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战国连弩

作者: 兵事 2021-09-05 10:40:18

战国连弩.png


 在中国民间,一直认为连发弩是诸葛亮发明的,因此而流行“诸葛弩”的习称。这种说法可能源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关于诸葛亮亮“损益连弩”的记载。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更说,诸葛亮“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但在中国古代,“连弩”一词始见于战国晚期。“连”者,本指所发射的箭矢连接有回收的绳索,犹如弋射,而非连发的意思。因此,李约瑟博士认为,诸葛亮所损益(也即改进)的连弩,应是一次发射十枝箭矢,而不是连续发射十枝箭矢。这或许可备一说。


 无论诸葛亮所损益的连弩是否连发弩,考古新发现业已证明,早在诸葛亮之前数百年,中国已经出现了连发弩。


 1986年,在湖北江陵秦家嘴战国楚墓中出土了一件奇特的弩,通长27.8厘米,高17.2厘米,宽5.4厘米,由弩臂、矢匣、活动木臂、青铜弩机和木弓等部分组成,弩臂一端有弯曲的手柄,弩机装于弩臂后部,木弓装于弩臂前部,矢匣和活动木臂装于弩臂上部,矢匣内可装20枝长14.3厘米的短箭,用时前后推拉活动木臂,可将箭矢连续发射出去。其结构和原理与明清时期流行的连发弩极为接近。由此可知,连发弩的发明,应能够上溯到战国时期。这是相当令人吃惊的。但如果想到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墨子和公输般己能造出飞上天的木鸟,也就不觉得十分奇怪了。因为我们的先人在机械领域本有杰出的才能,这在武器制造中也多有表现,像青铜弩机的创制、连发弩的发明,都是例子。以后我们还将陆续谈到多弓床弩、杠杆抛石机、拍竿等中国古代独创的冷兵器军事机械。那时,我们对于我们的祖先在这个领域的出色贡献,就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


各国军力和装备数据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及时告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05817931 邮箱:4905984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