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荷馨:
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澄、篱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望勿以我为念。
安澜
民国三十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这是一封没有寄出去的“绝笔”家书,是国民革命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1941年年底,于滇缅公路的尽头,中国远征军两次出国浴血奋战。四十万的远征军,有近一半皆壮烈牺牲,以此换得反法西斯战争滇缅战场的全胜,戴安澜同样在其中。
戴安澜原名戴炳阳,字衍功,在祖国危难之际,为表达挽巨澜于即倒,誓死振兴中华的壮志,他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戴安澜,自号海鸥,要像海鸥那般不惧风暴,勇敢搏击。1942年,戴安澜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紧急支援英军盟友,抗击日本。第200师是中国军队第一支、同样是唯一一支机械化师。
在写下这封家书的时候,他正跟全师将士们孤军奋战、坚守同古城。在危急关头,他对全体将士下达了这样的命令:“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就这样,在入缅首场战役“东瓜保卫战”中,戴安澜在没有空军协同作战的情况下,率部同4倍于己、配备有步兵特种兵和空军的日军苦战12天,以寡敌众,歼敌5000人,打破了日寇难以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东南亚地区的抗日力量。
但缅甸的战局并没有因此得以扭转。在5月初的时候,中英盟军全面溃败。那时候,英美方都建议由英国军队收容中国军队。戴安来的态度也十分明确:“我生为中华军人,死为中华雄鬼,宁愿与日寇战死,决不苟且偷生!”而后,在跟军部失去了联系,孤军奋战,后援困难,日寇追击的情况下,戴安澜决定带部队进入缅甸中北部山区打游击,并寻隙退回国内。白天行军,夜间露宿。因为早已断粮,疲惫不堪的将士们只能以草根树皮野果等进行充饥。
200师就这样从丛林里艰难地前行了整整20多天。5月18日晚,在200师抵达达朗科地区,经过归国途中要穿过的最后一条公路——西保至摩谷公路的时候,遇到了大股日军伏击。在激战中,师长戴安澜胸部、腹部中弹,师参谋主任董干、599团团长柳树人、600团团长刘吉汉阵亡,尸首也未抢回。
万般无奈的200师只能再次退回森林。但5月的缅甸天气炎热,经常会出现大雨滂沱。因为没有药品可用,戴安澜的伤口化脓,高烧不退,连日昏迷,剩余官兵便轮流用担架抬着他,一边跟日军周旋,一边艰难奔波在缅北的高山峡谷和原始密林之中。5月26日,第200师残部行至缅甸北部的茅邦的克钦山寨,此地离国境不过三四十里地,但戴安澜的伤势恶化,他感到生时有限,便吩咐卫士整理衣冠,示意士兵拿出地图来,指示回国路线。在对着祖国的方向艰难凝望许久之后,下午5时,戴安澜伤重去世,享年38岁。
官兵按照戴安澜的遗愿,将他的遗体轮流抬回国内。1942年6月5日,200师终于成功回国。1942年7月间,戴安澜将军灵柩先后经云南、贵州,运抵广西全州厝葬。灵柩所经过的城市,都隆重地举行了公祭大会,家家素烛鲜花,人人挥泪,迎灵队伍多达数万人。1943年1月,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国民政府为戴安澜在广西全州湘山寺举行了上万人规模的国葬,众人齐聚此地,悼念英勇牺牲的戴安澜将军,其中,共产党的领袖毛主席为戴安澜将军亲自写了一首挽诗,诗中“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一句,点出了戴安澜抗击日寇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表达了对将军牺牲的痛惜。1956年9月21日,戴安澜将军被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各国军力和装备数据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