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的亲侄子。自降生后,他便被赋予了波拿巴家族强烈的荣耀感。他用一生追求重现拿破仑一世的辉煌,但无奈,他尽管跟伯父拥有着一样的野心,但并不具备先辈的雄才伟略,最终断送了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也终结了波拿巴家族的复兴之梦。
1839年,31岁的路易·波拿巴发表了《拿破仑思想》一书,歌颂其叔叔拿破仑一世的伟大功绩。九年后,风云际会使他交上了好运,年仅40岁便当选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叔叔拿破仑皇帝赫然在前,总统显然难以满足他的欲望,1852年,他尊自己为“拿破仑三世”,并登基成为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皇帝。
1815年在滑铁卢战役中惨败后,拿破仑一世选择了退位,法兰西第一帝国宣告结束。七岁的路易·波拿巴也被迫随母亲流亡国外,且在1832年加入了瑞士国籍。路易·波拿巴自小便十分崇拜他的伯父,一心渴望能够重现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的光荣,始终以拿破仑一世的天然继承人自居。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后,路易·波拿巴回到法国,9月当选制宪议会议员。12月10日,凭借拿破仑一世的名望和农民选票当选为共和国总统。1852年12月2日发动政变,解散立法议会,并通过公民投票使政变合法化,逮捕一切反对他的议员。之后,以血镇压巴黎无产阶级的反抗。12月2日,即48年前拿破仑一世举行加冕典礼的那一天,法兰西第二帝国正式宣布成立,路易·波拿巴的名字也变为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并被元老院尊为“拿破仑三世”。
普奥开战时法国的毫无作为,部分原因是拿破仑三世认为普鲁士必败。拿破仑三世踌躇满志的外表和光辉神秘的经历曾迷倒过整个欧洲,不幸的是,同时期欧洲大陆的中央屹立着另一位政治巨人——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他早在1850年便以戏谑的语气将拿破仑三世一语戳破:“他的喜怒无常反倒令人高估其智慧。”帕默斯顿曾将拿破仑三世的政治人格一言以蔽之:“其脑中想法增殖之快,有如一窝窝兔子”。可问题就出在他这些想法没有一个更高的中心思想为依归。他赞成民族自决,却无视这对法国在中欧地缘政治地位中的风险。他支持波兰革命,但面对其后果时却又临阵脱逃。他认为维也纳会议的安排是对法国的侮辱,却未能觉悟其实这也是最能保障法国安全的重要因素。
拿破仑三世决定跟俄国开战是为了打破维也纳体系,结束法国的孤立、为第一帝国报仇雪恨。实际上法国在黑海地区的利益几乎可以忽略,《巴黎条约》中禁止俄国拥有黑海舰队这纯粹是为英国的战略利益服务,并导致了俄国对法国的敌视和对普鲁士的亲近。拿破仑三世是一个以不自量力和爱煽动民意而出名的人,他也喜欢常常检阅军队,对于他来讲,衡量一支军队有无战斗力、是否忠于他的唯一标准便是在检阅时是否能高喊皇帝万岁。
拿破仑三世深以非正统王室出身为憾事,极其渴望为欧洲各正统国王所接受。因为欧洲皇室之间都彼此称为兄弟,所以他很在乎别国国君会不会称他为“兄弟”,如果不那样,他会认为这是在称呼上歧视他。后来奥地利及普鲁士君主都妥协了,不过沙皇尼古拉一世并不让步,只肯称他为“朋友”。以沙皇对革命分子的观感,他觉得这个称呼已经是太抬举拿破仑三世。
在拿破仑三世执政期间,他对内建立起庞大的军事官僚国家机器,进行专制统治;依靠工商业与金融资产者的支持,大力促进法国工业革命,对外试图打破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欧洲体制,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1848年,他联英抗俄,挑起克里米亚战争,打垮了“欧洲宪兵”俄国,逼得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又与奥地利开战,吞并尼斯和萨瓦,并发动侵略中国、安南、叙利亚和墨西哥的殖民主义战争。
拿破仑三世的军队在克里米亚战争和意大利战争后,几乎成了欧洲军队的榜样,人们研究法军的各种组织,法军的兵营成了各国军官的学校,几乎全欧洲都坚信法军是不可战胜的。但是,就是这样一支军队,在十多年后的普法战争中一败涂地。
对于拿破仑三世而言,内政比外交更为他所擅长,但他对内政没有多大兴趣,对外交又欠缺胆识。每当他暂时放下自诩的革命使命,对法国的发展便有重大贡献。他将工业革命带到法国,对大规模借贷机构进行鼓励,促进法国经济发展。综观拿破仑三世在位期间政治与经济上的表现,大部分的历史学家认为可以从经济上的建树为他在政治上的遗憾平反。
19世纪60年代末,随着法国内外矛盾日益尖锐,拿破仑三世的统治开始面临危机,而在俾斯麦领导下的普鲁士迅速崛起。为维护法国的欧洲霸权,野心勃勃的拿破仑三世试图发动对普鲁士的战争,战争事关国家的生死存亡,本应慎重对待,而军事是政治的继续,外交通常能够解决大部分常规问题,拿破仑三世最大的失败之处,就了放弃了外交手段去解决问题。实际上,当时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优势虽然打了折扣,但并非不可挽回,更没有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犯不着去打一场毫无准备、不计后果的战争。
1870年普法战争中,拿破仑三世亲临前线,在他的军队被营造出一片对他的“英明指挥”五体投地的虚假氛围中,最终这支军队在普法战争中输给了对手,拿破仑三世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令人尴尬的笑柄。开战前,拿破仑三世狂妄地宣称:“我们只不过是到普鲁士做一次军事散步!”他自信地亲率40万大军出征,还带上了儿子。但他们到达前线后,却连吃败仗,在色当被普鲁士军队包围后,落得个向普鲁士国王乞降的下场。拿破仑三世的冒险战争,让法国蒙受了巨大的耻辱,也彻底结束了自己的帝王生涯。
各国军力和装备数据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