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大和级/Yamato

作者: 兵事 2021-10-12 10:00:58

大和级/Yamato

大和级Yamato.png


以其勇姿与一号舰大和的悲剧结局及乡愁与憧憬,成为近年代不少电影、动画、漫画、塑料模级而广为人知。特别是《宇宙战列舰大和号》令其知名度上升及更大众化。今日的“大和”可以说是日本国民最所认知的军舰,但在太平洋战争中大和的存在是军事机密,一般国民几乎全不知道。当时的国民是以长门级战列舰的长门与陆奥为海军中心所共知。

 

国家:日本(二战前)

 

技术数据

名称:大和级/Yamato战列舰

建造时间:1941年12月16日(大和)

下水时间:1941年12月16日(大和)

服役时间:1941年12月16日(大和)

现状:1945年4月7日被击沉(大和),1944年10月24日被击沉(武藏),1944年11月29日被击沉(信浓)。

前型:长门级

同型:武藏号、信浓号

次型:超大和级战列舰

制造厂:吴市吴海军工厂(大和号)

满排吨位:50000吨以上

 

大和级

技术数据

乘员

编制:2,300人

舰长:263米

型宽:38.9米

满载排水量:72,810吨

航速:28节

 

武器装备

(1)3连装45口径46厘米炮3座,3连装60口径15.5厘米炮4座,连装40口径12.7厘米高射炮6座;

(2)25毫米3连装机枪8座,13毫米连装机枪2座;

(3) 弹射器2座。

 

结构特点

大和级战列舰的舰体长宽比为6.76:1,为主炮射击提供了稳定的平台并尽可能缩短了重装甲覆盖的面积;采用球鼻艏配合船体良好的线形设计,使舰体的减阻性能十分优良,以15万匹马力的主机功率使航速超过27节;设计独特的操舵机构使其庞大的船体回旋性能并不显得笨重。舰艉露天甲板之下有容纳舰载机的机库与舰载小艇的舷侧隧道状艇库。日本特色的塔状舰桥高达45米;大和级战列舰虽然吨位庞大,但实战的防护、火力、情报通讯等能力却逊于相对较小的西方战列舰。

 

使用情况

大和级战列舰生不逢时,一号舰大和号下水服役时珍珠港事件与马来亚海战恰结束不久,大舰巨炮主义不敌空中优势的概念被普遍接受,主力舰渐开始由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而且日本海军将其当作最后决战的王牌,未经许可联合舰队不能动用所以很少出战,不过,日本海军也一直期待大和级战列舰能与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舰(这里指战列舰)进行决战。1944年6月菲律宾海海战中,“大和”与“武藏”面对美国海空军的优势无所作为。在莱特湾海战中,尽管大和、武藏两舰和盟军的新泽西号(衣阿华级战列舰2号舰,美国海军当年最大的战列舰之一)均参与其中,不过并没有出现日方期待的双方直接对射的战事。

 

型号演变

大和号战列舰

1941年12月16日“大和”竣工并被编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

 

武藏号战列舰

1942年8月5日“武藏”竣工。

 

信浓号航空母舰

信浓号从一艘战列舰被改装成航空母舰。


各国军力和装备数据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及时告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05817931 邮箱:4905984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