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纳粹德国以闪电战横扫欧洲,几乎是打遍欧洲无敌手。但也是在二战期间,希特勒指挥下的纳粹德国犯了三个关键性的战略错误,可以说三招不慎,乃至全盘皆输、最终崩盘。
首先,敦刻尔克放虎归山,后患无穷。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进攻西欧,他们没有硬碰马奇诺防线,而是借道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令法国以为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形同虚设,打得英法联军措手不及。在德军机械化装甲部队勇猛穿插之下,英法联军溃不成军。到1940年5月21日,只短短十多天,德军兵峰直趋英吉利海峡,包围圈中的40万英法联军拥挤在法国北部狭小地带。
前有德军追兵,后有大海。英法联军在仓皇中撤到敦刻尔克港口,那是极易受到轰炸机以及炮火持续攻击的地区。那时的英法联军只能破釜沉舟,而想撤退就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仅有万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为海上退路。即使这时的英法联军抛弃所有的重武器想撤退,哪有那么多船只?更关键的是时间,德军怎么会出这个安然撤退的时间?这时候的引发联军想要安然撤退,只能期望奇迹出现了。
但没想到的是,奇迹真的出现了。当时的德军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敦刻尔克步步紧逼,德军最近的坦克离这个港口只有10英里。但前线的指挥官此时接到了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
希特勒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历史界存在这样的说法:
1.德军机械化装甲部队因为狂奔突击,已经有所消耗。大部队(主要是步兵)没有跟上来,只用装甲部队配合少量步兵攻击,可能让宝贵装甲部队遭到不可承受的损失,德军不少指挥官也认为,德军的装甲部队还要用在其他方向对付法军,因为这时法国还没有投降。
2.敦刻尔克外围的河道纵横的地带不利于装甲部队施展,容易陷入阵地战。
3. 希特勒被好大喜功的空军元帅忽悠,德军部队逼得太紧,靠得太近,不利于空军发挥作用,戈林夸口靠德国空军就可以解决问题,但事与愿违。英法联军趁机巩固防线,等希特勒回过神来下令恢复进攻时,一是攻不动,二是所有能漂在海上的东西都被利用来进行敦刻尔克海上大撤退了。
而这样最终的结果便是33万余人的英法联军成功撤离,虽然他们在撤离时迫不得已丢弃了自己的重型武器。但这为英国保留下了军队扩张发展的珍贵。成功撤退到英国本土后,更加坚定了英国抵抗纳粹德国的信心。正如丘吉尔在6月4日向议会报告敦刻尔克撤退时所说:“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
其次,对英国本岛的入侵半途而废。1940年6月,法国投降以后,对于德国想要跟英国讲和的企图,英国持反对态度,“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明白议和无望的德国,制定了攻打英国本土的海狮计划。
作为老牌的日不落大英帝国,英国的海军实力当时是世界第一。纳粹德国要入侵英国,首先就要打垮英国空军,掌握制空权。二战第一场大空战得以拉开序幕。客观地说,德国的空军实力当时比英国强,但当时英国发明了雷达,可以提早发现德空军入侵方向和规模,可以有计划,有准备地迎敌,这缩小了双方差距。
在海狮计划展开两个多月,德国都难以在空中建立优势,并且距离征服英国越来越远以后,希特勒决定推迟海狮计划。并将目光放到了苏联身上,开辟了东线战场。
希特勒的第二个战略错误,没有拿下英国空军,在强大的英国海军面前没有制空权,是不可能保证当时的德国陆军登陆英国的。英国本土拿不下来,带来严重后果,美国参战后有了强大的立足基地,得以凭借强大的空军实力对德国本土进行毁灭性的打击,严重削弱了德国军工的生产能力。后面还以英国为基地,展开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诺曼底登陆。
最后,过于自信,贸然入侵苏联,开辟东线战场。虽然纳粹德国在大不列颠空战中遭受了些挫折,但客观地说对德军实力没有大的伤害。此时的纳粹德国铁蹄之下是大半个欧洲,身经百战的德国精锐部队正士气高昂,德国开创性“闪电战”已经玩的炉火纯青,进攻起来势如破竹,无坚不摧。
这些表象给了希特勒无比的自信,在准备还不是足够充分的基础上,以“巴巴罗萨”计划开启了对苏联的入侵。但他低估了苏联人民保家卫国抵抗侵略的顽强战斗精神,且对苏联广阔大地有足够的战略空间也预计不足,他更对苏联大地严寒气候条件给德军闪电战造成的后勤麻烦和压力严重估计不足。
对于德国不进攻苏联,可以有这样的假设。如果德军兵锋不指向苏联,以英国的能力,难以阻止德军向中东的挺近,“沙漠之狐”隆美尔以弱击强就知道当时的英军根本难以阻挡。
且希特勒不动苏联,以西方列强一直想要“祸水东引”的心态,后来珍珠港事件爆发,即使美国对德宣战,以当时苏联跟德国签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也很可能作壁上观,乐得坐山观虎斗。本来,社会主义的苏联就和西方列强各怀鬼胎,貌和心不合,只是由于共同对付纳粹德国,才建立了同盟关系。如果是这样,即使英国没有拿下,德国依然没有两线作战之忧,不会很惧美英联军。
不过话又说回来,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不犯以上几个方向性的战略错误,历史会不会改写,那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各国军力和装备数据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及时告知