上方,取代了X位置和Y位置的舰炮。俄罗斯国境警卫队也装备了7艘“克里瓦克”III级护卫舰,除黑海舰队装备的该级舰外其舰体侧面均带有蓝/白/红三色带涂装。
使用情况
1988年2月12日,美国海军第六舰队9000NE级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约克城”号和8000级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卡伦”号以享有“海上无害通过权”为由,抵近黑海舰队塞瓦斯托波尔基地以南7海里的海域侦察苏军情况。以检查苏军的反应能力,执行这项命令的是隶属于黑海舰队的两艘护卫舰,分别是3000吨级的“克里瓦克”I型“忘我”号(舷号811)和1000吨级“米尔卡”级SKR-6号(舷号824)。面对吨位数倍于己的美军舰艇,两艘苏联护卫舰丝毫没有犹豫,坚决执行了命令。
最终,“忘我”号执行了对“约克城”号的撞击,而SKR-6号则撞向了“卡伦”号,造成美国“约克城”号巡洋舰艉部和艉部的“捕鲸叉”导弹发射架受到损伤,原苏联“米尔卡”级护卫舰舰艏水线以上则被撞出一个大窟窿。使美舰在撤出了苏联领海。此次撞击事件发生在冷战即将结束的80代末期,当时在国际上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冷战结束后,一些观察家还将此次事件称为“冷战的最后一次事件”。该级护卫舰在红海军内部被称为1135型“海燕”级。并有1135.2、1135.3、1135M、1135.1、1135.6型(即出口印度的”塔尔瓦尔”级)等改进型号。
型号演变
俄罗斯--I型/I Mod型
“光辉”号(原“列宁格勒共青团员”号,930)
“快速”号(661)
“热心”号(702)
“炽热”号(955)
“和谐”号(801)
“紧迫”号(937)
Ⅱ型
“不屈”号(731)
“求知”号(808)
Ⅲ型
“缅任斯基”号(113)
“捷尔任斯基”号(057)
“奥廖尔”号(原“苏共第27次代表大会”号,156)
“普斯科夫”号(原“全苏肃反委员会-克格勃成立70周年”号104)
“阿纳德尔”号(原“国境警卫队成立70周年”号,060)
“雪松”号(103)
“沃罗夫斯基”号(052)
乌克兰Ⅲ型
“萨盖达奇尼指挥官”号(原201,现舷号U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