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胡宗南

作者: 兵事 2021-09-11 20:10:27

胡宗南图.png


胡宗南(1896年5月12日-1962年2月14日),字寿山,原名胡琴斋,祖籍浙江镇海(出生地今属宁波市北仑区),3岁时随父迁居浙西孝丰(今属安吉)。 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党军第一师副师长,第二十二师师长,第一军军长等职,率部参加了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第二期北伐”,以及对红军的“围剿”。

 

全面抗战爆发后,率部参加了淞沪八一三抗战。随后推行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屯兵西北,封锁陕甘宁边区,参与发动第一、第三次反共高潮。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军第十七军团军团长,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等职。194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抗日战争胜利后,任西北、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参谋长等职,率部进攻中原解放区和陕甘宁边区,遭严重打击,被迫率残部逃到四川。1949年12月,所部70万人又在西南战役中被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主力和第一、四野战军各一部所歼灭。

 

1950年4月西昌战役中所部10余万被全歼后只身飞往台湾,担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国民党“江浙反共救国军”总指挥兼“浙江省政府主席”,国民党军“澎湖防守司令”,负责骚扰、破坏大陆沿海地区。1962年2月14日在台北病逝。 

 

●本    名                      胡宗南

别    名                      胡琴斋、胡寿山

字                             寿山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浙江镇海(今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 

出生日期                 1896年5月12日

逝世日期                  1962年2月14日

政    党                     中国国民党

军    衔                     陆军二级上将、陆军一级上将(追赠)

毕业学校                  黄埔军校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胡宗南(5张).png 

胡宗南

 

1896年5月12日(农历三月三十日)出生于浙江镇海的一个贫寒人家,三岁时随父辈迁居于浙西距孝丰县城西十里之鹤鹿溪。

 

1904年就读于私塾,自《三字经》学至“四书”、“五经”。

 

1909年进入孝丰县城高等小学堂读书。

 

1912年以第二名成绩毕业。

 

1913年考入湖州公立吴兴中学。读中学时,各科成绩优良,尤以体育、地理两科更为突出。 

 

1915年中学毕业后,先后受聘于孝丰县立小学和私立王氏小学,任国文、历史和地理教员。

 

1921年利用暑假时间到处游历。

 

1922年到1924年间,并任《孝丰日报》总编辑。后因与同校教员竞争校长职位失败,父亲又硬逼他与不相爱的女子成婚,遂决然离家出走。

 

报考军校

年轻时期的胡宗南.png 

年轻时期的胡宗南

 

1924年,前往浙江湖州参加别动队,与王亚樵结拜为金兰兄弟。别动队解散后,得在上海做毛竹生意的同学章云家长资助,到广东投考黄埔军校,因其身高不足1.6米, 体格检查时被淘汰,经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特许参加考试4月被录取;5月5日入校,编在第1期第2大队第4分队;6月16日正式开学,此间结识了“同乡”蒋介石;11月于黄埔军校毕业后,胡宗南被分配在军校教导第1团第3营第8连任少尉见习。

 

正式从军

1925年2月,调任机枪连中尉排长;3月参加第一次东征陈炯明的棉湖战役,因功升机枪连上尉连长,4月任第1师第2团第2营营副;6月参加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10月参加第2次东征河婆战役。

 

参加北伐

1926年初升任第1军(何应钦)教导师第2团(团长胡公冕为共产党员)第2营营长;7月把同乡戴笠推荐给蒋介石,胡宗南在胡公冕的推荐下,升任教导师第2团上校团长,参加北伐战争;同月,参加了北伐战争,任第一师团长。10月,胡宗南在南昌城郊使用火攻计,以1个团的兵力打败孙传芳1个精锐师,俘虏军长李彦春等;11月教导师改为第1军第1师,隶属东路军(何应钦)序列,进军浙江。

 

1927年3月20日攻克上海;5月任第1军第1师少将副师长兼第2团团长,成为国民党黄埔系学生的第1个将军;8月从杭州飞驰南京参加龙潭战役;10月26日,胡宗南升任第1军(刘峙)第22师师长;11月击毁直鲁联军白俄雇佣兵装甲车队。

 

1928年4月参加第二次北伐,一举攻占蚌埠;5月1日进济南,5日撤退到曲阜整训;10月第1军第22师整编为陆军第1师(刘峙)第2旅,胡宗南任少将旅长。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胡宗南率军警戒武汉,第2旅改成第1旅,胡宗南仍任旅长。1930年5月参加中原大战,在河南开封附近与反蒋部队作战,6月7日胡宗南任第1师代理师长,沿陇海路迎击西北军孙良诚部。

 

1930年率部参加蒋冯阎战争,战后任第1师师长。

 

1931年1月13日,胡宗南升任第1师中将师长,开始建立自己的军事体系,形成黄埔系“少壮派集团”;7月参加讨伐石友三。

 

“围剿”红军

胡宗南2.png 

胡宗南

 

1932年3月,胡宗南、贺衷寒、戴笠、康泽等参与组织“力行社”和“复兴社”,胡宗南居蒋介石“十三太保”之首,以黄埔系“太子”自诩;5月参加“围剿”大别山的红4方面军,胡宗南乘红军兵力分散之际,将红军第10师和第12师拦截包围于河口镇以东地区,红军伤亡很大,6月红4方面军向西北突围时,胡宗南等几十万大军尾追拦截,与杨虎城部将红军压缩在漫川关,徐向前、许世友等几经拼杀才突出重围,不久率领第1师进入甘南布防。

 

1935年2月任“剿匪”第3路第2纵队司令官;4月9日叙任陆军中将;6月积极参加拦截围攻长征红军,在松潘差点被活捉,部队伤亡过半;9月任“西北剿匪”第1路军第2纵队司令,在川西北地区阻击红军;11月22日当选为国民党第5届中央监察委员,标志着黄埔系的势力开始进入中央决策机构。

 

1936年4月21日,行政院任命胡宗南为第1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进攻陕北红军,彭德怀率领红军迎击,大败胡宗南;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胡宗南正在陕西惠安堡附近,得知蒋介石被扣的消息后,旋即赶到天水,支持戴笠赴西安营救蒋介石。

 

抗日战争

1937年2月第1军开赴陕西凤翔,受顾祝同指挥,向西安施加军事压力;4月24日辞第1师师长。7月7日抗战爆发,9月2日胡宗南率部参加淞沪会战,13日升任第17军团军团长,是黄埔学生中第1个军团长,由于第1军仓促上阵,两度参战部队损失很大;11月6日第17军团撤出战斗;12月回关中。


抗战时期的胡宗南(3张).png 

抗战时期的胡宗南

 

1938年5月12日辞第1军军长,参加开封会战,指挥部下攻打兰封外围,扫清了通往城内的道路,但土肥原第14师团仍突围而去;6月18日兼任第27军军长;9月1日胡宗南辞军长,支援武汉会战,占领信阳,日军反攻信阳时,留守的团长马载文临阵脱逃,导致信阳失守,乃撤回西安。

 

1939年1月14日任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8月4日任第34集团军总司令,成为黄埔系学生的第1个集团军总司令;12月,胡宗南受蒋介石指使,集结部队准备向延安进攻。

 

1940年1月,蒋介石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胡宗南奉命在空军的配合下,向陕甘宁边区纵深进犯,蚕食5个县,并公开喊出“消灭边区”的口号,严密封锁,构筑了一条长达700余里的由碉堡、工事组成的封锁线。

 

1942年7月23日,胡宗南升任第8战区(朱绍良)副司令长官兼第34集团军总司令,掌握第8战区实权,屯兵西北,封锁、侵犯陕甘宁边区,号称“西北王”。

 

1943年7月,胡宗南曾密谋突袭延安,被胡宗南的机要秘书、地下党员熊向晖暴露而作罢。

 

1944年4月,胡宗南被任命为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因不服司令长官陈诚,称病赴华山休养;5月日寇土肥原部调集12万兵力突然进攻中原,守军连失数城,土肥原率兵向西急进,如入无人之境,6月13日中美空军大炸豫西之敌,胡宗南部猛烈反攻,取得胜利;8月17日被任命为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与陈诚数次冲突;9月空运增援桂林、重庆;12月19日被任命为第1战区代理司令长官。

 

1945年1月12日就任代理司令长官,辖4个集团军、16个军、42个师、5个特种兵团,计45万人;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7月31日被正式任命为第1战区司令长官,成为黄埔系学生中唯一的战区司令长官;8月21日被任命为洛阳、郑州、开封、新乡地区的受降主官,向石家庄发动进攻;9月22日在郑州接受日本第12军团司令官鹰森孝投降,共6万余人;10月3日特加陆军上将衔,此时第1战区指挥的部队有5个集团军、25个军,总兵力达50万人,势力分布到陕西、甘肃、宁夏、河南、晋东南地区;10月10日授予抗战胜利勋章。

 

解放战争

1946年1月1日,胡宗南被任命为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副主任;3月1日获颁青天白日勋章;4月所部国军整编,军改“整编师”,师改“整编旅”,胡宗南部下20多万;7月4日整编第1军越过黄河,企图与阎锡山部南北夹击太岳部队;9月,其部队分两路进犯晋东南,与山西阎锡山部队配合欲“肃清”解放军太岳兵团(司令员陈赓),24日整编第1旅被全歼,旅长黄正诚被俘,接着整编第48旅遭受歼灭性打击,旅长何奇被击毙,胡宗南慌忙收兵。

 

胡宗南1.png 

胡宗南

 

1947年3月4日被任命为西安绥靖公署主任;3月11日,胡宗南在洛川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以刘戡的整编第29军和董钊的整编第1军组成左右两个兵团,采取钳型攻势,企图包围歼灭陕北解放军,占领延安以及整个边区;3月13日指挥15个旅(14万人)进犯延安;3月19日令整编第1师第1旅进入延安空城,胡宗南组织作战参谋捏造战报,大吹大擂“俘虏敌5万”的“重大胜利”,被授二等大绶云麾勋章,24日胡宗南将其前进指挥所由宜川移到延安,并抽出5个整编旅的兵力守备延安,机动进攻兵力减少为只有10个整编旅;3月25日,第31旅在青化砭大部被歼,旅长李纪云被俘,此后胡宗南行动变得更加谨慎,采取国防部制定的“方形战术”,稳扎稳进,乃令刘勘兵团和董钊兵团进行“扫荡”,寻找西北野战军主力决战,一次次扑空;4月16日第135旅在羊马河被全部歼灭,代理旅长麦宗禹被俘;5月7日第167旅在蟠龙被全歼,旅长李昆岗被俘,蟠龙的众多战略物资成为解放军战利品;6月胡宗南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8月6日,西北野战军为调动和牵制胡宗南主力,配合陈谢兵团挺进豫西,进攻榆林,胡宗南令整编第36师等部队增援,12日解放军主动撤围,胡宗南令部队追击,22日整编第36师在沙家店全军覆没,师长钟松化装逃脱;10月4日解放军猛攻清涧,10日守备清涧的整编第76师被全歼,师长廖昂被俘;至12月,陕甘宁边区大部分被解放军收复。

 

1948年2月,解放军重兵包围关中的咽喉要地宜川,胡宗南令整编第29军增援,在瓦子街被包围,至3月1日,整编第29军全部被歼灭,中将军长刘戡自炸毙命,整编第90师少将师长严明被击毙,胡宗南向南京请罪,被撤职留任;3月5日西北野战军包围洛川,胡宗南急调5个整编师解了洛川之围;4月21日整编第17师撤出延安,延安解放;12月25日,新华社公布43名战犯名单,胡宗南列第30位。

 

1949年2月1日兼第12编练司令部司令;5月19日,解放军军突破西安泾河南岸的胡军防线,胡宗南决定放弃西安向宝鸡转移,20日西安解放;7月14日宝鸡解放,胡宗南集团遭到毁灭性打击,胡宗南窜逃汉中,从此离开西北,部队有第5兵团(李文)、第7兵团(裴昌会)、第18兵团(李振)等13个军40万人;8月,胡宗南和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一起到重庆晋见巡视的蒋介石,欲放弃西南转进滇缅,被蒋介石训斥责骂;9月8日兼任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主任;11月向成都转移;12月7日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军政长官顾祝同)副长官兼参谋长,代行军政长官职权;12月9日川康将领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通电起义,云南也宣布起义,西南形势大变,20日胡宗南决定将军政长官部迁西昌,23日私自飞往海南三亚,留在四川的胡宗南部3个兵团全部战场起义,28日在顾祝同劝说下飞到西昌。

 

飞逃台湾

1950年3月26日解放军逼近西昌机场,胡宗南将剩余6万部队的指挥权交给参谋长罗列,自己悄悄飞逃台湾,其残余部队陆续被围歼;5月台湾“监察院”李梦彪等四十六位“监察委员”提出弹劾,经蒋介石、陈诚、顾祝同、蒋经国周旋,“立法院”108名委员签名上书“行政院长”陈诚求情,陈诚将弹劾案移交“国防部”处理,8月“国防部”答复“应免议处”。


1950年5月,台北“监察院”内,45名“监察委员”气势汹汹地联名弹劾胡宗南。这一篇洋洋数千言的弹劾文在列举了胡宗南进驻陕甘后的权力膨胀后,又历数了他在西北、四川的一连串败绩,认为国民党政府之所以会“失去大陆江山”,胡宗南“应负重大之罪责”。


1951年9月9日,胡宗南化名为“秦东昌”,就任“江浙人民反共游击总指挥”,驻守大陈岛,指挥部队骚扰破坏大陆沿海。


1952年10月19日当选为国民党第七届中央评议委员,兼任“浙江省政府主席”。


1953年6月24日,解放军进军大陈岛,台湾当局撤消“江浙人民反共游击总指挥部”;7月23日胡宗南飞回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上将顾问;8月进入“国防大学”进修。


1954年2月从“国防大学”毕业,在台北家中闲居。


1955年9月胡宗南就任“澎湖防守司令部”司令官,晋任陆军二级上将。


1956年4月以考察名义到美国访问。


1957年10月23日当选为国民党第八届中央评议委员。


1959年,胡宗南在澎湖任期四年后正式退休,结束了长达三十五年的军旅生活。10月回台北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2月进入“国防研究院”第一期,任研究员。 



胡宗南各个时期的照片(6张).png 

胡宗南各个时期的照片

 

1960年9月任“国防研究院”毕业同学会会长、“国防研究院”院务委员,深居简出,郁郁寡欢。

 

1961年身体出现高血糖。

 

1962年2月6日胡宗南病情恶化,7日“总统府副秘书长”蒋经国奉父命探望,10日蒋介石亲自探望,胡宗南激动万分,涕泪交流,14日凌晨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终年67岁,2月15日以台晋字第198号令,“故陆军二级上将胡宗南,追晋为陆军一级上将”,另颁“旌忠状”,“以永垂式范”,台湾成立以何应钦、顾祝同为正副主任的治丧委员会,移灵台北市极乐殡仪馆,17日公祭,蒋介石亲自参加祭奠,发表纪念讲话,挽“功着旗常”;3月13日颁发“褒扬令”;6月9日安葬于台北阳明山纱帽山麓。

 


各国军力和装备数据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及时告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05817931 邮箱:4905984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